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點粗淺個人看法,不妥之處,敬請諒解:

回答: 刺殺小霸王孫策的幕後真凶到底是誰咲媱2022-10-19 12:24:49


三國誌*孫策傳:

初,吳郡太守許貢上表於漢帝曰:“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策候吏得貢表,以示策。策請貢相見,以責讓貢。貢辭無表,策即令武士絞殺之。貢奴客潛民間,欲為貢報讎。獵日,卒有三人即貢客也。策問:“爾等何人?”荅雲:“是韓當兵,在此射鹿耳。”策曰:“當兵吾皆識之,未嚐見汝等。”因射一人,應弦而倒。餘二人怖急,便舉弓射策,中頰。後騎尋至,皆刺殺之。


咲媱同學: 三國時期,高級官員家裏都有養武士和歌姬習慣。養的這些人都是職業的。像貂蟬,那是從小培養的文藝專才。武士也一樣,需要經過長久訓練。吳郡太守許貢不會養多殺人啦,頂過幾十個。那時候蘇州城沒多少人,許貢家裏的武士和歌姬,老百姓都認識。

養士幹什麽,就是要對主人效忠。這是職業操守。即使有你所說的江東世家,絕對不能指揮他們。

故事很簡單,許貢給上級寫述職報告,說了孫策壞話(其實是實話)。報告泄露了,孫策殺了許貢,許貢小兒子和三個門客(養的武士)跑了。孫策在某處狩獵,他們混了進去。如果是孫權,一定時刻和衛兵們在一起,孫策是誰呀,江東小霸王,項羽一樣的人物。 落單追野豬常有的事。

那時候孫策圍獵,不可能封山。沒必要嘛。

孫策大意了。看見那三個人麵生,應該別識破。他牛,還上去問他們是誰。

那三人估計想近身殺孫策的,用弓箭刺殺成功率非常低。像孫策這樣的將軍,射在身上頭頂都沒用,因為有重甲。想射麵部暴露的那一小塊地方,太難了。

結果呢,孫策牛B, 追上去射別人。一定是縮短接觸距離啦。好,射死一個,別人還擊,被射麵部了。

所以,孫策死於對自己武功太自信。

我估計咲媱同學聽了小丸子太多的深層政府的宣傳,杜撰出個江東世家。那時候三國名義上有漢朝皇帝,實際上你如果有武力占個地方,你就可以當那裏的官。

孫策打下江東後,自己當會稽太守,並把其它地方的官都封給兄弟朋友:

這段也來自《三國誌》:

盡更置長吏,策自領會稽太守,複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楊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張昭、廣陵張紘、秦鬆、陳端等為謀主。

不光如此,這些官員封號還會報告到漢獻帝那裏,並得到正式授權文書。批不批漢獻帝做不了主,聽曹操的。

孫策當時還想讓漢獻帝封他當大司馬,曹操不同意,結果沒被批準,把孫策氣夠嗆。

幾個意思呢,拿文學城舉例吧,就是出現一個特殊的局麵: 大家隨便各處占壇子,占了後給網管寫封信說要當斑竹,然後網管就讓你當斑竹了。

這麽個簡單邏輯脈絡,哪裏有什麽深層政府,哪裏有什麽江東世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