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個性關係---插隊入戶四年,我沒有認一個妹妹和弟弟,也沒有認一個哥哥和姐姐。而其他知青,認妹妹叫哥哥喊姐姐的---還真不少。起先,都是開玩笑的,漸漸,有點來真的了。。。結果呢---不了了之,是不錯的結果;翻臉鬧翻,也不太意外了。。。
上網之後,稱呼網友是個問題,也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個性和修養的一部分吧。
簡單地分:老派的、有家教的大家閨秀或是才子少爺,不會輕易喊人哥、妹、;較傳統的,會叫“兄、姐、”--不過,現代派的會覺得“太老土”,也許,隨口喊哥、叫妹的,是否就覺得很時尚、趕潮流呢?我就被一個新派的才女笑過“稱兄道弟”太土了吧?據我所知,她新派得很,和某男網友互相欣賞、信任到交換密碼。。。然而,沒多久,公開罵他了。。。這也算是新派作風之一吧?
還有個才女,認了一個才子管“哥”,生怕人家不知道,當人家和才子交流或是辯論時,她會跳出來:我哥有重要的事情在身,你們別老纏著他。。。然而,也沒等多久,“兄妹”兩人吵翻了---就在這走廊裏。。。
重回隔壁沒多久,老江湖我也開了眼界:某網紅與相交多年的女網友翻臉了:她希望網紅從小說裏撤出她提供的三個私人故事。。。網紅卻連電話和悄悄話都不回---結果逼得她上網公開說他無恥了,他指責她不該向網友暴露他的隱私了。。。如此看來,認哥認妹認情人認知己--或者是認爹認閨女認爺爺喊奶奶---長遠地看,還是悄悄話比較親密、比較安全、比較可靠、比較不會成為網友們的“消費”對象。。。當然,有人將悄悄話貼出來、有人享受被消費----雖然少數,也是有的。
說實話,我們從小就隨口而出“老子我”。。。當然,那年月,沒女同學會說“老娘我”。上海人,自稱“老阿哥”“老阿姐”還不少。上了網,混熟了,開個玩笑,無傷大雅。我也不認為認爹、認閨女、叫哥哥喊妹妹有什麽過分---因為,比起“才高八鬥”的才女將網友捧為“太陽、月亮”來說----都該甘拜下風了吧。。。反正都見不到臉,網絡時代將“語不驚人死不休”發展到太空去了。。。我不看國劇連續劇,還因為十幾年來上網表演的人物和劇目太過豐富多彩、奇峰突出、出人意表了。。。
表演?說我?我當然也愛表演--不過,不收錢我是不表演的--那是我的雜藝工作之一。生活中表演,慣了,在鏡頭和導演麵前很難交代了----誰再付錢請你呀?
自小,母親和姐姐教我不能問女性的年紀。所以,十五年前上網,網上見不到對方模樣,為了安全,對女性,我基本上稱“姑娘”---那是香港人的習慣,範圍較廣,年齡也寬--除非像加州花姐那樣一直沒隱瞞自己的年齡---我就直接喊她“花姐”。不過,遇到魯冰花同誌,喊她姑娘,就要選中間那個字了。。。男網友“呆霸王”---我叫他“王兄”。。。
人家怎麽稱呼我,我一般不太在意。有個自稱“中美開戰馬上回國參戰”的男網友,開始叫我“江老”,後來叫我“老江”,再過些日子,叫我“老頭子”了----於是,我寫了篇《有人喊我老頭子啦》---在這裏。。。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0064/200701/398.html
但我不接受“老師”、更不能接受“大師”-----我沒收過一個學生;大師,是不會來上網的。。。
即使叫我”狼“的人--不是沒有,但那是他(她)自己的寫照---辱人者必辱己。
有個女ID喊我“老流氓”---我問她我何時“流氓”過你啦?---她消失了。。。
故意叫前輩”小“--更是魯迅早就諷刺的阿Q一族啦,有些人,老擔心不踩人家肩膀沒人看到他---網上如此,生活中就更不堪設想了。也不能怪這些人--新中國教育就這樣的:劉少奇---那個”奇“字打橫寫---像個”狗“字---國家主席都沒法躲被消費被意-淫---咱就想開點吧?這種”精神勝利法“---至今變本加利,國內外網上網下遍地開花。。。
現在,一般新網友,我喜歡稱”同學“了,不分男女、不論年紀。。。
至於對我的稱呼---各位還是隨緣、隨心、隨意。。。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