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酒(29)

與酒業生產相應,兩漢酒風之盛承前代餘緒,有過之而無不及。酒是美酒,宴非佳宴,楚漢之爭就在酒席宴上出現刀光劍影,鴻門宴因為被司馬遷記入史冊而流傳千古。項羽的豪爽,樊噲的粗獷,劉邦的幹練,範增的謀略,張良的機智,就是項伯、項莊這些次要人物,也無不栩栩如生。《項羽列傳》中的這一段無疑是《史記》中寫的最好的文字之一。項羽是個大英雄,但是不懂權術的英雄是不能玩好政治的,霸王最終難免要別姬。司馬遷在《史記》中是這樣寫的:“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梅派名劇《霸王別姬》就是據此敷衍而成的。男子借酒解愁的事情到東漢末年才形成流俗的,東漢以前見諸文字,僅此一例。

劉邦加入反秦的隊伍也喝酒有關。《史記  高祖本紀》是這樣寫的:“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原從者十餘人。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原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裏,醉,因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告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根據秦律,押送民工到酈山服徭役的帶隊者,如有民工逃亡是要殺頭的。到了豐縣西麵的一個湖邊,民工已經逃走不少,於是劉邦仗著酒意對剩下的人說:你們都走吧,我也要逃亡了。結果還是有十來個人跟著他,然後再喝酒,在酒的刺激下,勇敢地把一條大白蛇一劈為二。下麵一段白帝子、赤帝子,顯然是編出來的,和陳勝、吳廣編的“大楚興,陳勝王”的故事差不多。但是,這段文字很清楚說明,劉邦是飲酒壯膽情況下,斬蛇起義的,可見酒的力量。在某種意義下,可以說酒能夠改變曆史,刺激出一個大漢朝。

 

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後代,但並不是高級貴族。秦滅六國後,把各國的主要貴族都遷到鹹陽居住,項羽家族仍留在楚地。盡管這樣,畢竟身上還是有明顯的貴族作風,和劉邦不可同日而語。劉邦出身平民,他的父親、母親和他自己當年是連名字都沒有的。史書上說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太公、媼是什麽意思?就是對老年人的稱呼,並不是名字,也就是今天的大叔、大媽,可見劉邦的父母是無名之輩。劉邦四兄弟自然也不會有名字,史書上盡量寫得文雅些,也隻能寫成劉伯、劉仲和劉季,老三大概死得早,史書上懶得記一筆,說白了就是劉大、劉二和劉四小。劉邦這個名字還是他在定陶(今山東省定陶縣)即皇帝位時取的。更要命的是作為小兒子的劉邦還是一個無賴,使他父親非常頭疼。這一點劉邦倒也不否認,當了皇帝以後,把老父親接到長安,尊之為太上皇。在接風筵席,不無得意地說:您老過去經常講我是無賴,讚揚二哥能掙下一份家業,現在看看誰掙得家業大。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明白白地寫著:“及壯,試吏,為泗上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劉邦是個地痞流氓,長大了不務正業(當時主要正業就是種地當農民),在社會上混,也結交了幾個朋友,比如上自沛縣的主吏(縣政府秘書)蕭何,一般幹部曹參,下至殺狗的屠戶樊噲。在朋友們支持下參加基層幹部選拔,結果順利地當了泗上亭長。亭長是個什麽官?按照秦朝行政製度,十裏為亭,十亭為鄉,鄉上麵才是縣。如果把裏看作是現在的自然村,亭長也就不過是行政村主任,還算不上正式的國家幹部。盡管如此,他在沛縣這個小地方有一張很好的關係網,和縣裏的幹部,除國家任命的一把手外,都能夠“無所不狎侮”,關係非常親密。

劉邦好酒又好色,好色《史記》上未見有記載,好酒卻寫得明明白白。他經常向一個叫武負的人和另一個姓王的大媽買酒喝,有錢的時候大方得很,可以付高出市價幾倍的錢,沒錢的時候則對不起了,先掛帳吧!看起來還很豪爽,也討人喜歡,有一定號召力,所以武負和王大媽也不計較,即使欠債還照樣賒酒給他。劉邦倒始終沒有忘記這筆酒債,衣錦還鄉時找到他倆,重重地賞了一筆。武負和王大媽自然很高興,於是就編了一個故事說,以前劉邦在他們小酒店裏喝醉酒的時候,我們經常看見他的頭頂上方出現一條龍,真是真命天子。這個馬屁拍得好,又顯得自己有先見之明,於是雙贏。司馬遷經過沛縣時聽到這個故事,就把它記錄在《史記》中。

劉邦因為自己的出身,對讀書人毫無好感,一向輕視儒家,曾經拿儒生的帽子當尿盆,以此來汙辱儒生。剛起兵打天下的時候,占了沛縣附近小片地方,自稱沛公。有一天,兩個美女正在陪劉邦洗腳,忽報有位儒生要求見,一下子給敗了興致。劉邦非常生氣,他說:“我以天下大事為重,沒有時間接見讀書人。”在外麵求見的儒生叫酈食其(yì jī)(?--前203),秦朝陳留縣高陽鄉(陳留,今河南開封市開封縣東南。高陽,今河南開封杞縣西南)人。他可不是一般的儒生,少年時就嗜好飲酒,常混跡於酒肆中,自稱為高陽酒徒。在外等候已久的酈食其一聽說劉邦拒絕見他,瞪大眼睛,手握利劍,叱罵看門人說:“你再進去對沛公說,老子是高陽酒徒,不是什麽讀書人!”看門人看他凶巴巴的,不知道他的底細,就再去報告劉邦。劉邦一聽是酒徒,連腳都來不有擦,趕忙起身迎接,賜酒款待。酈食其首先獻計招降陳留縣令,不費一兵一卒占領了陳留。後來酈食其又屢獻計策,為劉邦一統天下做出了貢獻,他的事跡見《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

 

項羽攻占鹹陽後,有人勸他定都。當時如果真的定都鹹陽,把漢中的劉邦死死看住,也許後來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可是因為思念家鄉,項羽急於東歸,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就動身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後人便由此延伸出了“錦衣夜行”(或作“衣錦還鄉”)這個成語,這裏衣讀第四音,作動詞用,表示穿的意思。這種想法從古到今都很普遍,劉邦也不例外,並且漢高祖衣錦還鄉時,那個把酒唱《大風》的舉動,成了鼓動漢代酒風的一把明火。

劉邦當上皇帝,就回老家炫耀一番,到了沛縣停留下來。並且專門建造了一座沛宮,大擺酒席。根據唐代開元年間張守節為《史記》作解釋的專著《史記正義》(此處正義兩字作正確的含義解)引唐太宗兒子魏王李泰所編的《括地誌》說:“沛宮故地在徐州沛縣東南二十裏一步”,也就是說沛宮遺址在唐代徐州沛縣縣衙東南二十裏另一步的地方,當時應該在沛縣縣城中。根據《漢書  食貨誌》說:“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裏,是為九夫。”根據這段文字一百平方步為一畝,而九百畝為一井,一井就是一平方裏,即一平方裏等於九萬平方步,由此算得一裏是三百步。這和《春秋  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前594)說的:“古者,三百步一裏,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一致。秦漢尺的長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銅斛尺、東漢建武銅尺都是一尺等於0.231米,後兩者今天還有實物保存著。由此可以算出漢代一裏(1800尺)等於415.8米,比現在的一市裏為500米要短一些。

《史記》上說:“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劉邦把沛縣的父老鄉親、過去的狐朋狗友、甚至年輕一代都召喚來喝酒,當然也有兩個小酒店的老板武負和王大媽。為了助興,征集了沛縣一百二十兒童,派人教他們唱歌,來個童聲大合唱,煞是熱鬧。酒喝得高興,劉邦來了情緒,即興作了一首詩:“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並且用築敲出一段旋律,叫孩子們跟著唱,這就是著名的《大風歌》。

 

所有跟帖: 

佩服龍劍兄一如既往的堅持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7:58:07

真的跟酒較上勁了:) -核桃小丸子- 給 核桃小丸子 發送悄悄話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28:27

你這麽一說,的確是啊,斬白蛇起義、鴻門宴、當上皇帝榮歸故裏的大風歌,都與酒緊密相關。:-)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37:48

真的嗎什麽叫官方酒店?Hotel?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8:58:36

賣酒的店~~~還是旗艦店~~~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03:23

在加拿大安省,酒類隻有政府專賣,壟斷經營。官方賣酒的店鋪LCBO。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87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04:50

哦那就是一般的超市沒的買了?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09:36:28

政府這門生意可好了,指望這兒賺錢呢,開的分店到處都是。多妹別擔心。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8/2021 postreply 10:48: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