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咖啡一樣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自然飲料。但愛茶的人們的對於茶懷有一種宗教崇拜式的崇敬,人們在茶道,茶藝,茶文化中,表現出來畢恭畢敬的虔誠是人們對任何其他食品或飲料所沒有的。
什麽是茶道,什麽是茶藝?問100個人,可能有95個說不知道,或者說不清,剩下5個,可能有5個不同的答案。有人說茶道是一種生活方式,茶藝是一種表演形式。好像有些道理,卻又感到非常的模糊飄渺,琢磨不透。生活方式有很多,喝咖啡,喝酒,吃素等都可以是生活方式。怎麽沒有咖啡道,酒道,素食道呢?也沒有咖啡藝,酒藝,素食藝表演。
Google“茶的起源”,可以找到的是有關茶的起源的兩個傳說。一說是起源西周的巴地(今天的川北,陝南)。另外一說是湖北赤壁產茶,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發現後,大力推廣開來的。沒有任何詳細的資料說明人們最早是怎麽發現茶,和製茶技術的。
最早的茶是綠茶。那麽綠茶是怎麽被發現的呢?沒有這方麵的資料。我覺得古代生產力低下,加上天災人禍,人們常常吃不飽。於是人們就會吃任何可以吃的植物,動物,並嚐試去吃那些沒有吃過的東西。茶葉應該也是被人嚐試吃過的植物之一。中國人的烹飪辦法就是炒,摘下嫩綠的茶尖,然後在鍋裏炒。就像人們采摘椿香樹葉炒雞蛋吃一樣。人們很容易發現煮的茶湯很香,尤其是炒過後的茶再加水煮湯很香,喝了很提神。以前人們喝茶是連茶葉一下吃下,說明了過去人們把茶是當成菜吃,當湯喝,或當藥吃。既然味道好,人們便想一年四季都可以吃。於是就像人們為了保存豆角,辣椒,青菜,茄子長期不變壞,把它們加工成幹豆角,幹辣椒,醃菜,幹茄子一樣,茶葉也就被炒幹保存到冬季也可以吃。於是人們有了綠茶製作的雛形。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完善綠茶的製作方法。今天仍然還有一些民族的人喝茶是會把茶葉吃下去的。
很奇怪,茶道也好,茶藝也好,都是在亞洲的綠茶消費區盛行,而不是歐洲的紅茶消費區。這是為什麽?
綠茶與眾不同,也是讓人們震驚的是,當你把它放在開水中泡一段時間,在淡綠的茶水中,它慢慢地展開它最原始的形狀,由很小的黑細的茶條變成了一根根碧綠的葉芽豎立懸浮在水中,起起伏伏,飄飄搖搖,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它被采摘前勃勃生機,好像它又複活了。你能想象任何其他植物會有這樣神奇的能力嗎?咖啡,酒,任何蔬菜?絕對沒有。
我在茶場做過製茶技術員,親手做過茶。當看著自己做的綠茶在水杯中張開綠葉,鮮活的再現它的美時,有一種心理感動。看著水中的茶就是一種美的享受,真有點不忍心把它喝掉。
以前參加過多次華人教會的布道會,記得一個很有名氣的牧師曾經反複強調說:信不信耶穌複活是能不能成為基督教的關鍵。是的,如果耶穌死去能複活,那不是神是什麽?隻有神才具有死而複生的能力。
綠茶經過高溫殺青,揉撚,幹燥,最後在茶杯裏複活了。加上茶具有的藥用功能和提神作用,讓人覺得茶具有某種神力,非一般植物能及。本來對神就懷有敬仰的祖先對茶產生了如對神一般的崇敬心情。茶道的程式緩慢而專注,表現出對茶與對神一樣虔誠。那一道道程序比祭祖,祭神還要複雜。那不是喝茶,是在祭神,祭茶神。
為什麽茶道隻在綠茶消費區中國,日本,東南亞盛行,而沒有在紅茶消費區英國和歐洲產生?有人說英國有下午茶文化。但那是一種社交文化,與茶道是完全不同的。
綠茶必須用春天的新鮮毛尖,那是茶樹蓄積了一年的精華。而用於做紅茶的茶葉,老嫩茶葉都可以做。綠茶高溫殺青將嫩綠迅速變成茶條的過程顯得轟轟烈烈,而紅茶製作是緩慢的發酵,平和安靜。最後衝泡出來的綠茶複原成原始態懸浮水中,讓人驚歎,而紅茶湯色柔和,茶葉色澤不再鮮豔,靜靜地躺在杯底。所以紅茶不會對人產生象綠茶那樣的心理震撼。
中央電視台的係列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中介紹普洱茶產區的雲南景邁山的布朗族,認為自己是茶神的子孫,每年四月要舉行一次茶祖節。每年一小祭,四年一大祭。所有的人都會參加,殺牛祭茶祖。還有供奉茶祖的帕哎冷寺廟。相傳一千八百多年前,布朗族瘟疫流行,是帕哎冷發現了茶葉可以治病,從而拯救了族人。從此布朗族人把他視為茶祖,茶神的化身。每當布朗族開辟一塊新茶園,栽下的第一棵茶樹叫做茶魂樹,茶祖節時,大家還要去山上,呼喚茶魂回來一起歡度節日。
雖然布朗族生產的普洱茶是黑茶,但黑茶的前半部分製作與綠茶一樣,隻是後麵有發酵。不難推斷,布朗族的祖先是先發明了綠茶,然後在綠茶的基礎上發展出黑茶製作方法來的。在發現綠茶的階段,他們產生了對茶的崇敬,出現了茶祖節這樣的祭祖活動。
人對茶的崇敬在茶道中表現的最為充分,茶道讓茶走向了神壇。根據中央電視台《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的介紹,宋代中國的茶文化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日本僧人來中國學習浙江徑山寺的徑山茶宴儀式,學成後帶回日本。今天的日本茶道就是從宋代的徑山茶宴發展來的。徑山茶宴在中國已經失傳,而日本茶道將宋代的徑山茶宴保留下來了。這是茶道的來曆。廣東的功夫茶也很講究,與茶道有些類似。看朋友喝功夫茶,一招一式充滿了對茶的崇敬。
對於愛好茶文化的來說,茶雖然不是神,卻具有神一樣的魅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