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蛙》詩與照

來源: 良邑 2021-06-29 10:26: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09 bytes)

《詠蛙》詩與照

《詠蛙》是唐代詩人楊收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題為“詠蛙”,但詩中未提蛙字,連用四個典故,頗具新意。

 

原文 

詠蛙
兔邊分玉樹,龍底耀銅儀。
會當同鼓吹,不複問官私。

詞句注釋

1.蛙:這裏指蟾蜍。
2.兔:指月中的玉兔,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因此玉兔也作月亮的代稱。
3.玉樹:仙樹,這裏指月中桂樹。
4.“龍底”句:是指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地震儀,儀器用銅製成,內設機關,外置八龍,每個龍嘴裏含著一粒銅丸,龍嘴下各蹲一隻張口向上的銅蛤蟆,若哪個方向發生地震,那個方向的龍就吐出銅丸,落進銅蛤蟆口中。
5.“會當”句:此句用的是南北朝時期的隱士孔稚珪的典故,孔稚矽不喜與人交際,聽任住宅院內雜草叢生,蛙聲亂鳴。別人取笑他太邋遢,他卻說:“青蛙自由地叫來叫去,我把它們的叫聲當成兩部鼓吹,還有什麽能比這更好聽呢?”
6.“不複”句:此句用的是晉惠帝司馬衷的“名言”,晉惠帝智力低下,有一次在洛陽禦苑華林園中閑逛,聽到青蛙的叫聲,便問左右侍從:“這些青蛙是為官家叫喚呢,還是為私人叫喚呢?”侍從難以答複這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便順勢哄騙他說:“一半是為官家叫,一半是為私人叫。”

作者簡介
楊收,字藏之,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人,又一說為江蘇蘇州人,十三歲即能文能詩,時人稱為“神童”。會昌元年(841年)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時楊玄價兄弟掌機務,招來方鎮賄賂,屢有請托,收不能盡從,玄價以為異己,從中加害,楊收遂被罷相,流放驩州(今屬越南),賜死。後昭雪。

【照片攝於安大略省萬錦市 Berczy Creek】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