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神跡神仙留 開創文化“義”春秋

來源: 平淡如水YA 2018-01-22 06:25:3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06 bytes)

《三國演義》之前也有很多的簡單版本,比如我們常說的《三國誌平話》。而內容卻並不像我們理解的人間智慧,而是處處都是神跡,在人間留下“義”的文化。

一、飛馬過檀溪

蒯越、蔡瑁要置劉備於死地,將其逼至檀溪。先主走至一河,是檀溪。先主仰麵歎曰:“後有賊兵,前有大水,吾死於此水!”先主馬曰的盧馬,先主拊馬言曰:“吾命在爾,爾命在水;爾與吾有命,跳過此水!”先主打馬數鞭,一勇跳過檀溪水。有蒯越、蔡瑁追至,見先主跳過,曰:“真天子也!”(出自《三國誌平話》)

二、被司馬懿稱為神人的諸葛亮

話說先主,一年四季,三往茅廬謁臥龍,不得相見。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學業,時至中年,無書不覽,達天地之機,神鬼難度之誌;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揮劍成河。司馬仲達曾道:“來不可當,攻不可守,困不可圍,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 (出自《三國誌平話》)

三、喝斷當陽橋的張飛

卻說張飛北至當陽長阪。張飛令軍卒將五十麵旗,北於阜高處一字擺開。二十騎馬軍正覷南河。曹公三十萬軍至。“尊重何不躲?”張飛笑曰:“吾不見眾軍,隻見曹操。”眾軍馬一發連聲,便叫:“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共吾決死!”叫聲如雷貫耳,橋梁皆斷。曹軍倒退三十餘裏。(出自《三國誌平話》)

《三國誌平話》中的故事,大都是體現“義”的,很多都是用人的能力無法達到的,但故事又是人間的。所以可以理解為是神跡在人間的展現。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