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還要我去和太上老君學習煉金之術呢,那是我猴哥的本事

來源: kirn 2022-04-02 08:26: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7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kirn ] 在 2022-04-02 08:31:3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我是穀歌王啊,就會亂扯。不過中國傳統文化從來就鄙視理工之術,要不是靠著皇帝們都想長生不老(天天惦記著吃重金屬,都死翹翹),還大概真的沒幾個人會去記錄這些科學實驗。你原文提到一個非常深刻的現象,蘇美爾人的土地因為過度耕作,而鹽堿化,可能還是和它的氣候和土壤本身的性質有關。是不是它的文化衰微也大致和黃河流域的土壤流失以及質量退化可以對比?

下麵是維基詞條,需要有人去研究那些地方的礦物資源和主要成分了

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

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後世尊崇其為“鹽宗”。19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

先秦

中國也是鹽井的發明地。《蜀王本紀》:“宣帝地節(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66年)中始穿鹽井數十所。”

初期鹽的製作,直接安爐灶架鐵鍋燃火煮。這種原始的煮鹽費工時、耗燃料、產量少、鹽價貴。於是,從鹽一誕生起,王室就立有鹽法。在周朝時,掌鹽政之官叫“鹽人”。《周禮·天官·鹽人》記述鹽人掌管鹽政,管理各種用鹽的事務。

祭祀要用苦鹽、散鹽,待客要用形鹽,大王的膳饈要用飴鹽。這裏所說的“形鹽”是指白色岩鹽,因形體大可以“鏤之寫物”。“飴鹽”是岩鹽中最好的一種,其味鹹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稱“君王鹽”。這個鹽純度該相當高!

春秋戰國時,有鹽國就富。《漢書》:“吳煮東海之水為鹽,以致富,國用饒足。”齊國管仲也設鹽官專煮鹽,以漁鹽之利而興國。中國第一個鹽商是春秋時魯人猗頓,舊有“陶朱、猗頓之富”之說,陶朱是指範蠡海鹽質量該是最好最純,(硫酸鹽和碳酸鹽入海之前就都容易沉澱了),所以能賣最好的價錢!如果是漢書記載的話,那麽此時海鹽已經賣的很好很普及了,所以許慎吃的鹽該是比較純的,那麽鹽和堿通過不同的偏旁來表意,該是非常自然的了

************

再扯一句,剛剛悄悄查了下,不知道蘇美爾人的鹽技術是不是還是和其他文化輸出一樣,是先輸出到了埃及,在回到歐洲(還是埃及自己獨立發展的)。後來腓尼基人商人就從非洲倒賣鹽去地中海。

所有跟帖: 

哇,更多信息,有啟發。池鹽和海鹽都是曬製,惟井鹽是熬製的。金文的鹽字應該是熬鹽的人造的。 -來罘- 給 來罘 發送悄悄話 來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2/2022 postreply 08:38:22

我得趕快去惡補一下金文是什麽東西。帶金字的我都喜歡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2/2022 postreply 08:57: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