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病 - 應該避免的作、任、止、滅等四種錯誤運用心念的禪病

來源: freemanli01 2022-04-01 13:45: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53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reemanli01 ] 在 2022-04-01 13:55:2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B%E7%97%85/4121309

修行禪定者,在證入禪定境界過程中應該避免的作、任、止、滅等四種錯誤運用心念的禪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作釋義

編輯 播報
造作,在心上生起種種造作,以求圓滿覺悟。求圓滿覺悟是應該的,但是意圖用自己心中產生意念來達成,這就是“作”病。想法和意念。佛陀說,不論什麽目的,隻要生起念頭,就是妄念。造作產生的深層原因,是太相信或隻相信自己,認為隻有自己觀點是正確的,故而認為用自己的想象可以解決遇到的一切問題,這樣的思維一旦控製住了身心,種種造作便會生起,心魔就跟著妄動,各種陰魔也就乘虛而入,一旦進入魔境,就難以自撥。佛陀將“作”病作為“四病”的首病,具有提綱作用。作病生起,其餘三病就會因此產生。

任釋義

編輯 播報
放任自流,當下不必去斷除生死輪回,不必求涅盤境界,生死涅盤不會在心中升起和滅除,任由一切事物隨順本性。不去證悟菩提,任由心念蕩漾。這實際上也就是脫離了佛門,最後將滑入“順世論”之邪命外道。 放任自流是與造作的相反極端,卻也是過於自信的表現,相信什麽都不必做,最後一切都將化為烏有,消失,最後必將導致及時行樂,自暴自棄,這就是沙門思潮中“順世論”的根本思想和處世原則。

止釋義

編輯 播報
止息,壓製。既然“作”與“任”兩個極端都不可能祛除心中妄念,於是就試圖止息妄念。息:生長,止息就是止住生長。心中生起妄念,靠壓製使其止息,是不可能的,隻要你覺得有妄念,那就證明你心中丟不下妄念,試圖去止,亦是妄念。妄念往往是越止越大,越多,因為念念不忘這個“止”也。

滅釋義

編輯 播報
消滅,斷除。想著:我要斷滅一切煩惱,身心徹底空無所有,更何況那些六根,六塵,輪回等虛無境界,一切都將永遠寂滅。認為一切都是虛的,最後一切都是寂滅空無的觀念是小乘某些派別的妄念,所以,佛陀指出:圓覺性不是寂滅相,大乘菩薩追求的涅盤不是最後的寂滅。想著要去斷滅煩惱,那正說明煩惱還是在你心中,你的心中不光是你欲斷除的煩惱在擾你,而且增加了“斷滅”的煩惱,“斷滅”讓你的心增加負擔,離菩提越來越遠。(引自南京nengdudong老師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