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中的“日常用品”,印證古人的非凡智慧

來源: 雲過醒透 2017-05-31 18:54: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387 bytes)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傳統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其中古畫文化詩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隱藏在古畫中的這些“日常用品”,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又有何作用嗎?一起來看看吧!

古畫中的“日常用品”

1、熨鬥

從唐代張萱的《搗練圖》,我們可以看到一把用來燙平衣服的熨鬥,不過造型跟今天的熨鬥有點不一樣。唐詩《搗衣曲》:“重燒熨鬥帖兩頭,與郎裁作迎寒裘。”說的就是用熨鬥燙衣服。

2、眼鏡

從明代的《南都繁會圖》,我們可以找到好幾個戴眼鏡的老人。顯然,對於明朝人來說,老花鏡已是市井間的尋常之物。

3、羅盤

在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畫中,有一個算命先生,我們可以發現他的腰間佩帶著一個羅盤。這也是羅盤至遲產生於宋代的一個確證。

4、小炭爐

清代姚文翰仿宋人《茗園賭市圖》(局部),圖中用來加熱茶水的小炭爐,非常精致小巧,可以隨手攜帶。

5、拖鞋

這一幅是宋代《五百羅漢圖》的一個局部圖,這裏有一雙拖鞋,而且還是“人字拖”,看來古人也很看中生活情趣喲!

6、測風儀

在《清明上河圖》虹橋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杆,每根木杆頂上都有一個鳥形之物,這叫做“五兩”,因為是五兩重的雞毛所製,它不是用來裝飾的,而是古代的測風儀,隻要看鳥頭朝向哪個方向,便可知道風向。

7、香飲子

《清明上河圖》一個路邊攤上,掛著一個招牌,上寫“香飲子”,“香飲子”是什麽?就是飲料,宋人以喝飲料為時尚,市場上當然就有各色飲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還有冷飲消暑。

8、隱幾

此物為隱幾。一種供休息用的躺坐器具。 《孟子·公孫醜下》:“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幾而臥。”《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

9、枕凳

此物叫枕凳,既可當作枕頭之用,也可以是中醫請患者將手腕搭在凳上,按聽脈象之用的枕凳。凳麵板微凹,長不及尺,高三寸許,可以作枕。凳上常備特製棉墊,用帶和四足係牢。

10、墨鏡

這一幅圖畫描繪的居然是一間眼鏡鋪,一名顧客正在試戴眼鏡,看樣子還是挺時尚的墨鏡。

古畫中的玩具

1、學步車

明代的《童戲圖》,圖中的那隻小推車,就是古代的幼兒學步車吧?

2、小象玩具和提燈

  

南宋李嵩所繪的《觀燈圖》,上麵就畫了一個供兒童玩耍的小象玩具,這小玩意做得栩栩如生。畫家還繪出了元宵節期間最受兒童歡迎的玩具——花燈。兩名童子手持提兔兒燈,一提瓜形燈,旁邊的桌子上還放著一隻走馬燈。

3、多種玩具

  

宋代李嵩的《市擔嬰戲圖》中,我們可以辨別出小鳥、鳥籠、撥浪鼓等玩具,如此多的玩具,看來宋代的兒童肯定有個快樂的童年了。

4、推棗磨

  

宋代蘇漢臣的《秋庭戲嬰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圖中一對小姐弟正趴在圓墩上玩小遊戲,這遊戲叫“推棗磨”,玩具是自製的。小姐弟身邊,還有一些玩具分別是:人馬轉輪、八寶紋紙格、玳瑁盤、小陀螺、紅色佛塔、棋盒。地上還散落了一對小鐃鈸。

5、打嬌惜

  

蘇漢臣的《嬰戲圖》,圖像下端,那兩名孩子玩的就是“打嬌惜”。那是另一種擱地上旋轉、用鞭子抽打的陀螺。他們上方的地上,還有一輛製作頗為精致的玩具車。

6、提絲傀儡

  

宋人的《傀儡嬰戲圖》,便描繪了四名童子在表演提絲傀儡戲。宋朝社會也很流行木偶戲,宋人稱之為“傀儡戲”。本來用於表演的傀儡,也被製成了兒童玩具。

7、懸絲傀儡

  

南宋李蒿《骷髏幻戲圖》。宋代懸絲傀儡戲之發達,超乎我們的想象,竟然構思出如此限製級的恐怖木偶戲,對嬰兒放映。難怪嚇壞了母親,卻吸引嬰兒撲上來。大骷髏,是宋代畫家的“魔幻現實主義”。

8、木製滑梯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幅《嬰戲圖》,為元人作品。圖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上方那個巨大的木製滑梯,四名孩子正在玩這滑梯。這一圖像史料無可辯駁地證實,早在宋元時期,已經出現了供兒童玩耍的滑梯設施。

9、籌

宋佚名《小庭嬰戲圖》中,兩夥兒娃丟下的就是籌。籌,是捶丸的計分工具。成人版的籌是木牌,低幼版中被換成了小棍兒。

10、擊球

  

南宋蘇漢臣《蕉蔭擊球圖》中,石前的少婦正與身旁的女子專注地觀看二童子玩槌球遊戲。一童手持木拍正欲坐地擊球,另一童子則向他急急地喊話。

古畫中的家具

1、椅

南宋劉鬆年的《十八學士圖•展書》(台北故宮博物院)就畫了一張靠背椅、一張扶手椅。圖中的書桌,是鑲嵌了大理石板的黑漆花腿桌。

2、鼓墩

  

南宋劉鬆年《十八學士圖•觀畫》(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上就出現了一個鼓墩。宋代很常見的墩形坐具,叫做“坐墩”,從形製上可以分為圓墩 、鼓墩、方墩。從造型看,比凳更為美觀。

3、床榻

  

南宋人摹《韓熙載夜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聽樂”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宋代的床與榻。圖中的床為帳床,三麵有圍子,鋪有床單,帳簾卷起,露出一麵圍子與一角錦被。榻是黑漆的圍子榻,圍子繪有裝飾畫,上麵坐著主人韓熙載與一位紅衣客人。

4、書案

宋佚名《梧陰清暇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梧桐樹下、大屏風前,放的是一張黑漆束腰書案,這是主人用來觀書、寫作的文化用具

5、幾

宋徽宗趙佶所繪的《聽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上,則有一個黑漆香幾,造型非常雅致。幾是宋人用來放置小型物品的承具,有茶幾、花幾、香幾、宴幾等。你看《唐五學士圖》上就有一個紅漆花幾。

6、台

  

北宋王詵的《繡櫳曉鏡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正好畫了一張梳妝台,梳妝台放了一個鏡架。台與架都是功能單一的架具,如花架、燈架、燭架、梳妝台。

7、憑幾

《步輦圖》(左)、《曆代帝王圖》(右)中出現的憑幾。憑幾是有三個蹄形足的特殊家具,幾麵較窄,幾麵後部上腦凸起一定的高度,上腦與扶手整體呈圈椅上部的半圈狀,與漢榻配合使用,是供人們休息憑扶的一種家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