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弄得好才能騙到人

來源: 龍湖山 2022-05-25 14:17: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4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龍湖山 ] 在 2022-05-25 14:32:5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昨天因愚公移山的事說到列子,那家夥可真是高級段子手呀,謊言都能說得那麽幽默。當時沒有脫口秀,有的話,誰也比不過他。

有人提出,列子說的那些事是寓言,不能當真事去讀。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你寫美人魚的故事,寫小馬過河的故事,寫小矮人的故事,大家一讀都知道是寓言。讀完絕對不會花時間去證明故事的真實性,而是去理解這些虛構故事的寓意。

但如果你說:“太平洋有5個大島,懸浮的,隨破浪起伏。每個島頂部周長5千多公裏。還有有個巨人族,人家一步能跨7萬裏的海峽。” 

現代社會,我們聽了這話都知道你胡說八道。但在春秋戰國那個時代,誰知道你在講科普還是講寓言? 另外,太平洋幾個巨大的浮島上幾個超級巨人跳舞,這故事沒什麽寓意呀。

不管列子是不是寓言家,但這家夥說謊話功力絕對一流。他比孔子晚100年出生。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0年,列子出生於公元前450年。列子讀書的時候正好碰上孔子名望飆紅,《論語》出書的年代。孔子公元前479年逝世後,沒留下什麽著作(不算編的)。但人們都懷念他老人家,一到周年祭日,到處都有群眾開紀念會,請他的學生和好友去作報告,講孔子的故事。報告人就回憶呀,說孔子這人學問高,說得話特別深刻,比如這個,比如那個。 

後來就有人將這些東西整理起來,搞成了《論語》初稿,比如: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從上麵的格調你可以看出儒家那些人學術態度端正,說話簡練,文字工整。 而且你會發現,《論語》隻講孔子的話,對於他講話時心情好壞,喜怒哀樂隻字不提。

列子一定看到過《論語》初稿,但他理念上不同意儒家,不同意老孔但又不敢去反擊,因為人家勢力強,打不過儒家那幫子人。 

怎麽辦? 列子就想歪招。 儒家那些人不是靠記憶說事嗎?我也會。

這個倒是事實,儒家那些人的回憶也是無法證實的。顏回比孔子死的早,但留下來他和孔子交流的話特別多。原因是什麽,就是一幫人想借老孔表達自己的意思,但自己和老孔獨處一處談話的機會少,於是就把顏回弄過來編故事。 比如龍叔有個關於仁的描述,覺得可以作為儒家對“仁”這個概念的定義。怎麽辦? 我先弄一個這樣的故事:

龍叔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龍叔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龍叔曰:“吾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道理不錯是不是,但人家不信,故事太假!孔老夫子啥時候接待過你龍叔?即使接待過,最多也是多人茶話會,絕不會給你龍叔發言的機會。為啥?級別不夠!

怎麽辦? 龍叔隻好換演員,把顏回請過來,這樣編故事: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效果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大家不僅誇孔子說得好,也誇顏回問得好。

這種事龍叔會弄,列子能不會? 列子看穿了這個把戲,雖然自己在理念上不讚同孔子,但覺得可以安排孔子幫著說自己想說的話。與“愚公移山”一樣,我怎麽編,你找不到地方去證實或證偽。孔子顏回和子貢都死了,我編排他們的故事,你找誰求證去?

列子在著作《仲尼》篇說了這樣的故事: 

仲尼閑居,子貢入待,而有憂色。子貢不敢問,出告顏回。
顏回援琴而歌。孔子聞之,果召回入,問曰:“若奚獨樂?”
回曰:“夫子奚獨憂?”
孔子曰:“先言爾誌。”
曰:“吾昔聞之夫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
孔子愀然有間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爾,請以今言為正也。汝徒知樂天知命之無憂,未知樂天知命有憂之大也。今告若其實。修一身,任窮達,知去來之非我,亡變亂於心慮,爾之所謂樂天知命之無憂也。曩吾修《詩》《書》,正禮樂,將以治天下,遣來世;非但修一身,治魯國而已。而魯之君臣日失其序,仁義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國與當年,其如天下與來世矣?吾始知《詩》《書》禮樂無救於治亂,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樂天知命者之所憂。雖然,吾得之矣。夫樂而知者,非古人之謂所樂知也。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故無所不樂,無所不知,無所不憂,無所不為。《詩》《書》禮樂,何棄之有?革之何為?”
顏回北麵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貢。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寢不食,以至骨立。顏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門,弦歌誦書,終身不輟。


從筆法上看,列子明顯比《論語》那些作者們會講故事。人物生動活潑,劇情有趣。我試著翻譯並評述下:

孔子一天在家中閑坐著著,子貢來了,見孔子麵帶愁容。

*** 龍叔點評: 看見沒,一下子就給孔子一個無所事事養尊處優的地主形象,心裏還不太陽光

子貢不敢詢問,出來告訴顏回。
顏回便一麵彈琴一麵唱歌。孔子聽到了琴聲,果然把顏回叫了進去,問道:“你為什麽獨自快樂?”
顏回說:“老師為什麽獨自憂愁?”
孔子說:“先說說你的想法。”
顏回說:”我過去聽老師說:‘樂於順應自然、懂得命運規律,所以就沒有優愁。’這就是我快樂的原因。”

*** 龍叔點評: 讀到這裏你是不是覺得子貢和顏回都不那麽坦蕩?不那麽君子? 子貢有話不敢說,顏回呢,完全一個會來事的主,把孔老爺子的脾氣抓到了,轉彎抹角地套他老師。


孔子的臉色變得淒然,對顏回說:“我說過這話?嗯,也許。你把意思領會錯了。這是我過去的話,年輕不成熟時候說的。你要按我今天的話為準。你隻知道樂於順應自然、懂得命運而沒有憂愁的一麵,卻不知道樂於順應自然、懂得命運有很多憂愁的另一麵。現在告訴你關於這個問題的正確看法:修養自身,聽任命運的窮困與富貴,懂得生死都不由我自己,因而心慮不會被外界改變和擾亂,這就是你所說的樂於順應自然、懂得命運而沒有憂愁的一麵。過去我整理《詩經》、《尚書》,訂正禮製與樂律,準備以此治理天下,流傳後世,並不是隻修養自身、治理魯國就滿足了。

*** 龍叔點評: 後麵那些什麽修身養性就不提了,絕對不是孔老爺子的話,而是列子自己的意思。列子找孔子給他演戲也就罷了,他還公然醜化孔子,說他不承認自己說過的話互相矛盾,甩鍋給顏回,汙蔑顏回理解不對。


而魯國的國君和大臣一天比一天喪失秩序,仁義道德一天天衰敗,人情善性一天天刻薄。這個學說在一個國家的今天還行不通,又能對整個天下與後世怎樣呢?我這才知道《詩經》、《尚書》、禮製樂律對於治理亂世沒有什麽作用,但卻不知道改革它的方法。這就是樂於順應自然、懂得命運的人所憂愁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我還是明白了一些。我們所說的樂於順應自然、懂得命運,並不是古人所說的樂於順應自然、懂得命運。沒有樂,沒有知,才是真正的樂,真正的知,所以沒有不快樂的事,沒有不知道的事,沒有不憂愁的事,沒有不能做的事。《詩經》、《尚書》、禮製樂律,又喪失了什麽呢?又為什麽要改革它呢?”顏回麵向北拱手作揖說:“我也明白了。”


*** 龍叔點評: 一下子刹不住了,好不容易請來孔子,列子就逼著孔子給自己念稿。你想,孔子這人那麽講究心態端正,哪有時間去研究和論述人類憂愁的事情? 即使有憂愁,孔子也隻是發個“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的感歎而已。可是列子筆下的孔子呢? 天天想的不是仁義,不是禮儀,而是喜樂。不僅孔子,他的學生弟子也一樣。

顏回出來告訴了子貢。子貢莫名其妙,回家深思了七天,不睡不吃,搞得骨瘦如柴。於是顏回去開導他,然後子貢品才回到孔子門下,彈琴唱歌,誦讀詩書,一生也沒停止過。

*** 龍叔點評:子貢同誌想不通這些道家思想,但回家深思7天,經過一番脫胎換骨,最後也融進了彈琴唱歌,誦讀詩書的道家修身俱樂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孔子該是個優秀的管理家,搞了那麽大一個舊東方,也沒出內訌。要麽不服的,滅了。別的俺不說,因為怎麽說孔子和論語都是套套話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14:28:47

半部論語治天下,何解?嗬嗬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17:17:40

非禮勿視就成啦?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17:23:12

那剩下半部幹嘛去了?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13:01:05

他說打天下用了一半。大概那一半到坐天下時,電池用完了。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15:36:46

孔子最大貢獻就是建立了一個價值體係 :) -龍湖山- 給 龍湖山 發送悄悄話 龍湖山 的博客首頁 (101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07:39:08

他建立的,這個我不同意。一個體係當然是一堆人建立的。他賣,有人買,他打,有人挨。所謂體係,就是互相成就而已。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218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12:59:56

指責古人撒謊需要小心,因為他們不能自辯,而且萬一自己將來發現說錯了話,無可禱也。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15:57:02

沒有指責的意思,隻想說古人並不比現在人老實,寫的故事未必都是真的 -龍湖山- 給 龍湖山 發送悄悄話 龍湖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07:41:00

:)。編《列子》的人,水平不算太高。估計是引用,沒注明出處。該批批他沒版權意識,缺乏論文格式訓練,嗬嗬。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09:09:39

作為對比,莊子一開口就是“《齊諧》者,誌怪者也”,這意識。。。。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09:38:15

那也不叫撒謊吧,這是驚人的想象力、創造力,道家不太像儒家那樣畫地為牢、自我束縛,才可以心遊如此。而且喜歡開孔子的玩笑。: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265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16:25:50

是的。古龍還是溫瑞安寫小說,翻講了《列子》關於寶劍的那一段,整本書也就這一個亮點了。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18:15:28

對,這哥們形象比較鮮活,比孟子那些人幽默:) -龍湖山- 給 龍湖山 發送悄悄話 龍湖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07:42:43

龍叔,可能有幾種可能,一列子是想當網紅,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是列子得了失心瘋,不正常了。三是列子是神仙,所以意境不同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68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17:52:15

我也覺得他和神有交通,要不他怎麽知道那幾個浮在海上的大山和那些一步能跨7萬裏的巨人(一定事神人):) -龍湖山- 給 龍湖山 發送悄悄話 龍湖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07:44:43

我曾經在DRIVE上發現過一個開源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996 bytes) () 05/25/2022 postreply 21:59:44

孔子生前並沒想到自己死後會如此火,要不他會自己寫個《論語》,省得後麵人把亂七八糟的話都弄成是孔子說的 -龍湖山- 給 龍湖山 發送悄悄話 龍湖山 的博客首頁 (283 bytes) () 05/26/2022 postreply 07:51: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