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政治文明發展不竭的精神動力
科學技術既是一種物質力量,也是一種精神的力量。科學技術作為一種精神力量,“逐漸地、
強有力地和不可抗拒地改變人們的意識,改變他們的觀點、標準、動機和價值判斷。科學成為愈益
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東西。不僅社會的經濟活動受其影響,而且社會意識形態也越來越多
地受到科技的嚴重製約。”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作為一個沒有終點的發展力量,
它是政治文明發展不竭的精神動力。
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為人類政治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提供銳利的思想武器。翻開人類政治思想
史我們可以發現,每一次思想的解放和政治理論的重大進步都是以科學的新發現或技術的新進展
為背景的;每一次科學的重大發現,技術的重大進展,又都必然深化人們對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
認識,引發人們宇宙觀、社會觀、發展觀、價值觀等的變遷,導致新的思想解放和新的政治理念的形
成,從而推進政治文明的發展和進步。譬如,十六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與其說是一個科學發現,不
如說是人類思想發展和價值體係變化的劃時代的轉折點。它否定了上帝創世說把地球置於宇宙中
心地位的宗教教條,建立了科學的宇宙觀,它是人類對大自然理解的一次根本性變革,也是西方人
價值體係轉變的一個重要的裏程碑。“從此自然研究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日心說對於
西方擺脫教權統治和學術統治的枷鎖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貢獻幾乎比誰都要大”。牛頓是17世紀
自然科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力學體係是17世紀自然科學發展的高峰。牛頓的力學體係對人們思想
方法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的力學理論成為當時及相當一段時期科學思想的典範和象征,他的機械
論的思維方式成為哲學、政治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經典方法,他的思想成為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
分,成為後來政治思想發展的重要思想來源。啟蒙運動的整個綱領,尤其是法國,是有意識地以牛
頓的原理和方法為基礎的。這種機械論思維方式取代了宗教神學的陳腐觀念,以人的理性取代神
性,是人類思想的一個巨大進步,對政治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以
科學將人們從神學的統治中解放出來,人們從科學的精神中找回了人類的自信為前提的,自由、平
等、人權、理性正是以自然科學的成果為時代背景的。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細胞學說、能
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理論使得人們對世界和人類自身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自然
界是一個相互聯係和處在運動變化過程中的統一整體,“除變化外再沒有永恒而言”,“生存競爭”、
“適者生存”深入人們的骨髓,無時無刻不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二十世紀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產生
和發展既是物理學的一場革命性成果,也是思想領域的一場革命性變革,揭示了時問和空間、物質
和運動以及他們同時間、空間之間的有機聯係,揭示了微觀世界中波動性與粒子性、連續性與間斷
性以及必然性與偶然性之間的辯證關係,宣告了機械論自然觀的破產,是一場時空觀、運動觀、物
質觀的深刻變革. 40年代以來,在科技突飛猛進的基礎上,一批橫斷學科、綜合學科問世,特別是係統論、信
息論、控製論和耗散結構論、超循環論、協同學,使人類認識躍入辯證的係統科學時代。這種認識和
思維方式凸現了思維的辨證本性,最顯著地體現為思維方式的整體性、開放性和概率統計性。可
見,科學技術通過其造就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思維方式,為政治理念文明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奠定了
堅實的基礎。“政治學的發展與人類思維的進步是聯係在一起的。隻有當人類思維已經進展到能
夠充分把握自身生活的程度時,政治生活的神秘性、彼岸性才會消失。在人類思維還沒有達到盡
善盡美的高度時,人類所獲得的對政治生活的認識具有相對的意義,它無論是在廣度還是在深度
上都表現為有限的理性。”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人們的思維方式變革,推動人類政治思維
方式的進步,從而推進政治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科學精神為人類政治文明的不斷前進提供精
神動力。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進程中,蘊藏在科學活動之中,並支撐其不斷積累和向前發展的是一
種科學精神。科學精神大致包括,以物(外在對象)為尺度、追求真實、探索規律、推崇理想、重在
獲取真知、注重實證判據、實現最大功效等內容,也可表述為“客觀精神”、“理性精神”、“實證精
神”、“實效精神”等等。科學精神是科學技術活動的源泉,正是在, 科學精神的滋養下,科學技術才
從根本上獲得了產生和無限發展的可能性。科學精神不僅是在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人們必須高揚
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格,而且是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可或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力
量。正是由於科學精神的引導和指引,人類對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認識才不斷深入,自然規
律、社會發展的規律和人類思維的規律才逐漸地被人們撥開迷霧,一層層地展示在人們麵前。科
學精神既是科學技術活動的準繩,也是人們正確認識社會和人類自身的基礎,
眾所周知,科學和民主是一對孿生子,是近代文明的兩大基石,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使
人們對自然認識由朦朧模糊逐漸清晰,從受製於自然到揭開自然的層層奧秘,支配和利用自然的
能力顯著增強。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著人們的知識,提高著人們的能力,提升著人們的自信。人類
越來越認識到自身的力量和價值,人的主體地位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主體性的張揚和主體地位
的彰顯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必然表現為民主思想的興起。科學精神向政治思想領域滲透,終將促進
民主意識的增強和活躍,一方麵,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培養出民主思想;另一方麵,科學技術也隻有
在民主的環境中才能健康發展,科學技術客觀要求建立一個民主的社會。科學的發展需要政治
文明為其提供保障和明確方向。因此,科學精神體現在政治方麵的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科學民主
等等思想和理念,本身就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精神作為社會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動深
厚的精神基礎,是推進政治文明發展的重要的精神動力。
科學技術為政治文明提供嶄新的物質技術手段
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支撐當今社會體係的最為重要的力量,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打上了科
學技術的痕跡,人類任何問題的最終解決都離不開科學技術,政治文明也不例外。政治文明的進
步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政治文明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政治方向、製度保障,而
政治文明每一個成果的取得,每一點進步都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科學技術不僅通過促進
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推動政治文明的進步,不僅為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導和精神動力,而且滲透到
社會政治生活的每一個方麵,為政治文明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
政治和科學技術的關係密不可分,“政治的科學技術化”是當今社會政治與科學技術關係呈現
的一種現象。所謂政治的科學技術化是指以科學技術的力量構造政治的存在基礎及其運行軌道。
政治的科學技術化從兩個方麵推進政治文明的發展:一是科學技術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社會和人生
的理性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為政治提供認知的背景和方法,重構社會政治理念文明。這前
麵已經作了分析。二是科學技術通過其物質技術手段,將政治運作過程體係化、結構化、製度化和
程序化,也就是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實現政治文明的理念,構建社會的政治製度和政治行為文明。
現代政治生活中政黨製度、議會製度、文官製度、司法製度、軍事製度、警察製度等都是政治的製度
安排和技術設計的產物,都離不開科學的精神理念和技術的物質支撐。如工業化的進程中,科學
技術使公共管理出現了四個明顯的政治後果:官僚的地位從“官”變為“國家雇員”;官僚機構職能
多樣化;官員專業化;技術官僚的出現。官僚體製越來越依賴科學技術的支撐,政府管理體製離
開科學技術幾乎不能運轉。
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民主政治的實現提供了物質技術支撐。科學技術發展造就的科學知識和
科學精神,喚起了民主意識和法製思想。科學技術拓展了社會政治生活的新的領域,豐富了民主
政治的內容。科學技術創造的豐富的物質成果和技術手段,則為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
支撐。如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們提供了廣播、電影、電視、因特網等先進的傳播工具和手段,為民
主法製的宣傳提供了無可比擬的優越條件,這些傳媒連接著千家萬戶,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
民主意識和法律觀念。在信息時代,個人計算機和因特網,迎合了民主政治發展的要求。網絡為
公民政治參與創造了便利條件,為政治的公開透明提供了技術保障,為民主選舉包括直接選舉提
供了物質手段。科學技術為民主政治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不同國家和民族間政治文明學習、借鑒和政治合作提供了動力。以科學技
術的發展為動力,以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為支撐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與經濟
全球化隨影相伴的是政治民生化,交通運輸、信息傳媒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世界日益成為“地球村”,整個世界聯係更加緊密,依存度更高。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的事,幾乎同時世界上都能
看到,一國經濟的發展與它國的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一國的政治也更多地受到它國的影響。不同
國家、民族的政治文明近距離地接觸、碰撞、比較和競爭。這為各國政治文明相互學習和借鑒鋪設
了平台,為推進政治文明的進步提供了動力,政治民主化成為全世界政治發展的共同趨勢。全球化
的另一個現象是許多社會問題成為全球問題,在一國範圍內不可能完全解決。如環境汙染問題,
它是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負麵效應,但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通過全球合作治理
來完成。再者全球化使得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成為必要。如國際矛盾和爭端,傳統的辦法往往較
多地通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而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戰爭越來越取決於科學技術,戰爭
的破壞力越來越大,特別是核武器的出現,核戰爭沒有任何贏家。核武器逼迫人們尋求和平解決爭
端的方式。“政治上的必要性將推動全球化的民主化和文明化前進。要避免生態危機,管理當代
全球化進程導致的廣泛的社會、經濟以及政治錯位,‘需要合作精神,其基礎是協商、透明及負責的
原則. 要創造一個美好的(民主的)世界,除了一起工作,利用集體力量之外,別無選擇’。”可
見,科學技術不僅為不同國家和民族間政治文明的學習、交流和借鑒提供了物質條件支撐,而且也
為世界政治的協商、合作,為世界政治向民主化、文明化方向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
吳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