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史話八、唐詩和格律詩(上)

來源: 龍劍 2020-08-04 08:26: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50 bytes)

    唐代是詩的空前繁榮時代,也是詩和歌分家的時代,雖然南北朝文人寫作的樂府體詩,與音樂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唐樂府中還是有可演唱的,如李白的《清平調》,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個詩人在酒樓打賭歌伎唱誰的詩最多,最漂亮的歌伎是唱誰的詩,劉禹錫的《竹枝詞》詩中襯字“竹枝”和“女兒”是伴唱者的唱詞。但是此後詩很少再有為歌唱而創作了。唐代詩人之眾和作品之多,都超過了以往各代。僅《全唐詩》所錄,就有2300多人,流傳至今的作品有55000多首詩。唐詩在題材走向、格律形式、藝術手段、風格傾向等各個方麵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為唐代文學最有代表性的形式。這既是唐代經濟、政治、文化繁榮的反映,同時也是上麵所述詩歌自身發展規律的必然。

    唐玄宗以前為初唐,這是唐詩發展的初級階段。南朝宮體詩雖仍在詩壇上占據統治地位,詩歌改革的序幕卻正在悄然拉開。一般認為“初唐四傑”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是這一時期詩人的代表,但最有代表性的詩篇卻是陳子昂的悲歌一曲《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和張若虛的詩中之詩《春江花月夜》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渡,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此詩被詩人聞一多稱為‘詩中之詩’,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唐玄宗開元年間至唐代宗五十餘年是盛唐時期。這一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大,唐詩也出現了全麵繁榮。盛唐詩人的代表是李白與杜甫。

李白(701—762),字太白,是盛唐文化孕育的天才詩人,他的人格和氣度,充分體現了盛唐士人的時代性格和精神風貌。李白有儒家“濟蒼生” 、“安黎元”的用世思想和政治抱負,同時道教神仙信仰在他的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一生保持著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傲岸品格,保持著獨立不羈、飄逸灑脫的氣質。他浪遊祖國名山大川,喜愛奇麗的大山、江河和瀑布,留下了九百多首詩篇。李白的胸襟開闊、氣概豪邁、情緒激昂,不然寫不出《將進酒》這樣的詩篇。李白的詩歌善於運用豐富而又奇特的想象來描寫形象,抒發感情,《蜀道難》就是這樣一首代表作。李白的詩飄逸奔放,經常通過大膽的誇張、奇麗的夢想、迷人的神話來表現自己熾熱的情感和強烈的個性:如“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李白才思敏捷,感情噴薄而出、一瀉千裏,他的詩痛快淋漓,天才極致,成為屈原之後中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又一個顛峰,人稱“詩仙”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