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這話說起來是可以很長的,涉及的麵也可以很寬的。簡單著說一個方麵,

來源: 沙夫 2020-12-19 16:21: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沙夫 ] 在 2020-12-19 16:30:0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就說唯心,在佛教(我覺得還沒有必要跟蹤到佛學的範疇)和“新”哲學而言就有不同的解釋。比如心裏的概念又是從何而來?佛教沒有說清楚,但在現代哲學所闡述的概念裏就有了延伸----它需要先有感知的啟迪,然後才是先天知性的規範。

當然,境由心生是屬於辯證的範圍議題的。

不過從你上貼的觀點來看,你正在使用的是唯物主義的立場。

所有跟帖: 

心亦物 唯自然 -樹蛙瓦凹- 給 樹蛙瓦凹 發送悄悄話 樹蛙瓦凹 的博客首頁 (311 bytes) () 12/21/2020 postreply 05:01:32

哈哈,今天為蛙兄的觀點作了一論證。 -沙夫- 給 沙夫 發送悄悄話 沙夫 的博客首頁 (210 bytes) () 12/21/2020 postreply 14:51:02

哈哈哈哈,有因為無因,黑洞 -樹蛙瓦凹- 給 樹蛙瓦凹 發送悄悄話 樹蛙瓦凹 的博客首頁 (59 bytes) () 12/22/2020 postreply 05:51:40

昨天見朋友發來參禪文,不以為然。現代言說太多, 無用。 -樹蛙瓦凹- 給 樹蛙瓦凹 發送悄悄話 樹蛙瓦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2/2020 postreply 05:55: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