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四年前去拜訪陳毓賢老師的時候,她就說起在和白先勇合作,為英語讀者寫一部紅樓導讀。幾年磨一劍,眼下,這本A Companion to the Story of the Stone -- A Chapter by Chapter Guide (《<石頭記>逐回伴讀》 終於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即將上市。UCLA 將邀請兩位作者做一線上對談,時間是2月26日(本周五)西部時間晚八點。注冊請到這裏:http://www.international.ucla.edu/ccs/event/14861.
因為可以理解的原因,英語讀者對於紅樓夢的接受度一直不高。白先勇在加大開的紅樓夢課,選修的學生大多是華裔,講課也是用普通話。試過用英語講,但美國學生對賈寶玉無法理解,甚或嗤之以鼻。紅樓夢豐厚的文化內蘊,對於中國文沒有化背景的西人來說,就成了難以跨越的文化屏障。
白先勇、陳毓賢二位如何會合作寫這本英文導讀?相關的文章已經不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番。我想向大家多介紹介紹陳毓賢。
陳毓賢常自稱“漢學票友”。她本是菲律賓華僑,因熱愛文學,到台灣師範大學去學中文,再到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比較文學,結識了她後來的先生,漢學家艾朗諾 (Ronald Egan),當時朗諾為了攻讀漢學,從UC Santa Barbara轉學到華大,他在UCSB的中文老師,正是白先勇。朗諾從華大畢業後到哈佛讀博,已成為朗諾太太的陳毓賢也便隨著搬去了波士頓,為就業著想,去讀了個MBA, 畢業後從事金融工作。那時史學大師洪業先生正住在劍橋,朗諾和太太常去請教。洪業學問高,人生曆練豐富,人又幽默健談,一開口總是把一屋子人牢牢吸引住。有人無意中說起,應該把洪業先生所說記錄下來,做一部口述史。陳毓賢心想,她有時間,有中文文史底子,有英文寫作能力,這事舍我其誰?
於是,有了《洪業傳》。書是用英文寫的,1988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A Latterday Confucian: Reminiscences of William Hung 1893-1980;1992年台灣聯經又推出繁體中文版,書名《洪業傳——季世儒者洪煨蓮》,1996年北大推出了簡體版,不過刪節較多。2013年商務印書館推出了接近完整版的《洪業傳》,獲得包括新浪網、中央電視台等多種機構評選的年度好書獎。至此,陳毓賢這位漢學"票友"算是好好地亮了一招。
她亮的第二招是和胡適研究專家周質平合作,將後者的《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改寫為英文版。之所以說“改寫”,是因為許多對於中文讀者來說不言而喻的事情,對於英文讀者來說卻需要從頭說起,首先,胡適是誰?這就需要費許多口舌,還要將西方讀者不熟悉的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環境穿插描述。周作本是以胡適為重心,鑒於西方讀者必然對韋蓮司更感興趣,二位作者又不得不先從韋蓮司的資料著手,最後出來的英文版 A Pragmatist and His Free Spirit 與中文版已經差異頗大。該書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北美地區就是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發行。
2008年,第三招亮出:和UCLA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 合作,將王安憶的《長恨歌》譯成英文,仍然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
就這樣,陳毓賢行走在“漢學邊緣”,自得其樂,自然生長,竟結出累累碩果。這位"票友”段位不是一般的高了,交往結識的也都是漢學界頂尖人物,洪業之外,還有趙元任、韓南、柯立夫、富路德、司馬義等等。2016年,她將自己記錄所親曆過的漢學人與事的文章結集為《寫在漢學邊上》,由本社推出繁體版,次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簡體版,書名為《親炙記幸》。《寫在漢學邊上》上市後很得好評,也是壹嘉常銷書之一。今年,借著紅樓導讀上市之際,壹嘉又推出了《寫在漢學邊上》電子版。
因此,與白先勇合作的這部英文版紅樓導讀,是高段位漢學“票友”陳毓賢的第五招了。向英語讀者介紹紅樓比介紹胡適難得多,講胡適還能有所依憑,畢竟胡適在美國留學、工作、生活多年,學術上、思想上乃至生活方式上都有深刻的西方痕跡。介紹紅樓,麵對的是跟紅樓的世界沒有絲毫關聯、也沒有絲毫了解的“小白”們,要怎麽講他們才會聽?才聽得懂?陳毓賢專文寫過其中的難處:陳毓賢談與白先勇合撰《紅樓夢》英文導讀_上海書評_澎湃新聞-The Paper。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來聽講座吧。對了,差點忘記說了,講座以英語進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