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感到某種呼喚,此地不可久留,不然把朋友都得罪完了。
斷粉核桃小丸子,因為累了。另外,她對我印象也不好,說我在這裏就是“拿個劍不停地戳”。
一劍是不是有點像水滸傳上的牛二? 我覺得是。我可不想最後被楊誌殺了,所以適時斷粉比較理智。
不談詩,怎麽努力也搞不過龍湖山和山水蒼茫。以後我要寫,就寫現代詩。你可以說我寫得不好,但你無法證明我寫的不好。
唱歌也不談了。實際我很少聽網友唱歌,因為隨便就能搜個歌唱家唱的,我為啥要聽業餘的? 當然有些業餘唱的也不錯,比如歌壇某些人。走廊這邊我就聽過雪晶和未完的歌唱的。 未完的歌不錯,但雪晶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才行。
置頂有篇文“【夢駝鈴】- 給文化人挖個有文化的大坑,瑾供娛樂”。 因為“夢駝鈴”曾是我在大學元旦晚會唱的第一首歌,有點特殊感情,所以點進去聽了。跟帖有人開玩笑讓我評,估計是想看熱鬧。我就滿足他的願望,評一下。
我沒聽完哈,因為前麵就沒唱好。文章作者特地將“海棠血淚”列出來作為知識點,應該理解這首歌。他的開句“攀登高峰”沒能表達這個意境。
費玉清唱這首在技術上無可挑剔,但不足的地方也是首句沒有處理好。估計他是真沒有理解歌詞的語境,隻從音樂上去做。
張明敏呢,處理上好一些。但他普通話總讓人聽著分心。
曲作者"譚健常"唱的才是經典。我當年唱這首的時候,雖比不上他,但在第一句處理是類似的。從“峰”的收到“望”字的開,一下將人吸引住。當年,曾有人跟我說:你唱的自然比不上張明敏,但比較有味道。
抱歉,股聾同學。特殊情感讓我對這首歌要求更嚴格,所以我隻能說你沒能用演唱表達這首歌。
隻將"譚健常"唱的列出來,大家尤其注意開頭幾句,比如第一句的 "峰" 到 "望"那個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