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史話

來源: 龍劍 2020-07-28 17:54: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971 bytes)

                                                          一、漢字和先秦詩歌        

    談起中國的傳統文化,詩歌是一個少不了的話題。詩歌的起源,猜想起來應該是在采集漁獵中,為了減輕勞作之累,先有號子之類的‘歌’。隨著人類感情和語言的豐富,交往的增加,交流中感到光憑語言表達感情不足,口頭作品的內容就向著表達更強烈感情的民歌和祭拜天地神靈祖先的莊嚴獻歌開拓。文字出現以後,一些流傳廣,曆史久的口頭作品被記錄下來。漢字的出現是中國文化從“史前時期”走向“有史時期”的分界。在漢字產生以前,漢民族曾經曆了一個相當長的僅用口語進行交流的時期,後來,隨著思想交流的日益複雜,人們迫切需要有一種能夠將語言記錄下來的東西,經過契刻記事、結繩記事、圖畫記事等方法的探索後,漢字這種記錄語言的工具終於慢慢形成了,有了漢字,漢民族才有了書麵的記錄,也才有了曆史。所謂“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言。”以後,人類有了文字,“言以足誌,文以足誌” 、“在心為誌,發言為詩。”

    漢字的形、義、音,在世界上和其他語言截然不同,文字是詩歌的載體,這就決定了寫詩歌用漢語有與用其他語言不同的特點,所以要先談談漢字的特點。世界上的文字分為兩個大類型: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這種分類是從文字形體直接顯示的信息是語義還是語音來確定的。漢字和其他古老的文字一樣,都經過由圖畫文字向表意文字發展的階段,不同的是,其他文字在曆史演變中或者已經消亡,或者變成了表音文字,惟有漢字,頑強地維護著自己的表意文字特點,成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嚴密係統的表意文字。漢字的特點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就漢字的表意特征而言,漢字的形體和意義之間關係十分密切。漢字在古文字階段,其構字方法按現存最古老的字典,漢代許慎(約58—147)所著的《說文解字》主要有六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大體說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直接構造文字的方法,轉注、假借是在運用過程中派生出來構字的方法。隨著語言的發展,形聲字最多,有人統計:甲骨文除去重複的字不計,約有4500個,已考識的有1700個字,其中形聲字約占百分之二十;《說文解字》共收字9353個,其中形聲字有7697個,約占百分之八十二;宋代《通誌六書略》共收字24235個,其中形聲字21343個,約占百分之八十八;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個,其中形聲字42300個,約占百分之九十。詩歌是運用文字而產生,因此轉注、假借最為常用,尤其是轉注的運用。《說文解字》中說“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以考、老兩字為例,關於“一首”的解釋,大致上有“形轉、音轉、義轉”三說。(1)形轉,有以“一首”指字形上同一部首的(考和老同屬“老”部);(2)音轉,有以一首指詞源上同韻或同聲的,考和老,同屬一韻(母)ao,顛和頂同屬一聲(母)d;(3)義轉,有以一首指同一主要意義的(考和老兩字的主要意義相同,都有“長壽”之意,可以互換)。正是由於漢字可以轉注,給詩歌創作的用字、遣詞、造句,在符合平仄和押韻的格律要求帶來很大的靈活和方便。

    第二,就漢字記錄的單位而言,漢字屬於音節—語素文字,並且用聲調豐富音節的數量,區別含義。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漢字記錄一個音節,而一個音節又往往代表一個語素。例如“一”這個字記錄了“yi”這個音節,而這個音節代表“一”這個語素。這樣用漢語不僅可以寫出非常整齊的詩句,而且還可以有句子的對偶。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聲調是漢語的構詞手段。漢語的讀音有特殊規律,古代漢語分“平、上、去、入”四聲,現代漢語分“陰平、陽平、上、去”四聲,讀音不同便會構成不同的詞語。中國的詩詞之所以可有格律,念起來迭宕起伏、抑揚頓挫,主要得益於此。漢語中一音多字和一字多音的情況較多。由於一音多字,詩歌特別在民歌中就可以運用諧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禹錫的那句“道是無晴還有晴”。又由於一字多音,對平仄處理帶來方便,但要注意詞義的不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