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簡單聊聊我們鄉的這個大名人,唐朝宰相李義府。每個參加中國高考的學子,除了感謝武則天,也要感謝他。
史書上都把李義府描繪成一個奸相,但實際上,從漢末魏晉南北朝隋唐初四百年來,他一個寒門,和武則天一起扳倒了門閥士族政治,當上了唐朝宰相,顯貴一時,趾高氣揚的同時,有多少世家子弟恨死他,你想想看?就像秦國貴族恨商鞅一樣。
商鞅和秦孝公是一體的,李義府和武則天是一體的,你不敢罵秦孝公,不敢罵武則天,自然就罵商鞅、罵李義府了。其實李義府的下場,比商鞅好多了,隻是個流放,商鞅被車裂了。
一、李義府的家在哪裏?
李義府和武則天都是川北的(不是北川)。武則天是廣元的,古時叫利州,她爹在做利州都督(四川廣元軍區司令)時生下她,所以從小喜歡穿上軍裝在校場騎射。
李義府在梓州,即今天的綿陽市。但不在城市,而是在綿陽市鹽亭縣永泰鄉太元觀村。
一個山溝溝,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
我就出生在這裏,離太元觀村走路即到,順著這條路,一直往西南,就可以到永泰鄉,那裏有一個文同村,是北宋大畫家,也是蘇東坡的表哥,文同(文湖州、文與可)的家。
我七歲出川。在那裏讀過小學一年級。不知道走路去永泰鄉趕集過多少次,經過太元觀村,到文同村附近多少次,但從小到大,我都不知道、不認識李義府、不認識文同。
因為包括我的父母老師在內,沒人給我提起過,他們可能也不知道。雖然那個村的名字就叫文同村,而且文同墓在那個地方,已經快一千年了。
從小到大,我一直以為,我們那個地方,是中國最窮鄉僻壤的地方之一,成了知識分子後,才發現,這裏是中國的人文故鄉之一。除了我們鄉的李義府、文同,本縣其他鄉鎮,還有中華母親嫘祖、藥祖岐伯,還有李白的老師趙蕤(著有《長短經》),有唐朝另一個宰相嚴震。對的,唐朝有兩個宰相出自鹽亭。
二、李義府如何上位的呢?
說李義府天資聰慧,八歲就名聞鄉裏。也就是一個神童。負責四川巡察的李大亮發現了他,舉薦給了朝廷,做了門下省的一名幹事。
最基層的了,但是在中央政府做事。
那時是貴族政治,寒門即使考中進士,也別想做大官。做大官的,隻能是來自唐初編撰的《氏族誌》的那些門閥家族,不是山東,就是關中,就是江左的豪門大族。
寒門出生,要麽隻能做地方官,要麽在朝中,上朝時,都排到屁股尾巴馬上出門口了。人家那些上朝的人,雖然沒你有才,但正眼都不瞧你一下。
李義府就是這樣,很有才,文章寫得好,在當時的朝廷裏,說是他和來濟的文才最好,一時“來李”。但人家來濟來自士族,上位就快,李義府就一直是個基層幹事。
但還是有愛才之人,能突破門第觀念,真心舉薦。
有一次,李義府有機會跟著權貴大臣屁股後,和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去上林苑遊獵。李世民也喜歡顯擺一下自己是個知識分子,看到一隻黑鳥,就以“烏”為題,看左右之人,誰能做詩以娛樂。
沒想到,李義府這麽個小跟班,第一個舉手,說我有了。
古有曹植七步成詩,曹植也走了七步,也沒李義府這麽快的,唐太宗就讓他試試。
這就是李義府的一篇千古絕唱,即興的哦。
日裏颺朝彩,琴中聞夜啼。
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
——李義府《詠烏》
什麽意思呢?
“他是太陽裏的鳥,白日裏,發揮著萬千光芒,普照大地。到了夜晚,他又伴著琴聲鳴叫,為人們或報喜,或相思,或訴說離愁別緒。看啊,皇家上林苑有這麽多美好的樹木,可惜這麽好的一隻鳥,卻為什麽沒有哪怕是一顆,作為他棲息立足之地呢?”
當時的大臣們肯定都聽呆了。有了這麽一首,誰還敢吟,吟出來不都丟臉麽?
唐太宗也厲害,當時哈哈一笑道,
“我當全林借汝,豈獨一枝耶?”
我願把整個上林苑的林子都借給你棲息好不好,哪裏隻一顆樹一枝丫?
傳為千古美談。
“日裏颺朝彩,琴中聞夜啼”,我再解釋一下。
古人認為世界是“金烏負日”產生的,太陽裏有一個三足烏,是他在推動太陽。古人尚黑,烏乃玄鳥,玄鳥就是黑鳥的意思,並不一定是我們現在討厭的烏鴉。
“琴中聞夜啼”,用了個典故和詞牌名。當時的君臣都知道,一下會心。《烏夜啼》,是南北朝以來的樂曲名。“琴中聞夜啼”,也不一定真的是夜晚一邊彈琴一邊聽到烏鴉鳴叫,而是你夜晚彈的這首曲子叫烏夜啼。
至於歌詞,你是可以填詞的。大多是表達相思的愛情的,還有表達離別之情的,也有傷感國破家亡的,比如李煜的《烏夜啼》。此外,烏夜啼還有典故,是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本來想把自己兩個弟弟整死,後來改變了心意,兩個弟弟在囚室裏等死,晚上聽到有烏鴉叫,家人說是喜,果然第二天赦免令就下來了,自由了。
所以“烏夜啼”,還有“好事近”的意思。李義府這首詩,不僅是當著大家的麵,向皇上求飛黃騰達的機會,而且是在預感,我的機會要來了,還有點沾沾自喜,是“金子總會發亮的”。
弦外之音,大家都感覺得出來,李世民也聽得出來,覺得此人不僅有才,而且討巧,你再一看他,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笑笑嘻嘻的樣子。但實際上,此人心思縝密,逮到機會就上,還不失揶揄了那些占著茅坑不拉屎、顯貴卻無才的世家豪族朝臣官員。
總之,李義府在上林苑的這次表現,引起唐太宗注意,做了監察禦史。監察禦史官銜不大,卻是可以逮到哪個大臣自己或家裏有什麽不法、不檢點行為,就可以上奏的,而李義府平日笑嘻嘻的,你以為他是在和你攀附,但實際上他在抓你辮子,所以好多大臣都怕他。
昨天他見你還笑嘻嘻的,今天你就被他搞了。
三、中國自此多了一個成語,叫“笑裏藏刀”。
“笑裏藏刀”,就是來自李義府。是時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舊唐書、新唐書對他的評價,也是毛對他的評價。
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
——《舊唐書·卷八十二》
義府貌柔恭,與人言,嬉怡微笑,而陰賊褊忌著於心,凡忤意者,皆中傷之,時號義府“笑中刀”。
——《新唐書·李義府傳》
注意,無論是舊唐書、新唐書,對他持負麵的態度來評的。“笑裏藏刀”,這個“刀”,實際上是對門閥士族的官員的。這些人既羨慕他的才華,又恨死他了。
比較好玩的是,新唐書,又是一個四川綿陽人歐陽修編撰的。
唐太宗見李義府是個可以用的人,就給了太子李治,做太子舍人。就是陪伴太子的侍臣,雖不是太子名義上的老師,但可以時不時給太子以提點,以consulting。
李治的兩個哥哥都掛了,將來他必定當皇上,所以李義府感覺自己飛黃騰達了。李治也很重視他,欣賞他。
終於等到李世民死了,李治登基。可是他發現,朝中一切都是皇帝的舅舅長孫無忌,還有以他為首的那幫貴族說了算。他雖是李治的人,卻被排擠了。李治貴為皇帝,都做不了主,何況是他一個寒門庶子。
四、中國等到了武則天,武則天得到了李義府。
李義府能代表寒門出人頭地,靠的不是李治,而是武則天。他和武則天,是互相成全。
而李治和武則天,是另一個故事。的確是愛情故事,然後等武則天到來後,李治發現,武則天很有政治才幹,能幫助自己。
武則天是寒門,差一點做一輩子尼姑,長孫無忌等貴族一直想壓製她;李義府是寒門,長孫無忌等貴族一直看不起他,不給他機會;李治是皇上,但大權旁落到以舅舅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士族手上,而這幫人,又與山東士族互為姻親,樹大根深。
山東士族都綿延幾百年了,連皇上都不放眼裏,不管你是楊堅也好,是李淵、李世民也好,還是誰誰誰也好,你下台你滾蛋,但我家幾百年來一直是我家,依然是出將入相,三公九卿。
楊堅時就開始動,發明了科舉,李世民也動了下,重編了《氏族誌》,但依然動不了門閥士族對皇權的威脅。
是誰幹掉的?
一個人的話,叫武則天。如果說全一點,就是李治、武則天、李義府聯手。
他們仨的對手,很明確,長孫無忌。
而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從立武則天當皇後打響的。
你說不就是皇上要換一個女人當皇後麽?那還不簡單。非也。一點不簡單。表麵上是換個皇後,實際上就是寒門對貴族的戰爭。
武則天敗了,那麽李義府死,李治繼續做任人擺布的傀儡,說不定哪天又出個楊堅,把你取而代之。
武則天贏了,那麽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這幫貴族,好日子就到頭了。
所以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李治也一點不傻。
但是朝中本來寒門就少,而且都跪在最屁股後的門口,誰敢和長孫無忌作對,誰敢和滿朝貴族作對,不想要腦袋了?
就是這個李義府。
他看到武則天太猛了。武則天是四川廣元的,他是四川鹽亭的,既然大家都是在死人堆裏求生存,那就幹唄。
關鍵還是武則天讓李義府太服了,感覺此人必定能成。所以他就在整個朝廷裏,第一個上奏,請立武則天為後。
肯定和武則天已經商量好了,成了你飛黃騰達,不成你就背鍋你就去死,幹不幹?!
朝臣不知道有人有這個膽子, 一下懵了。李治十分高興,立即應允。武則天當上皇後,把原來豪強貴族出身的王皇後、蕭淑妃,兩個人手腳砍了拿來泡酒,又把她們的姓氏改為蟒氏和梟氏。
你不是豪門大族麽?不是以你們的郡望姓氏為傲麽?老娘就把你們引以為傲的姓,改成畜生的姓!
武則天一旦上位,做了皇後,就爆發了,李義府的顯赫時代開始了。
五、李義府做了八年的唐朝宰相。
武則天才當上皇後兩年,李義府就做宰相了。
以前這些顯赫的長孫無忌、褚遂良,被罷免的罷免,被殺的殺。這些都是當初恨不得弄死武媚娘的,看不起李義府的。
誰來做刀呢?
當然是笑裏藏刀的李義府。
655年—657年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657年—658年中書令;
659年—663年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663年右相
在唐朝,中書令、侍中、尚書仆射,都是宰相。如果其他官職,加一個同中書門下三品,就也是相當於宰相的職權。這個“三品”,不是三品官,而是“中書令、侍中、尚書仆射”。
李義府是兩度做了中書令的。一個寒門庶子,隋唐以來,在他之前,絕無僅有。你以前聽到的那些什麽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都是來自貴族、豪門大族的,宰相永遠是這些大家族的。
突然就冒出來這麽一個四川省鹽亭縣永泰鄉太元觀村的,還做了八年。
六、除了政治上扳倒長孫無忌等貴族權臣,還進一步向門閥士族政治開刀!
就是改《氏族誌》為《姓氏錄》。
這肯定是武則天和李義府合謀的,李治首肯的,但由李義府發難。還是那樣,成了你牛逼,敗了你去死。
所以李義府又上奏了。那些大臣一聽,知道這下更完蛋了。
初,貞觀中,太宗命吏部尚書高士廉、禦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及四方士大夫諳練門閥者修《氏族誌》,勒成百卷,升降去取,時稱允當,頒下諸州,藏為永式。義府恥其家代無名,乃奏改此書,專委禮部郎中孔誌約、著作郎楊仁卿、太子洗馬史玄道、太常丞呂才重修。誌約等遂立格雲:“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於是兵卒以軍功致五品者,盡入書限,更名為《姓氏錄》。由是搢紳士大夫多恥被甄敘,皆號此書為“勳格”。義府仍奏收天下《氏族誌》本焚之。關東魏、齊舊姓,雖皆淪替,猶相矜尚,自為婚姻。義府為子求婚不得,乃奏隴西李等七家,不得相與為婚。
——《舊唐書·卷八十二》
以前是按門第、姓氏來分士族,經李義府他們這麽一改,凡是五品官及以上,哪怕是因軍功獲得五品,都有資格列入士族。
這就讓一大幫寒門,做了高官的,不管是文職還是武職,都也成了“士族”了,雖然社會上並不那麽承認你。
但是在政治上,削弱了豪門士族的做官權力,像李義府這類寒門高官,他們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做官權力了。你科舉出身,雖是寒門,也有更多機會上位了。
所以這不僅是一場戰爭,而且是一場政治改革。武則天、李義府能贏,不僅是因為他們自己牛,有手段,更因為,中國有廣大的寒門讀書人,有不少京城低級官員、地方官員,是寒門出生,武則天、李義府,是他們的代言人,是他們的領袖而已。
這事兒就這麽成了。
武則天還首創了殿試和武舉。以前明經科,貴族子弟靠死記硬背就可以拿到身份,出來做官,然後炫耀我家“四世三公”,多少個宰相什麽的,現在進士科,除了明經科的那些東西,還要考詩賦和策問,還要在殿試複考一次,保證你有真才實學不是作弊。
那幫貴族子弟一下就嗝屁了。
所以武則天朝,寒門貴子越來越多。
武則天為什麽能當上皇上呢?
除了個人有本事,李治頭疼有眼疾需要依靠她外,也因為武則天有這麽龐大的政治基礎。
但是李義府太狂了。後來找個機會就把他治罪了,流放回四川。666年,李治統一了高麗,他爹李世民做不到的,他做到了,一高興,大赦天下,李義府以為有機會了,可以回武後身邊。但是一句流放的不算在內,他的希望就完全破碎了,知道是不要他了,鳥盡弓藏。
憂憤而死。
但是武則天也不是那種人,還是很厚待他的妻兒。他的妻兒從四川回到了洛陽,厚加撫恤,給他幾個兒子加官進爵。
七、李義府最出名的兒子叫李湛。兒子李湛和宰相一起發動政變,推翻了武則天,恢複唐室江山!
這個李湛又厲害了,做了禁衛軍統領。武則天晚年,宰相張柬之等人決定發動政變,其中就有關鍵人物左羽林將軍李湛。
及兵發,湛與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詣東宮迎皇太子,拒而不時出,湛進啟曰:“逆豎反道亂常,將圖不軌,宗社危敗,實在須臾。湛等諸將與南衙執事克期誅翦,伏願殿下暫至玄武門,以副眾望。”太子曰:“凶豎悖亂,誠合誅夷,然聖躬不豫,慮有驚動。公等且止,以俟後圖。”湛曰:“諸將棄家族,共宰相同心戮力,匡輔社稷,殿下奈何不哀其懇誠而欲陷之鼎鑊?湛等微命,雖不足惜,殿下速出自止遏。”太子乃馳馬就路。湛從至玄武門,斬關而入,率所部兵直至則天所寢長生殿,環繞侍衛。因奏:“臣等奉令誅逆賊易之、昌宗,恐有漏泄,遂不獲預奏,輒陳兵禁掖,是臣等死罪。”則天謂湛曰:“卿亦是誅易之軍將耶?我於汝父子恩不少,何至是也!”
——《舊唐書·卷八十二》
說已經把則天皇帝控製住了,李湛去請東宮太子李顯出來當皇上,李顯依然怕得要死,他兩個哥哥都被親媽弄死了,他隻求保命而已。李湛就說,我們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要了,就是要讓你去做皇上,恢複唐室江山,送給你,你還不做?!
就護送李顯出來。到了女皇帝的寢宮,武則天一看,喲,是李湛呀,我對你爸爸和對你都不薄啊,為什麽你也來反我了呢?
話說武則天也是明智之人,當即就讓位了,把大唐江山還給了唐家,她自己得以善終,墓葬上還是一個無字碑。雖然無字碑,似乎很謙虛,但她給自己起的名字,就一點不謙虛了——
武瞾。
八、李義府除了以上貢獻,還有一大貢獻,就是寫了一本名著,傳之後世,叫《度心術》。
一本政治學著作。
在中國混社會,尤其是當官,你一定得拜讀李義府這本著作。
李義府在唐初那種門閥貴族社會裏,以一個四川綿陽鹽亭永泰太元觀村的孩子,可以官至宰相,顯赫那麽多年,他把自己的心得精華,都寫在這本書裏麵了。
中國當官的可以看看。
在我看來,李義府最大的貢獻,還是成為科舉製度曆史上,一場重大政治改革的急先鋒。雖然時人及後世,把他描繪得十分不堪,但誰也無法否認:
他非常有才,堪比曹植。
他一介寒門,做到了宰相公卿。
由於他的功勞,後世更多寒門,可以做宰相公卿了。
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受益。和他家隻有不到一公裏的我,也是其中一名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