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故事(六)心如大海 虛心納諫

來源: weiwuhahaha 2017-04-14 12:02:2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895 bytes)

唐太宗李世民像,清姚文翰繪《曆代帝王真像》。(公有領域)

唐太宗李世民像,清姚文翰繪《曆代帝王真像》。(公有領域)

          

在古代,如果有誰敢在皇帝麵前指出皇上的過失,或堅持己見杠上皇帝,或不行跪拜之禮拂袖而去,就可能會因對天子不敬的言行,以“大不敬”的罪名招來殺身之禍。但在貞觀時期,隻要是為國家社稷著想,誠心指出並糾正皇上的缺失,不但不會受罰,說不定還能得到豐厚的賞賜呢!也唯有唐太宗這樣心胸寬廣的皇帝,才能有如此豁達的境界!

王珪直諫不屈

諫議大夫王珪,個性耿直敢言。一次,太常少卿祖孝孫因為教授宮人聲樂方麵的事情被太宗責備。王珪、溫彥博認為責任不在祖孝孫,便勸諫太宗莫責怪祖孝孫。但太宗訓斥王、溫二人說:“你們都是我的心腹,應當進忠獻直,怎麽能附下罔上,反為孝孫說話!”。溫彥博趕忙拜伏謝罪,而王珪偏偏沒行拜禮,說道:“陛下讓微臣處在中樞要職,要求臣盡忠職守。今天臣進言不是為了自身,不料陛下懷疑並責備臣,這是陛下對不起臣,不是臣對不起陛下。”太宗聽了,說不出話來。

第二天,太宗對房玄齡說:“自古以來,帝王能做到采納諫言,真是難啊!”並表示後悔責備了王珪和溫彥博。希望眾卿不要因此而不敢再直言進諫。

李大亮拒絕獻鷹

貞觀三年,有一位台使來到涼州,看見此地有一種很稀有名貴的大鷹,台使就叫涼州都督李大亮把鷹進獻給唐太宗。李大亮為官清廉,政績卓越,私下上書給唐太宗說:“陛下下令禁止打獵,現在卻派使者前來索要大鷹。如果這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是陛下違背了過去的聖旨;如果是台使自作主張,那就是使用的使者不當。”

唐太宗看完李大亮的奏折,回複道:“你這些年在州鎮之中,聲威遠揚,忠心勤勉。我派去的使者索要大鷹,你並不屈從,在那麽遙遠的地方還引古論今,進獻忠言,可謂忠誠之至。有你這樣的臣子,朕還有何憂?希望你能夠保持這份忠誠,始終如一。你的一番話,確實珍貴呀。現在我賜給你金壺瓶、金碗各一隻,雖然不是價值千金,但這是我平時自己所用的東西。”接著又下賜一部荀悅的《漢紀》給李大亮。

張玄素力諫停建洛陽乾元殿

貞觀四年,太宗下令修整洛陽乾元殿,以備出巡的時候下榻居住。給事中張玄素犯顏勸諫說:“天下初定,民生凋敝。這個時候應該提倡節儉,以禮治國,陛下您更應該以身作則,現在做這種勞民傷財的工程,您還不如隋煬帝。”

太宗想看看張玄素的膽量到底有多大,試探他說:“朕不如隋煬帝,那麽比夏桀、商紂如何?”張毫不畏懼地回答說:“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去修這座宮殿,很可能導致天下大亂,那麽您與夏桀、商紂沒什麽兩樣。”太宗感歎道:“是我考慮不周了。”不但下令立即停工,還賞賜了張玄素絹二百匹。

太宗對房玄齡說:“要地位低的人幹預地位高的人,曆來都不容易做到。要不是玄素忠心正直,心地無私,又怎能做得到呢?”

所有的人都知道,諂媚逢迎的話隻會害人,但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說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特別對於一國之君來說。唐太宗君臨天下後,希望憑借文武百官的直言議論以知政教得失,所以鼓勵百官直言上疏,敢逆麟直諫的官員不在少數。貞觀時期,唐太宗開明的作風及開闊的胸襟,使進諫成風,也成為曆史的美談。@#

參考資料:《貞觀政要》《舊唐書》《朝野僉載》

責任編輯:李婧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