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充滿矛盾 無法解釋病毒從何而來

來源: 多倫多我的花園 2017-08-24 19:46:2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012 bytes)

生物界中一直未明確病毒是一種生命,而一項最新南極生物學研究稱,南極的一種共享DNA的微生物提示病毒的進化機製,但該研究也無法明確將病毒定義為一個物種或一種生物,也就不存在病毒能夠進化問題。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8月22日報導,該大學的科學家在南極檢測一種神奇的嗜鹽細菌時,發現這些細菌會分享DNA,來互相幫助它們的生長和存活。

科學家描述,經過18個月的采樣分析,意外地發現南極一種嗜鹽(含義為“特別喜歡在鹽的環境中生存”)細菌通過傳遞質粒(plasmid,含有DNA的一段細胞成分),來互相幫助生存。因此,科學家認為,病毒也可能用這種方法來進化。

但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麽該研究的科學家認為未明確屬於生物的病毒能夠進化。因為在當今以進化論為基礎的生物學中,未明確將病毒定義為一個物種或一種生物。

根據目前生物學對生命的定義,病毒不是生命。因為生物學家規定,生命的特征是保持穩定狀態(穩態)、有不同層次的組織、繁殖、生長、消耗能量、對刺激有反應以及適應環境。病毒僅符合其中兩方麵:有不同層次的組織和適應環境,因此病毒基本不屬於生物學的生命定義。也就是說,病毒不是生命。

但是,參與該研究的一位科學家卻說:“該發現說明一些病毒可能從質粒進化而來。”

既然病毒不是一個物種,為什麽它屬於進化論者所說的進化呢?

進化論的各種說法經常充滿矛盾和邏輯混亂。比如,進化論者經常強調“進化是事實”,用這種結論來論證生物是否為進化而來。這是邏輯學中的循環論證:用結論來解釋結論。

可是,沒有發現過渡物種、很多物種幾億年不變、千萬年前的物種突然大量出現等等,各種證據都說明生物不是進化而來,不是達爾文所說的“自然選擇”、“低級到高級”等等假設。

如果按照“低級到高級”的進化論說法,已經有上億年生存曆史的螞蟻應該是最高級、最有智慧的生命,因為它們存活的時間最長,是經過“自然選擇”留下來的、對環境適應能力最強的就是最高級的。

進化論者經常舉出細菌耐藥是進化的證據。但是,藥物是人工智能產物,耐藥菌試驗不是自然環境,而是人為因素的作用。為什麽進化論者使用這種人為因素來證實他們所說的“自然選擇”呢?

如果認為生物是“自然選擇”的從單個低級細胞進化到極為複雜的動物乃至人,以及自然造就了人的智慧,那麽進化論者是不是認為“自然”的選擇能力確實太強大了:因為自然選擇了人具有智慧,所以自然必然比人的智慧大。這個結論似乎反而證實“創造論”的描述是正確的,而當初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動機就是要反對創造論。

“創造論”認為,人以及其它一切生命是被創造出來的。

所有跟帖: 

你的邏輯是基於科學主義? -fourwaves- 給 fourwaves 發送悄悄話 (283 bytes) () 08/24/2017 postreply 21:11: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