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看過數不清的電影,但是對我影響和改變最大的,是初中時看的高家林主演的人生。主要是太有代入感。
本朝是個農民起義王朝,靠農民的支持建立政權,建立政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控製農民,建立戶籍,建立城鄉二元社會,將農民死死的釘死在土地上。尤其高考製度取消以後。農民子弟唯一的上升通道便是參軍當炮灰。
招工要求非農業戶口,即使當時的煤礦工人,也是講究接班製。在糧食配給製的製度下,非農業戶口在所有的方麵,都享有優先權。
高家林高中畢業,得到進城的機會,似乎見識到了外麵的世界,看到人生的希望,並且拋棄了農村的女朋友,最後卻又不得不絕望的回到了貧瘠的鄉村,恢複農民的身份。 其時,我們家已經有了兩個高中生,但是父親因為讀過私塾,為人清高迂腐,把村裏的幹部得罪了,結果兩個哥哥求當兵都不可得。一個去東北當了盲流,一個在村裏賣起了豆腐。
那個時候,離我的另一個哥哥成為縣裏的高考狀元還差一年。我剛上初中一年級。人生這部電影,可以說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絕望和灰暗,我的當時的絕望,可能一點不亞於電影的主人公。
人在少年的時候萌生人生的理想和希望,再正常不過。農村的艱苦,不隻是家徒四壁那麽簡單沒,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精神生活的貧乏,麵朝黃土終老一生的窒息。
看完電影,唯一的想法,無論如何也要走出農村,無論如何,也要好好讀書,為自己謀個好的未來。當時看了那部電影,真的心灰到極致,絕望到極致。
初一時,學習成績尚可,並不出眾,到了初二,我便成了全校遙遙領先的第一名,可以高出第二名100分的那種領先。並且成為全縣的三好學生代表。因為一想到高家林似的絕望,我便會有一千萬的不甘心。
那並不是一部勵誌的電影,但是高度的現實主義,灰暗,絕望,還略帶些諷刺。但是卻實實在在的改變了一個鄉村少年。也教我真切理解社會現實的殘酷與不公平。底層人的理想,哪怕是過上在別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生活,似乎也有巨大的鴻溝,乃至絕望。後來,我能深深理解農民起義的殘酷和猛烈,那種的壓抑和爆發,可能是已經積累了數代人,一旦有機會,便可能是摧毀性的。
幸好,我還可以讀書,能夠一路向前。
這輩子,我不會造反,當然,也沒有造反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