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史話十六、近體詩格律 (四)

來源: 龍劍 2020-08-12 07:47: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140 bytes)

     八句律詩,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頜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唐詩多數情況是頜聯和頸聯對仗,也不乏其它兩聯或兩聯以上,甚至全詩都對仗的例子。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就是全首對仗。對仗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頜聯一般要求應該對仗,偶爾也會出現頷聯不對仗的情況,特別是在五律中,不過這不宜提倡。排律句數更多,除首尾兩聯外所有其它各聯都要求對仗。絕句本來不要求對仗,但也有對仗的,如杜甫《八陣圖》中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杜甫還有全首對仗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對仗有工對、寬對之分。工對比較嚴格,詞性、詞類和句型都相對的對仗,是律詩對仗最基本的形式。寬對則比較鬆一些,隻要句子結構成分相對應就行了。絕對的工對和寬對並不太多,律詩的對仗多數都是些半工半寬的句子。

    有一類借音、借義相對的借對,雖然本質上是寬對,也算是比較工整的。如杜甫七律《野望》中首聯“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裏橋”,“白”和“清”本不算工對,但“清”和“青”同音,因同音關係借“清”為“青” ,這樣“白”就和“青”相對了,這裏的“借”是隻借“音”不借“義” ,使人因同音關係而聯想到另一個字,並不涉改變詩意的問題。又如杜甫的詩句“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席” ,“尋常”和“七十”本來不相對,但“尋”和“常”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為尋,二尋為常,在這個意義上,“尋常”包括著數字概念,故這裏借來和“七十”相對,當然,這也不涉及改變詩意的問題。前者借“音” ,後者借“義”,這兩種情況都是借對。

    還有一類相對的兩句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意義上下相對,而是一個意思連貫下來,就象流水不能分開一樣,但它們在詞類和結構上仍然要相對,這叫做流水對或串對。典型的例子是杜甫七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單獨的出句或對句意思都不完整,但全聯一氣嗬成,意義十分明白。

    前麵說過杜甫的詩格律最嚴格,現在又看到對仗也最工整,這就是為什麽人們總是建議學(近體)詩最好從杜詩入手。近體詩的對仗用得好,可以使詩生色。但過分追求對仗工整必然束縛思想,不能舍本逐末。

    被稱為“合掌”的對仗,即出句和對句說的是完全一樣的意思,看起來十分工整,卻是寫詩或作對聯時必須避免的。例如對聯:“波翻雲夢叢林側,浪湧洞庭蘭若旁。”無論從平仄、詞性、詞類和句型都對得相當好,但出句和對句說的是同一件事:廟宇旁邊,洞庭湖波浪翻滾。為何不允許“合掌”?道理很簡單,詩和對聯字數有限,不能這樣意思重複,浪費資源。

    最後談一談清代科舉中的試帖詩,今人做近體詩許多程式化的講究如孤平拗救之類就是源出於此。試帖詩,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所以也叫“賦得體” ),並限定韻腳,為科舉考試所采用。試帖詩源於唐代律詩,但唐代選擇做詩的題目非常寬泛,對詩的內容也沒有過多硬性要求,考生容易發揮水平,展示才能,所以唐代試帖詩常有佳作。清代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開始,首先在鄉試和會試中增考五言八韻詩一首,此後成為定式。其他考試如生員歲考、科考、貢生考試與覆試朝考等,都要求用五言八韻。試帖詩必須用官韻,且每首隻限一韻,不能有重字。

    試帖詩的結構與八股文近似,首先要了解題目的出處,有一個不知出處的笑話,鹹豐年間,廣東學政吳保泰以“馮婦攘臂下車”為題,讓生員作試帖詩。題目出自《孟子》:晉國有個馮婦,很會打虎,後來改行成為名士。一天路過山野,許多人在追虎,虎竄到岩上,大家不敢前去,看見馮婦請他出手,馮婦下車舉臂打虎,大家很高興,書生們卻譏笑馮婦粗野而沒有風度。不知題目出處等於瞎猜亂編,有考生不知出處,想當然以為馮婦是個女人,於是寫下了“玉手纖纖出,金蓮步步行”的句子。僅僅知道題目出處還遠遠不夠,還要嚴格按照一定的套路去寫才能成功。全詩五言八韻,和八股文對應。首聯要點明題目出處相當於八股文的破題,次聯要敘述相關內容相當於承題,三聯要把內容引申轉到議論相當於起比,四聯五聯相當於中比兩股,六聯七聯相當於後比兩股,要進一步闡發題意,發揮議論,深化主題,結聯要回歸本題,照顧全篇,歌功頌德相當於束比。試帖詩由於受韻的限製,比八股文還難作,也更沒有味道。下麵舉一例,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的試帖詩題目是“賦得天心水麵”,旁注“得知字,五言八韻” 題目的出處來自宋代大儒邵雍的《清夜吟》的首兩句:“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麵時。”會元(殿試之前,考進士的會試的第一名)許彭壽是這樣寫的:“夜月輝蓬島,春風滿液池。天心昭朗澈,水麵靜漣漪。溥博瞻如此,澄清念在茲。玉衡懸自正,金鑒照無私。消息先研易,文章孰悟詩。虛明仙界迴,飛躍化機隨。星采羅胸際,雲光洗眼時。慎修欽禦論,至理聖人知。”許彭壽的詩圍繞邵雍《清夜吟》展開發揮,一聯和二聯點出題目及出處,三聯開始議論,四至七聯引經據典還是講“天心水麵” ,但不能直接明說,類似編謎語,最後一聯頌揚體。全詩謹嚴規範,完全符合試帖詩的要求,但內容重複,沒有任何意境可言,是典型的文字遊戲或文字垃圾。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