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處於13.2~18.4‰之間,高於中國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

http://www.tibetol.cn/html/2013/shsy_0608/1036.html

人口 所屬分類:政府社會 > 社會事業

人口 西藏自治區是中國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區。1734~1736年間,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做了詳細的戶口調查,當時統計的西藏人口為94.12萬人。1953年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原西藏地方政府報告西藏人口數為100萬人。1964年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時,西藏因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等原因,未參與人口調查。1965年西藏進行第一次比較準確的人口統計,全區總人口134.67萬人。1982年全區人口189.24萬,1990年為219.6萬。2002年總人口為255.44萬,其中藏族人口為244.92萬,占95.88%。2002年全區有農業人口218.45萬人,占總人口的85.5%;非農業人口36.99萬人,占14.5%。其中市鎮人口83.67萬人,占總人口的32.76%;鄉村人口171.77萬人,占67.24%。人口出生率13.6‰,,死亡率6.1‰,自然增長率7.5‰。2003年末,西藏自治區總人口為270.17萬人,比2002年末增加3.29萬人,其中藏族人口250.72萬人,占總人口的92.8%。
 
  人口分布 各地區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分布受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影響,隨海拔高度上升人口分布減少。雅魯藏布江及東部三江流域的農區、半農半牧區和林區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影響人口分布的還有西藏社會因素,其中以藏傳佛教的影響最為明顯。2003年西藏平均人口密度為2.21人/平方千米,隻有全國人口密度的1/60。西藏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大寺院集中的地區,人口密度大、分布集中,而占全區麵積60%的藏北高原,則人口密度最低,其中與青海、新疆毗鄰的唐古拉山與昆侖山之間的荒漠地帶,被稱為“無人區”。阿裏地區人口密度為0.23人/平方千米,是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也是中國地理麵積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級行政區。
 
  自然增長 自清朝初年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近200年,西藏人口持續下降,藏族人口一直處於負增長。1959年後,人口開始增加。到1965年有137.12萬人,人口出生率14.4‰,死亡率5.1‰,人口增加1.22萬,自然增長率9.3‰。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處於13.2~18.4‰之間,高於中國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2003年西藏人口出生率17.4‰,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長率11.1‰。
 
  計劃生育 1959年後,西藏人口一直處於增長型階段。1984年自治區政府根據西藏實際情況,采取了特殊政策,對在藏工作的漢族幹部、職工實行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的政策;對藏族幹部、職工提倡計劃生育,鼓勵一對夫婦有間隔地生育兩個孩子。全區實行計劃生育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2%,對占全區總人口88%的農牧民未實行計劃生育,對廣大農牧民進行科學節育方法的教育,宣傳合理安排生育、優生優育,以保障母親、嬰兒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質。對自願要求實施節育措施的農牧民群眾,政府衛生部門提供安全、可靠的健康服務。2000年,全區各級計劃生育部門共組織技術服務隊21個、120人(次),開展上取環術2230例,結紮術584例,發放避孕藥具近萬人(次)。同年,全區還開展了大型計劃生育宣傳活動24次,參加谘詢3萬餘人,編印和下發避孕節育常識宣傳資料、手冊(藏、漢文)10萬餘張。
 
  教育程度 西藏和平解放前,人口平均文化水平較低,文盲、半文盲比重高。到2000年,全區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質大幅度提高,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565人上升為126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120人增加到339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49人上升到6136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18576人增加到30615人,粗文盲率由44.7%下降到32.5%。在全區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的有3.3萬人,占1.3%;接受高中文化教育的有8.88萬人,占3.4%;接受初中教育的有16.06萬人,占6.1%;接受小學教育的有80.10萬人,占30.6%。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