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和科學這兩個漢語詞匯,均來自日語。Democracy 和 Science剛剛被中國人了解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德謨克拉西和賽因斯,固有德先生、賽先生)
- 什麽是科學?
說完了德先生,說說賽先生。
賽先生,大名“科學”。有人說,中國沒有科學,科學二字來自日本。也有人不買賬,那啥,咱有四大發明,難道不是科學?
讓我們穿越曆史,回到盛世大唐。
某日,有個名叫清虛子的道士,熱衷煉丹,那時候,上到皇帝,下至百姓,大家都希望百毒不侵,長生不老。自隋代開始,煉丹就開始風行,道士們發現,當他們把某些礦石類藥物放在一起的時候,會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的景象,頓時丹丸似乎被賦予一種神秘的仙氣。
清虛子經過鍥而不舍的鑽研,終於發現一個最佳配方:“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於是他在地上挖了個坑,將裝有這些藥物的瓦罐放入坑內,隨後,把一塊燒的通紅的木炭丟入壇內……。
當清虛子這個倒黴蛋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隻見他衣衫襤褸塵土滿麵,卻興奮的大喊:成了!成了!
一種嶄新的中成藥——火藥誕生了。這火藥能不能延年益壽不知道,但《本草綱目》記載:火藥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瘟疫(不知道火藥能殺死新冠病毒否?)。
你可千萬別以為這很荒誕,給屠呦呦帶來靈感的《肘後備急方》裏也記載了一味丹藥:“硝為君,磺為臣,炭為佐使” ,至今還有不少民間“大師”把芒硝當成是萬能靈丹。
好了,我們應該明白了,所謂四大發明其實是發現,古人發現把硫和硝這兩種礦物放在一起加熱會產生驚天動地的效果,但是他們不知道其中原理,更沒有了解這兩種石頭的成分是什麽。
其實,西方人一開始並不比我們老祖宗高明多少,他們也幻想著練就點石成金的本領,用一些雜七雜八的石頭燒製提純,希望煉製出長生不老的仙丹,西方人叫做煉金術。
但是,西方人不滿足於知其然,他們鑽牛角尖的要知其所以然。於是乎,在煉金的過程中,他們仔仔細細的研究每一種礦物質的結構,內在的化學成分和產生反應的機製等等,終於,科學的分支——化學就從煉金術裏誕生了。
借助於化學,西方人從發明硝化纖維到硝化甘油再到TNT,最終由諾貝爾發明了威力更大,可控的黃色炸藥。諾貝爾一生獲得發明專利355項,其中僅炸藥專利就達129項。
知其然,是技術,知其所以然才是科學。
讓我們再回到1978年的春天。《人民文學》刊登了作家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從此,陳景潤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陳景潤有什麽了不起?不就證明了1+2嗎?1+1算哪門子世界難題?於是乎,雪片般的投稿飛向中科院數學所,民科們以為自己的智商被一個叫哥德巴赫的外國人侮辱了,他們用各種中學數學知識來證明1+1,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這還需要證明嗎?4=3+1; 6=3+3; 8=3+5……當然,這些投稿最終都被扔進了廢紙簍。其實,如果你明白什麽是科學,就不會不知天高地厚的去挑戰哥德巴赫猜這顆皇冠上的明珠。(高斯說,數學是科學的皇冠)
同樣,有人試圖用老祖宗的勾股定理來說明中國人發明了幾何學。可是對不起,雖然《周髀算經》記載了勾三股四弦五,也隻是發現了這個現象,卻沒有證明這個現象的普遍正確性,也就是不知道所以然。大約公元前6世紀左右,一名叫畢達哥拉斯的古希臘數學家終於證明了A2+B2=C2是一個普遍規律,當今數學界將勾股定理統一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我們如果能證明,勾三股四弦五並總結出一套客觀的定理,那麽幾何學就會在中國誕生,後來的《幾何原本》也沒有利瑪竇什麽事了。
所以,如果我們祖先弄明白了他們發明背後的原理再加以歸納總結形成科學理論,指南針就會指向電磁學,造紙術便會產生機械科學,活字印刷術則是自動化科學,火藥當然就是化學了。同樣,如果地動儀中有科學,那麽中國就會出現地震科學,如果木牛流馬是科學,那麽汽車會首先在中國的大街上奔馳……
問題來了,為什麽中國人不求甚解,隻滿足於知其然?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之問:為什麽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李約瑟認為,中國科學難以得到發展,還是因為缺乏科學技術發展的環境。大一統的中央指導性政策和中央集權官僚使得地方行政隻對朝廷負責,個人對“集體”負責,科舉製度更是扼殺了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其次,中國人對於祖宗的崇拜造成了對前人隻有崇拜繼承而不敢挑戰質疑,這就是為什麽中醫至今仍然固守黃帝內經和傷寒論,難道4千年前的黃帝和2千年前的張仲景就沒有任何錯誤嗎?
還有,中國文化特有的功利主義隻關注“有用”的東西。我們看見一隻鳥,第一個問題是:它能吃嗎?根本不會想,鳥兒是怎麽飛起來的。我們孩子選擇專業,首先考慮的是,好找工作嗎?有前途嗎?所以我們不會有哥德巴赫猜想,因為它沒什麽用,更不會去思考相對論,因為和我們的油鹽醬醋吃穿住行沒有半毛錢關係。
中國一度曾把西方的科技視為奇技淫巧,挨打之後又提出“師夷長技以製夷”,這便是典型的功利主義,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指導下,學別人的目的是打敗別人,而不是崇尚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裏,根本就不存在科學精神,中國人也不認為科學精神有多重要。馮友蘭先生說過,中國古代之所以沒有科學,是因為就中國人的價值觀而言,不需要這個東西。中國人的思維重點在模糊的“意”,不關注精細的細節更不注重細節的聯係和規律。傳統的國畫是寫意,“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據皆吾五指裁。”傳統烹飪講究火候,可是“油溫八成”,多熱才是八成呢?於是一千名廚師做出來的回鍋肉就有一千種味道。因此中國人的藝術成就不落後於任何一個民族,但是在科學上就相形見拙了。
客觀的說,科學隻是人類認識宇宙的方法之一,科學不是萬能的,但是科學精神卻是一個現代社會的人不可缺少的品質——求真,求實,“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隻有每一個渴求真理、渴望自由的人被尊重,才能真正孕育出集大成的科學與科學精神。黑格爾說,“總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希望,每一個專注於仰望星空的人都有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