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聊聊吧,散講兩點:

來源: 土豆-禾苗 2022-08-03 07:52: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93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土豆-禾苗 ] 在 2022-08-03 07:57:3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二戰後的法國和中國木有文化2022-08-02 22:52:37

1,“中國是在盟軍的幫助下,擊敗了日本”,這句啊,估計有的好吵了,先不說日本人怎麽看待了,即便我們華夏的,也有一大堆不這麽想的,其中包括袁騰飛以及土豆,還有……

2,“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實在不敢恭維。幸好出了個戴高樂”,這個有意思,該從純軍事上講呢,還是從政治角度講。提供兩個案例吧:

a   《Battle of Dakar》:“De Gaulle believed that he could persuade the French forces in Dakar to join the Allied cause. Much would be gained by this. ”  但他失敗了,而且 General de Gaulle declared he did not want to "shed the blood of Frenchmen for Frenchmen" and called off the assault.  …… 反正,最終,那裏的維希法國海軍是扛住了盟軍,戴高樂在盟軍中的地位也就那樣了……

b   不過呢,再看42年的《Battle of Bir Hakeim》,法國人馬裏-皮埃爾·柯尼希(後來也是追授“法國元帥”稱號的)指揮的自由法國旅,在北非成功阻擊了隆美爾的軍隊,使英國盟軍得以順利撤退到埃及準備反攻。摘一段評價吧,中文的:

希特勒在宴會上說到:“先生們,你們也聽到科赫所說的了。這證明了我一直主張的一個觀點:法國人是歐洲除了我們以外最好的戰士。法國即使是在現在這樣的出生率下,也能征召出100個師來。在戰爭勝利以後,我們一定要找出一個辦法,來控製一個擁有這種實力的國家。”

奧金萊克將軍發表一則訊息:“聯軍以最高敬意讚美那些法國軍隊和他們英勇的將軍。”

丘吉爾的讚揚更直接:“英勇的抵抗了隆美爾15天,自由法國在比爾哈凱姆挽救了埃及和蘇伊士運河的命運。”

 

有意思的是,這個戰役的中文維基,是把這段“評價”放在最上麵的位置的……

 

不管怎麽講,把法國同中國對比,把德國同日本對比,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同命相連找對對”的心理學結果。

嘻嘻嘻嘻

(別忘了點讚  謝謝)

所有跟帖: 

是的,我其實也是袁老師那一派的。二戰中國的表現也不敢令人恭維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67 bytes) () 08/03/2022 postreply 08:45:02

Wherefore, 木兄, I pray thee, hear my speeches -papyrus- 給 papyrus 發送悄悄話 (198 bytes) () 08/03/2022 postreply 11:51:10

不全是二戰後的“同命相連找對對”, 他們幾個上次聊中國人法國人神似之處, -糯米粥- 給 糯米粥 發送悄悄話 糯米粥 的博客首頁 (383 bytes) () 08/03/2022 postreply 15:18: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