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曆七月十五佛教盂蘭盆節,道教中元節

來源: 龍劍 2020-09-02 09:25: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937 bytes)

農曆的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蘭盆節,這是早在東晉(公元四世紀)時就產生的佛教節日,後來,佛教東傳到日本也成為日本人民的傳統節日。不過,現代中國對盂蘭盆節已經漸漸忘淡了,但是日本至今還十分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列為國定假日。本文說說它的由來。

    西晉的時候有一位高僧名叫竺法護,他本是月支人,世代居住在敦煌郡(今甘肅敦煌市)。八歲出家,性情純良而好學,每日誦經數萬言,博覽六經,涉獵百家。當時,雖然中原已經有不少地方建立寺廟,塑造或懸掛佛像,頂禮膜拜,然而許多大乘經典尚未齊備。竺法護就跟從師父竺高座到西域,他遍通了西域三十六個國家的語文,獲得《賢劫》、《大哀》、《法華》、《普曜》等經典的梵文原本共165部。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從敦煌到長安、洛陽和江左(一般指長江下遊南岸地區),弘揚佛法。此後,從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到晉惠帝元康九年(299)的二十年,竺法護在長安的青門外,營建寺院,譯經154部。晉湣帝建興年間(313-317)竺法護圓寂,享壽七十八歲,當時人稱他為月支菩薩、敦煌菩薩、敦煌開士、本齋菩薩。

    他所譯的佛經中有一部《佛說盂蘭盆經》,這部佛經的大致意思是說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鍵連(簡稱目連)菩薩,在得到六種智慧(六通)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用道眼視察,卻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剛把飯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就化為灰燼。目連沒有辦法,哭著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個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共同救助才行。為此,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依靠他們的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目連按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於是目連又對佛祖說:“弟子的生母,蒙三寶功德和眾僧威神之力脫離了餓鬼道。弟子因此想到,未來世,一切佛弟子,是不是也應該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呢?”佛祖答道︰“問得好!你是個善男子。我正要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以在七月十五日這個佛自恣(舒服)的時候,佛喜歡的日子,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僧眾,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的父母添福添壽,也可使已逝的父母脫離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盂蘭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Ullam是倒懸的意思,形容苦厄之狀,bana是指盛供品的器皿,翻譯成盆字十分妥貼。佛教認為供這個器皿可以解救已去世的父母和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就有‘解倒懸’的意思。這部佛經所宣揚的內容,和中國儒家的孝道十分吻合,很快就被認可。隨著這部佛經的傳播,漢傳佛教地區從東晉開始,就把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日定為盂蘭盆,在這天舉行齋僧祭祖活動,宣傳對父母的孝敬。

    在盂蘭盆節形成以前,農曆七月十五日就已經是中國民俗中的一個節日,它最早是周朝的一個舉行祭祀先人禮節的日子,道教產生以後成為道教的一個節日,這要比盂蘭盆節的出現早得多。

    道教奉老子李耳為教祖,但在春秋時期老子僅僅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還未形成為一種宗教。道教產生的初期就以天、地、水為宇宙的三個基本要素(三元),東漢末年的五鬥米道(這一道家教派後來叫做天師道,就是現在道教的正一派)把它們稱之為三官。五鬥米道在其重要的禱祝術中,強調對三官的崇拜。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的合稱,也叫做‘三官大帝’或‘三元大帝’,即上元天官紫薇大帝、中元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水官扶桑大帝。他們應該是道教中重要的神祗,不過也有把古代的炎黃部落的首領堯、舜、禹附會為三官大帝。三官大帝的主要職責是在三元日,即在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這三天,考校世人的善惡,以決定給予罪福,這在道教的《因緣經》中說得很明白。《因緣經》說:“正月十五日,上元宮主一品九氣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三官信仰本源於原始宗教中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根據道教的說法,三官能為人們賜福、赦罪、解厄,即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其中,中元地官清虛大帝在七月十五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記》雲︰“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 又據道教經典總集《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經,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定在七月十五,是因為因為自古以來,民間都認為這一天是祭祀亡親、悼念祖先的日子。後來北魏(386-534)官方就把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正式分別定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後世延續下去。

    印度的曆法很明顯是和中國的農曆不一樣,所以印度佛經的梵文原本中決不會有中國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這個日子。因為華夏文化和民間信仰有強大的同化作用,不論是本土產生的道教,還是傳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適應本土文化的過程。筆者猜想當初竺法護翻譯《佛說盂蘭盆經》的時候,一定早已知道七月十五日是一個中國民間祭祀亡親、悼念祖先的日子。《佛說盂蘭盆經》說的剛好是目連救母的故事,也涉及祭祀亡親、悼念祖先,於是竺法蘭把盂蘭盆節定在七月十五日,這樣農曆七月十五日就同時成為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

    盂蘭盆節或中元節 ,俗稱“鬼節”或“七月半”。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一年以上者燒老包。後來於蘭盆節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儀式之前,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麵供著一盤盤大米和麵製桃子。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麵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複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著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紮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在陸地上張燈結彩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中元張燈是在水麵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