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聲,還抄,於《史記》

來源: 姚順 2022-04-20 05:27: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168 bytes)

史記,讀,不夠。得誦,得抄。

 

讀出聲,大點,多讀幾段,會有“太史公走來了”之幻。這人,寫文章帶響的。行文如擊琴鍵,成篇像是譜曲。

 

得抄。僅讀《史記》,有點過份,漏掉多少好東西喲!譬如這幾句:

 

 

男人,大男人說話,當如斯!理篤,言簡,“你就是這麽個東西!”

 

當是陝北語境。《史記》當讓張嘉譯讀。水矜貴的地方,人少開口。旦啟,不震廟宇,也鎮小戶型。用普通話讀出聲,有欠,還行。一定別用蘇州話上海話讀,行行好!

 

再一段:

 

 

史筆記時記事:實其事,不求其是;不簡潔,隻簡,不另加洗滌淨;不但有順序,而且有情境;循常理,不多評。

 

史筆自有氣度。

 

白馬過隙,生“逝者如斯”之類的歎。延伸開來,“無可奈何花落去”。司馬遷數言,世家趙的底翻了個底兒掉。一家一族之滄桑,史遷撫而彈,該略的不留,要緊的雖旯旮也收藏。時間於史家,不是分秒朝夕,而是人世間發生的子醜寅卯。

 

曆史,不是政治的會計。史遷記史,說的是朝廷變遷,要說的是自己對它們的態度,即對人世間重重苦難的歎息。

 

千古一目,3D未必夠份。讀《史記》象這類的家族身世記述,感受著司馬遷的懷襟深厚,目光深邃。5D也不見得能達到的心情,使司馬遷的視野,看在漢,瞰至今。

 

再一段:

 

 

動用毛筆,每鈔詩詞。有回,抄幾句《史記》,恨自己,盡抄裝的,這樣的幹貨竟放著不錄。

 

於是,做《史記》錄。方法:隨便一翻,找字數夠一頁的段落。至今,還沒見過可錄可不錄的。

 

虎頭蛇尾的史書,居二十四史中一半以上。唯《史記》,每一段都看得要得要得。

 

司馬遷,了不得,不得了!瞧瞧這幾句我的隨手一翻:

 

趙國多少事於一年中!細至“獻馬”,粗點的記調遣;更粗:“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

 

何其不足掛齒的事情!司馬遷記得何其一絲不苟!

 

《史記》,虎頭,虎中段,虎尾巴。虎虎的!

 

作《史記》錄,如高攀這位古友。抄其段落,當與坐談。常為有一二心得自得不已。高山流水,“有的人死了,像活著”,真真的。

 

 
 

所有跟帖: 

字寫得很棒阿! -songshi123- 給 songshi123 發送悄悄話 songshi12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2 postreply 18:28:35

姚兄錄一下發上來啊~~~ :)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2 postreply 18:34: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