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的新解

來源: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2022-10-14 11:10: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40779 bytes)

天球瓶造型始於明永樂時期,雍正、乾隆時再度盛行,是雍正、乾隆官窯的標準器物。而繪九桃,隻有乾隆官窯最具代表性。

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瓶直口微撇、直頸、腹部豐滿渾圓、圈足。通體繪桃樹一株,樹幹茁壯,枝上結蟠桃九個,桃樹旁襯一簇月季。底足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乾隆時期,這種九桃天球瓶非常多見,其色彩豔麗,喜慶富貴,裝飾效果尤為卓越,如下圖所示。此瓶運用渲染手法繪畫桃實,桃實飾彩濃厚,成功地表現出成熟桃實的嬌豔色彩,構圖疏密有致,形成葉有陰陽向背、樹有老枝新芽的效果,是乾隆時期粉彩器物中的代表作品。

以九桃紋裝飾瓷器是雍正以來官式瓷器的題材和樣式,直至光緒朝、民國仍有仿造。如今一般的認為是,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吉祥之物。傳說桃木可驅鬼,桃實食之則可延年益壽,遂成為長壽的象征。另外,"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則是至尊之數,九桃繪於瓶上,寓意平安祥順,萬壽無疆。無疑的,九桃花卉紋天球瓶是一個顯示吉祥如意的,具有祝福萬千的會令人愛不釋手的器物。

然而,本人認為,古人在這個典型的桃樹及九桃月季花卉紋裏,桃不僅僅有長壽之意,也許更是呼應詩經中“桃夭”詩之意。或許這個乾隆九桃紋天球瓶就是乾隆帝當時用來作為公主們出嫁時的嫁妝,或者賞賜給王公貴族們的公主出嫁時的賀禮。

何以見得呢?“桃夭”是詩經周南的一首賀嫁女的詩。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分別以桃之夭夭開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賁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其要義為,第一章是說桃樹開花,表示這女子出嫁,正當其時。第二章是說桃樹結了果,暗示這女子出嫁後已經生兒育女。第三章則是說桃樹長得枝葉茂盛,暗示這女子出嫁後,已經生了很多孩子,有全家和樂的意思。整詩呼應於周文王的教化,“男女以正,婚姻以時”。

眾所周知,中國的古人們無論在繪畫,刺繡還是在器物的紋飾表達上,常常會以更古遠的經典故事為題材而描繪,來作為對文化的傳承或說事。所以對這個乾隆的九桃花卉紋飾,本人認為,為了在同一畫麵中完整地體現詩經中“桃夭”的詩意,同時又使畫麵喜慶富貴和寫實順理,古人們故采用了綻放的淺白色月季花來取代第一章中所述的桃花(避免綻放的桃花和豐富的九桃果實同時出現在一株上),更可以表示以一家之長的父愛把祝福送給猶如純潔的、四季常開及豔麗綻放中的女兒出嫁。而樹枝上碩果累累的九桃則寄托了對女兒出嫁後家庭美滿和樂的祝願。

但若要以祝壽為純主題,本人則認為,自雍正始的“蝙蝠八桃”紋也許更能表達“福壽”的意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圖裏瓶子上畫的好像不是蟠桃吧。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4/2022 postreply 11:25:37

看上去確實不像,但故宮博物院對所藏的一個相似的天球瓶描述為蟠桃呢。可能意思更有“壽”意吧?!謝謝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給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發送悄悄話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4/2022 postreply 11:56:21

好文,長見識了!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4/2022 postreply 13:39:55

多謝平等兄欣賞!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給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發送悄悄話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4/2022 postreply 14:29: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