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酒(27)

 中國酒史上還值得大書一筆的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葡萄,引進釀酒藝人,中土開始有了葡萄酒。《史記  大宛列傳》載:“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漢書  西域傳》載:漢武帝“又發使十餘輩抵宛西諸國求奇物,因風諭以伐宛之威。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漢使采蒲陶目宿種歸。天子以天馬多又外國使來眾益種蒲陶目宿離館旁極望焉”;《齊民要術》載:“漢武帝使張騫至大宛,取蒲陶實,於離宮別館傍盡種之”。

 大宛是西域的一個大國,在中亞費爾幹納盆地,正是古波斯帝國舊地。據考證葡萄和葡萄酒最早出自波斯,那裏適宜葡萄生長。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愛吃葡萄,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裏,標明“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數天以後,王家妻妾群中有一個妃子,對生活發生了厭倦,擅自飲用了標明“有毒”的陶罐內的飲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沒有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異常的興奮,這個妃子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國王飲後也十分欣賞。自此以後,國王頒布了命令,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以便得到葡萄酒。葡萄酒釀造的方法,是從波斯經過埃及再傳到希臘,希臘神話中酒神的故事是萬些時候才出現的。由於盛產葡萄,所以大宛國的風俗嗜酒,嗜的就是葡萄酒。大宛國的富人藏酒多達萬餘石,可見酒窖規模之大。不僅如此,葡萄酒的儲存方法也已經很成熟,以至可保存數十年不壞。       

 作為通西域的漢使張騫何時將葡萄種子引入內地,可從《史記  大宛列傳》中對其通西域的經曆中找出結論。張騫於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奉命第一次帶領百餘人出使大月氏,經隴西時被匈奴拘留10多年,後與隨從逃走至大宛、康居,抵大月氏。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取道南山,欲經羌中(今青海)歸國,中途又被匈奴扣留。元朔元年(前126)回到長安時僅剩2人。 在這種情況下引種葡萄、苜蓿的可能性不大。元狩四年(前119)張騫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並派漢使抵大宛等國,這時漢和匈奴作戰已經占優勢。路途上阻力大大減少,就有可能從大宛引入葡萄,因此我國內地葡萄引種栽培起始時間應不早於這一年。自從張騫因為開辟了通往外國的道路而得以封侯,以後跟隨出使的官吏和士卒都爭著上書,陳述外國的珍奇之物、怪異之事和利害之情,要求充當使者。漢朝天子認為外國非常遙遠,並非人人樂意前往,就接受他們的要求,賜予符節,招募官吏和百姓而不問他的出身,為他們配備人員,派遣他們出使,以擴大溝通外國的道路。直到太初四年(前101)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師攻大宛,這二十來年間,漢朝使者出使西域的日漸見多,葡萄、苜蓿、石榴、核桃,等等,都被這些使者陸續帶回中土。這樣才可能是曆史的真實情況,但是司馬遷不可能詳細調查每一項物品和技術具體是誰引進的,於是《史記》中就簡單地記在張騫名下。而成書於宋代初年的百科全書《太平禦覽》中則說:貳師將軍李廣利征服大宛,攜葡萄種歸漢。

 

 張騫從西域大宛不僅引進釀酒葡萄,還招來了釀酒藝人,引進了釀造葡萄酒的技術。以此算起葡萄酒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東漢時,葡萄酒仍非常珍貴,據《太平禦覽》卷972引《續漢書》雲:“扶風孟佗以葡萄酒一鬥遺張讓,即以為涼州剌史。”孟佗用一鬥葡萄酒賄賂太監頭子,就得到一個名義上年薪二千石的地方長官的職位,足以證明當時葡萄酒的稀罕。到三國時期,葡萄在中國北方已有種植,所以曹魏時的鍾會和西晉初年的荀勗才都能寫出《葡萄賦》。把葡萄當作果品和飲用葡萄酒也還隻局限在貴族之間,很可能僅在宮廷中才能喝到葡萄酒。曹丕就是一位喜愛葡萄和葡萄酒的君主,他曾在《詔群醫》中寫道:“中國珍果甚多,且複為說蒲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他方之果,寧有匹之者”。     

雖然葡萄酒的釀造過程比黃酒釀造要簡單,但是由於葡萄原料的生產有季節性,終究不如穀物原料那麽方便,而且中原地區葡萄種植又很少,因此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就未能大麵積推廣。因此盡管在漢代就已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產技術,但卻未使之傳播開來,內地的葡萄酒,一直是斷斷續續維持下來的。漢代之後,隻有一些邊遠地區時常以貢酒的方式向後來的曆代皇室進貢葡萄酒。所以在唐代以前,除了上述曹丕的《葡萄酒賦》以外,沒有留下其它描述葡萄酒的文學作品,內地也沒有這個時期任何和葡萄酒有關的考古發現。而西域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葡萄酒的主要產地,《吐魯番出土文書》(現代根據出土文書匯編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記載了公元4-8世紀期間吐魯番地區葡萄園種植,經營,租讓及葡萄酒買賣的情況。從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曆史時期葡萄酒生產的規模是較大的。

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直到唐代初年,中原地區葡萄之稀罕。武德年間(618-626),有一次,唐高祖與群臣聚會時,葡萄也作為甜食上桌。侍中陳叔達拿了葡萄卻沒有吃,高祖問他為何,陳叔達回答說:“臣母親有口幹的疾患,聽說葡萄最能生津止渴,卻貴而難求。”高祖生母已不在人世,不由歎息道:“你畢竟還有可以奉上葡萄的母親啊!”說罷嗚咽而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府逐漸設置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到隋代和唐初成為定製。中書省秉承皇帝旨意,發布政令;尚書省執行;門下省駁議。侍中這個官職就是門下省的長官,職位很高,應該有各種職權在手,卻不能輕易吃到葡萄,可見葡萄在當時是多麽貴重的果物。幾年以後,唐太宗征服高昌,情況就大為改變,此是後話,到唐宋時期會繼續講到葡萄酒的。

所有跟帖: 

龍劍兄,這篇應該是28~~~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21 postreply 09:54:10

謝謝提醒改正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21 postreply 13:29:38

謝謝提醒改正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7/2021 postreply 13:29: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