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這是第幾次視頻會了,第三?第四?總之,疫情襲來,大家都躲在家裏,什麽事情都幹不了,原來二年一次的歐華作協大會也隻好停下腳步。於是,我們就在網上開會,一次比一次成功。心裏很得安慰。
二年來,參加過太多的視頻會議,有文學藝術的,有報告會,有講座,有網上查經,各種各樣,世界各地,時間也各異,有時候半夜爬起來。最願意參加的,還是自己娘家的會議。前幾次都沒有做記錄,這次簡單見證一下。
這次會議由筱筠主持,她做了很好的準備和文案,讓我們一目了然,感謝她的奉獻。
會議分三大類主題:文學翻譯、旅遊文學和曆史。
1.關於翻譯是個大主題,大家都知道翻譯難,尤其是文學翻譯更難。有些意思根本是無法翻譯的。一個好的翻譯家必須有很深的文字底蘊,母語的,外語的。不光是語言部分要精深掌握,還有文學方麵的造詣。
車慧文博士翻譯了齊邦媛的《巨流河》,原本對這部書不太了解。後來去查詢了資料,齊女士做的是很大氣的事情:二戰發生了多麽多悲慘的事情,很多人出來寫書,猶太人的最多;還有那太陽國,每到原子彈日,就出來哭哭啼啼,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為什麽不反省投擲原子彈的原因?我們中國死了多少人?無辜的,抗敵的,為什麽很少有長篇巨作,有高質量的東西來敘述?還是後來西方人出來講了大屠殺的真相,才掀起了一股熱潮。所以,《巨流河》是一本及時的解說自我立場的書。車博士把這本書翻譯成德文,推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真相,意義宏大。聽車女士的講演,最精彩的譯本,最後還是要由母語國的人來過目審視,即所謂嫁衣出閣前,最後還要用“熨鬥來熨一遍”,這樣才能達到流暢舒服的效果。
顏敏如不是專門搞翻譯的,但是她的翻譯經曆也很有趣,她用(德語思考)德語寫作了一篇小故事。後來發現用外語寫作,很多東西被簡化了,裝不進去;故而用中文再寫一邊,這樣,容量變得很大;還不滿足,在中文的基礎上再翻成德文,如此這般,德語是大大地前進了一步。一篇小故事,最後寫成了一本書。在此過程中,她發現了許多翻譯的奧秘和難處。這種方式提醒我們做事情時,要經曆成功,必得反反複複地磨練。
與雪萊私奔的瑪麗雪萊
英國詩人雪萊
2.關於旅遊文學,這個主題由瑞士的黃世宜女士擔當。歐洲17世紀至19世紀,上層貴族、文化名人有壯遊的習慣。歌德、海涅都壯遊過,出過著名的作品。作為一名女性,世宜以福樓拜小說中“包法利夫人”為心理依據,走雪萊的情人瑪麗雪萊和詩人當年的私奔路線,在人生低穀時來一次特別的壯遊。她從瑞士的巴塞爾出發,前往英國的多佛,然後坐船渡過英吉利海峽,到達法國的加萊。瑪麗雪萊當年坐小木船渡海,以驢子、騾子、馬車和雙腳穿越法國瑞士,一路的艱辛,低落的心情,壞的天氣;世宜坐的是現代快車,豪華渡輪,同當年的情形無法相比,但是壞天氣依然、壞心情也如此。人生有高峰和低穀:“人生得意須盡歡”,開心的時候誰都不願意多想,隻顧享樂;低穀時也不是一件壞事,人轉而向著自己的內心、向哲學、向宗教進發,人問自己,要做什麽?要成為怎樣一種人?要往哪裏去?感謝世宜結合自己的靈魂世界,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壯遊課,她給我們看了她在過英吉利海峽的船上拍到的惡風險浪的視頻,讓人若有所思。
法國作家福樓拜
3.關於曆史的主題由二位文友擔當。一位是奧地利的常暉女士,她講的是關於殖民地文物歸還的問題,條理清晰,侃侃而談;另一位是漢堡的高關中老師,他用簡短的話語總結了德國的曆史:一個德國皇帝查理大帝和他的仨個孫子(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三個帝國二個共和國。把我們腦子裏的亂絲整理一番。
常暉女士
感謝眾講課文友的付出,也感謝出席的文友,會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這是一次高質量的文化交流,視頻時間從下午2時半至6點結束,出席人數23人,包含二位北美的文友:北美華人作家協會副會長姚嘉為女士和夏威夷文友黃美玉(?)
北美文友姚嘉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