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歷史與現實的反思

來源: 我是秋雲 2019-07-14 08:16: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65 bytes)

最近重溫當年清軍打敗大明的過程,活脫脫是歷史再現,三百年一點沒變,人民還是那樣,滿朝文武也是那樣,不用看歷史,隻看今日現實,就像時光倒流,沒勁,我對當今越來越不感驚訝了,隻是在等待看結果。
清兵入關前,皇太極是願意稱臣求和的,屢次書信,一改再改,袁崇煥尤如今日劉鶴,往返傳信洽談,惜大明王朝上下要麵子不要裡子,明明風雨飄搖,卻自恃大國,與皇太極沒有平等談判的餘地可言,有意思的是,皇上動心談判了,下麵群臣極力反對,皇太極爲了照顧大明麵子,將國號金改爲大清,反復談判沒有用,最後清兵終於進關,後來的故事就不用復述,這樣的民族,奈何情深?清末民初,也是如此,一代又一代,遠古時代不言,隻看近代便知此民族德性。
能蒙敝一個民族上千年的文化,光靠儒家當然不行,漢武早為這族設計出內法外儒,再加上個認為人生就是應該受苦的佛,這樣才構成了一劑上千年的蒙汗藥,使人服下後飄飄欲仙,絲毫不覺為人奴的痛苦。
可以設想:倘若沒有“大一桶”,便不會有“誌在天下”之類的所謂“情懷”,更不會有極其無知、唯我獨尊的自大狂熱。而多方博弈之下,則會漸生契約和自我...約束的精神;同時,商業、合作、談判等等的意識也能夠逐漸發展出來。所以,這個“大一桶”就是瓷國數千年迄無寸進而禍亂不止的的根本原因。
大一統的獲益者是專製政權及其利益集團,因為唯大一統,方能享人口紅利,有利益進項。惜愚民不悟,跟著喊什麼愛國統一,為人刀下爼,詀板肉,尚不知,何其愚癡。
獲益者利益極其巨大,故而食髓知味、絕不放手;於是,各種丟失權利的恐懼隨之而來;進而維穩手段必無所不用其極,致社會管理成本極其高昂。另一方麵,其中滋味又人皆嚮往;即所謂”寧有種乎“、”可取而代“等等。由此,便釀就禍亂之源;從而各代末期的”群雄並起“就成為必然。一旦改朝換代,社會積累便即清零、一切重新來過。

(轉自網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