前不久讀完了基辛格博士2012年出的暢銷書On China, 匆匆再寫幾句。
這本書從晚清開始,一直寫到當代。70年代中美建交的最根本原因是共同對抗蘇聯。當時蘇聯進駐百萬雄兵在中蘇邊境,太祖把心腹們都派到軍事點為開戰準備,除了周相坐鎮北京。中蘇戰爭幾乎是一觸即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蘇聯要是碾壓中國,做了亞洲老大,這跟美國的利益背道而馳。這是中美建交的出發點(納悶我以前在國內從來不知道這是中美建交的原因,不記得有任何新聞提到中蘇戰爭一觸即發?)。後來蘇聯解體,凝聚兩國關係的紐帶不再,兩國矛盾越來越突出。
書中作者分析了中美矛盾的幾方麵:
1. Currency — financial vs. political ?
美國一方認為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是為了傾銷,為了經濟利益。中國政府的觀點是,這是為了政治穩定性。否則中國會有很多工廠關門,失業人員激增,會導致局勢動蕩。
2. Democracy vs. Authoritarian?
美國立國之本是人人平等。中國深受儒教文化影響,民眾骨子裏也是相信精英治國。儒教相信眾生需要教化,需要統治。
去年夏天本科同學們聚會,他們都是覺得中國如果民主,會天下大亂的。比如看看伊拉克。
3. 正常外交手段 vs. 幹涉內政?
自由民主平等,這些是美國的立國之本。美國政府相信通過外交手段將這些價值觀傳播和影響到他國是正常外交手段。
基辛格博士認為,中國因為近代曆史上的八國聯軍,日本侵華等等,對他國的外交手段過於敏感,認為是幹涉內政。(當然這是他的一家之言)
4. 知識產權
基辛格博士說,中國有時候開放市場,引進國外企業和技術。但等技術學到手,會把外企趕走。甚至以種種手段得到技術。給我的印象,這是不是value system的不同呢?去年夏天聚會,國內同學們主動聊到這一點,覺得這樣理所當然。
上周NYT有這篇:How China brings us together, by David Brooks. 覺得可以一讀:
https://www.nytimes.com/2019/02/14/opinion/china-econo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