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爵位和漢人獲封之 王 侯 伯 爵位】

來源: 弓尒 2017-04-13 23:13: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9759 bytes)

 

Image result for 乾隆八駿

 

 

清朝功臣爵位王、公、侯、伯、子、男六級,其中王爵分親王、郡王二等,公爵至男爵各分為三等,共計二十等。

乾隆十六年定製,功臣爵位為以下二十七等:

  1. 公,分一至三等公,超品
  2. 侯,分一等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
  3. 伯,分一等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4. 子,分一等子兼一雲騎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5. 男,分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爵位俸祿

  1. 一等公歲支俸銀700兩
  2. 二等公685兩
  3. 三等公660兩
  4. 一等侯又一雲騎尉635兩
  5. 一等侯610兩
  6. 二等侯585兩
  7. 三等侯560兩
  8. 一等伯又一雲騎尉535兩
  9. 一等伯510兩
  10. 二等伯485兩
  11. 三等伯460兩
  12. 一等子又一雲騎尉435兩
  13. 一等子410兩
  14. 二等子385兩
  15. 三等子360兩
  16. 一等男又一雲騎尉335兩
  17. 一等男310兩
  18. 二等男285兩
  19. 三等男260兩
  20. (以下從略)

 

大清爵位主要分為三個係統: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製度,也按照晉朝的宗王官於京師的製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沒有爵土。

清朝爵位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為十二等,每等若幹級。十二等大致可分為: 超品、品級: 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

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時保留原來的蒙古尊號,有時在親王之上依舊設立汗號世襲罔替。

異姓功臣爵位當然是封給異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 是其中的一部分。異姓功臣爵位分為九等。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種。

-------------------

張廷玉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臨終前,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遺詔他日以張廷玉配享太廟。乾隆帝即位後,奉大行皇帝遺命,由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輔政。因他們懇辭,以總理事務王大臣稱職。乾隆元年(1736年),張廷玉再次奉命為皇子師,仍兼管翰林院事。二月,乾隆帝親謁景陵,張廷玉與王大臣留京總理事務。自此以後,皇帝每逢巡幸,張廷玉總是留京總理事務。乾隆帝還總是將他留京總理朝政,夜宿紫禁城,並典試科舉,選拔人才,考察薦舉官吏。張廷玉雖政務繁重,因學間深通,還榮膺雍乾兩代皇子師傅;兼任編纂《清聖祖實錄》、《明史》、《大清會典》、《皇清文穎》、《清世宗實錄》、《玉碟》等重要典籍的總裁。-----張廷玉官封 一品首輔,三等伯爵,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清朝先期清帝封的漢臣所謂的王-公-侯 基本上安撫和接收前朝(明)大臣和將領,

中後期則論功行賞,漢臣最高爵位的是

    

  1. 張  勇(康熙十五年八月,一等靖逆侯少傅太子太師
  2. 朱之璉(雍正二年十二月,一等延恩侯)
  3. 楊遇春(道光十五年五月,一等昭勇侯)
  4. 李鴻章(光緒二十七年九月 由一等肅毅伯 贈一等侯)
  5. 曾國藩(同治三年六月,一等 毅勇侯)
  6. 袁世凱(宣統三年十二月。一等,但未受封)
  7. 左宗棠(光緒四年二月,二等 恪靖侯)
  8. 楊 芳(道光十三年九月,果勇侯。後降二等)
  9. 田雄(順治十八年三月,順義侯)

 

洪承疇  論文治武功、論聲望都要遠甚於吳、孔、尚、耿等。據說還是吳的偶像。而吳、孔、尚、耿等都被清庭封王,吳更是被進封為親王。洪始終與王號不沾邊。清庭對這個漢奸奴才挺重視的,成為清庭漢人首位宰相。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死,子玄燁(康熙)嗣位。這時洪承疇業已69歲,仍任大學士,卻感孤獨,於五月疏乞休致。朝廷幾經爭論,康熙才授以 三等阿達哈哈番母(輕車都尉)世襲。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疇病逝,享年73歲。贈少師,諡文襄,賜葬京師,立禦碑。洪承疇的墓地在北京海澱區車道溝。文物部門曾進行過挖掘;“文革”期間墓地被破壞殆盡,但仍殘留有石碑、龜趺、石人等雕塑,古木也很多;現僅存一對石獅子。

張廷玉官封 一品首輔軍機大臣,,雖然死後成為整個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但隻是個 三等伯爵。(入享太廟,是至高的榮譽,即使皇親國戚大多不能入享太廟。)

 

電視劇中的張廷玉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最早太廟隻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後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準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清太廟 在北京,1950年改為現名“勞動人民文化宮”。任弼時,羅榮桓,周恩來,朱德 等共和國元勳逝世後,都曾在此祭奠,然後移葬。】

       正殿

       供奉 皇帝先祖及曆代皇帝和皇後。

 

太廟享殿東配殿
供奉有功親王牌們的地方。清代供奉十三人,如代善多爾袞多鐸允祥奕訢等。
太廟享殿西配殿
供奉有功大臣牌位的地方。清代供奉十三人,如鄂爾泰張廷玉傅恒僧格林沁等。

 

異姓封王者:

  1. 吳三桂(順治元年五月,平西,康熙元年晉封親王)
  2. 孔有德(順治六年五月,定南)
  3. 耿仲明(順治六年五月,靖南)
  4. 尚可喜(順治六年五月,平南,康熙十四年正月晉封親王)
  5. 孫可望(順治十四年十二月,義)

贈王者

  1. 揚古利(崇德二年正月由超品公贈)
  2. 黃芳度(一等海澄公黃梧子,康熙十五年三月由襲爵贈)
  3. 傅恒(嘉慶元年五月由一等忠勇公追贈)
  4. 福康安(嘉慶元年五月由嘉勇忠銳貝子贈)

公爵

超品公

封超品公者:

  1. 揚古利(天聰八年五月,後贈王。崇德中子塔瞻降襲一等公,英誠)。

一等公

封一等公者:

  1. 圖賴(順治三年五月,雄勇)
  2. 譚泰(順治八年閏二月)
  3. 遏必隆(二等公圖爾格弟,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康熙六年七月複於原封一等公外加封)
  4. 袞布(三等公和碩圖孫,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康熙中從子增壽仍襲三等)
  5. 額爾克戴青(三等子恩格德爾子,順治九年七月由襲爵晉封,後降二等)
  6. 索尼(康熙六年閏四月於原封一等伯外加封)
  7. 黃梧(康熙六年五月,海澄)
  8. 鼇拜(康熙六年七月於原封二等公外加封,超武)
  9. 噶布喇(康熙十三年十二月,承恩)
  10. 佟國維(康熙二十八年七月,承恩)
  11. 費揚古(三等伯鄂碩子,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後其子陳泰降襲一等侯,昭武)
  12. 臼啟(雍正元年二月,承恩)
  13. 年遐齡(雍正二年三月)
  14. 年羹堯(雍正二年三月)
  15. 五格(雍正十三年十月,承恩)
  16. 淩柱(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承恩,因是孝聖憲皇後生父而追封一等公)
  17. 訥親(二等公圖爾格從孫,雍正十三年十二月由襲爵晉封)
  18. 富文(乾隆十三年五月,承恩)
  19. 傅恒(乾隆十四年正月,忠勇,後追封郡王)
  20. 班第(乾隆二十年五月,誠勇)
  21. 薩喇爾(乾隆二十年五月,超勇。尋削,後封二等伯)
  22. 策楞(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旋撤)
  23. 兆惠(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武毅謀勇)
  24. 明瑞(一等承恩公富文子,乾隆二十四年三月由襲爵以軍功加號毅勇,三十三年正月加號誠嘉)
  25. 阿裏袞(二等果毅公圖爾格從孫,乾隆二十四年三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
  26. 豐伸額(一等果毅公阿裏袞子,乾隆四十一年正月由襲爵以軍功加號繼勇)
  27. 阿桂(乾隆四十一年正月,誠謀英勇)
  28. 福康安(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嘉勇。五十八年五月加號忠銳。六十年十月晉封貝子,後贈郡王)
  29. 孫士毅(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謀勇。尋削,後封三等男,贈公)
  30. 海蘭察(乾隆五十七年九月,超勇)
  31. 勒保(嘉慶三年八月。尋削,後封一等伯,贈侯)
  32. 和珅(嘉慶三年八月,忠襄)
  33. 長齡(道光十七年十一月,威勇)
  34. 德懋(同治元年三月,承恩)

贈一等公者:

  1. 費英東(順治十六年正月由三等子追封三等公,乾隆四十三年追晉,信勇)
  2. 佟圖賴(康熙十六年八月由三等子贈,承恩)
  3. 西哈(康熙三十六年)
  4. 圖海(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由三等公追晉,忠達)
  5. 佟養正(雍正元年四月,承恩)
  6. 額布根(雍正元年二月,承恩)
  7. 額參(雍正元年二月,承恩)
  8. 魏武(雍正元年二月,承恩)
  9. 費揚古(雍正元年三月,承恩)
  10. 齎塔(雍正五年十月由贈一等男追晉,褒績)
  11. 透訥(雍正十三年十月,承恩)
  12. 巴圖魯布克查(雍正十三年十月,承恩)
  13. 額宜騰(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承恩)
  14. 吳祿(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承恩)
  15. 音德(二等公圖爾格弟子,乾隆元年由襲爵贈)
  16. 李榮保(乾隆二年十二月,承恩)
  17. 哈什屯(乾隆十三年五月,承恩)
  18. 米思翰(乾隆十三年五月,承恩)
  19. 訥爾布(乾隆十五年八月,承恩)
  20. 和琳(嘉慶元年九月由一等宣勇伯贈)
  21. 恭保(嘉慶六年四月,承恩)
  22. 慶祥(贈三等義烈公納穆紮爾孫,道光六年九月由襲爵贈)

二等公

封二等公者:

  1. 英俄爾岱(一作英古爾代,順治四年六月)
  2. 鼇拜(順治九年二月,後於原封外加封一等公)
  3. 額爾克戴青(順治十一年由一等公降)
  4. 羅璧(一等伯程尼叔父,順治十二年七月以世職兼襲爵並封)

贈二等公者:

  1. 圖爾格(順治九年正月由三等公贈,果毅)

三等公

封三等公者:

  1. 和碩圖(三等子何和哩子,天聰二年由襲爵以軍功晉封,勇勤)
  2. 武納格(一作吳訥黑)(天聰八年五月)
  3. 圖爾格(崇德八年十月,後追晉二等)
  4. 阿山(順治二年三月,後降一等子)
  5. 宗室拜音圖(順治三年五月)
  6. 圖海(康熙十五年八月,後追晉一等)
  7. 嶽鍾琪(雍正二年三月封,十年削,乾隆十四年三月複封,威信)
  8. 瑪木特(乾隆二十年五月,信勇)
  9. 花沙布(嘉慶四年四月,承恩)
  10. 盛住(嘉慶四年四月,承恩)
  11. 額勒登保(嘉慶十年八月,威勇)
  12. 德楞泰(嘉慶十四年正月,繼勇)
  13. 恭阿拉(嘉慶十七年十二月,承恩)
  14. 廣科(鹹豐十一年十二月,承恩)
  15. 照祥(鹹豐十一年十二月,承恩)
  16. 崇綺(同治十三年六月,承恩)
  17. 桂祥(光緒十四年十月,承恩)

贈三等公者:

  1. 何和哩(天聰中由三等子贈)
  2. 多尼庫魯格(崇德七年由一等子贈,建烈)
  3. 陳福(康熙十四年十二月由三等男贈。子世琳襲三等子)
  4. 恩格德爾(雍正七年正月由三等子贈,奉義。乾隆九年其裔孫降襲一等侯)
  5. 納穆紮爾(乾隆二十四年四月由一等伯贈,義烈)
  6. 清泰(乾隆六十年十二月,承恩)
  7. 和爾經額(嘉慶元年二月,承恩)
  8. 嗣興(嘉慶四年四月,承恩)
  9. 武士宜(嘉慶四年四月,承恩)
  10. 愛星阿(嘉慶四年五月,承恩)
  11. 常安(嘉慶四年五月,承恩)
  12. 布彥達齎(道光元年九月,承恩)
  13. 富泰(道光三十年十一月,承恩)
  14. 興德(鹹豐□年□月,承恩)
  15. 昆山(鹹豐□年□月,承恩)
  16. 花良阿(鹹豐□年□月,承恩)
  17. 頤齡(鹹豐□年□月,承恩)
  18. 明山(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19. 祺昌(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20. 策普坦(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21. 福克精阿(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22. 穆揚阿(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23. 吉朗阿(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24. 景瑞(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25. 惠徵(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無等級公

封公不言等者:

  1. 額亦都(崇德元年由一等子贈)
  2. 沈誌祥(崇德四年十月,續順)
  3. 鄭成功(順治十年五月,海澄)
  4. 白文選(康熙元年十一月,承恩)
  5. 孫徵灝(義王孫可望子,康熙十一年七月降襲,慕義)
  6. 鄭克塽鄭經子,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仍授公銜)
  7. 孫士毅(嘉慶元年七月由三等男贈,孫均襲封伯)

侯爵

一等侯

封一等侯者:

  1. 伊爾德(順治十四年九月。雍正初其裔孫降襲二等伯,宣義)
  2. 張勇(康熙十五年八月,靖逆)
  3. 田象坤(二等侯田雄弟子,康熙二十五年七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
  4. 朱之璉(雍正二年十二月,延恩)
  5. 富寧安(雍正五年正月)
  6. 訥蘇肯(乾隆十五年八月,承恩)
  7. 富德(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成勇靖遠)
  8. 福長安(嘉慶三年八月)
  9. 楊芳(道光十三年九月,果勇。後降二等)
  10. 楊遇春(道光十五年五月,昭勇)
  11. 恩德(鹹豐□年□月,承恩)
  12. 曾國藩(同治三年六月,毅勇)
  13. 袁世凱(宣統三年十二月。未受封)

贈一等侯者:

  1. 馬得功(康熙四年由三等侯贈,順勤)
  2. 明安(雍正七年二月由二等伯贈,恭誠)
  3. 勒保(嘉慶二十四年八月由一等威勤伯贈)
  4. 李鴻章(光緒二十七年九月由一等肅毅伯贈)

二等侯

封二等侯者:

  1. 田雄(順治十八年三月,順義)
  2. 楊芳(道光十四年十二月由一等降,果勇)
  3. 左宗棠(光緒四年二月,恪靖)

三等侯

封三等侯者:

  1. 武拜(一作吳拜,順治八年正月。尋削,後封一等子)
  2. 李國翰(三等男李繼學子,順治十年閏六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雍正七年其裔孫降襲三等伯,懋烈)
  3. 馬得功(順治十八年三月。後贈一等)
  4. 施琅(康熙二十二年九月,靖海)
  5. 和隆武(贈一等伯和起子,乾隆四十一年正月由襲一等予以軍功晉封,果勇)
  6. 明亮(嘉慶二十四年十一月,襄勇)

贈三等侯者:

  1. 巴世泰(順治九年四月由一等伯贈)

無等級侯

封侯不言等者:

  1. 唐通(順治元年十一月,定西。後改一等子)
  2. 吳惟華(順治二年五月,恭順)
  3. 鄭芝龍(順治十年五月,同安)
  4. 譚宏(順治十六年四月,慕義)
  5. 譚詣(順治十六年四月,向化)
  6. 鄭鳴駿(康熙二年八月,遵義)
  7. 林興珠(康熙十七年閏三月,建義)

伯爵

一等伯

封一等伯者:

  1. 冷僧機(順治七年)
  2. 索尼(順治九年正月,翊烈。後於原封外加封一等公)
  3. 巴世泰(三等子圖魯錫子,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後贈三等侯)
  4. 莽古爾代(順治九年正月)
  5. 伊理布(三等伯阿濟格尼堪子,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
  6. 穆赫林(一等子冷格裏孫。同上)
  7. 程尼(三等子勞薩子。同上)
  8. 班肫(一等子布爾哈都子。同上)
  9. 巴顏(一作霸彥。三等子李永芳子。同上,昭信)
  10. 石廷柱(順治九年正月,後降三等)
  11. 車爾布(一等子葉臣子,順治十四年九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後降三等)
  12. 鄂爾泰(雍正十年二月。後降三等男,複封至三等伯)
  13. 傅良(二等伯馬齊子,乾隆十三年七月以世職兼襲爵並封)
  14. 納穆紮爾(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勤襄。後贈三等公)
  15. 柴大紀(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義勇)
  16. 和琳(乾隆六十年十月,宣勇。後贈一等公)
  17. 勒保(嘉慶七年十二月,威勤。後贈一等侯)
  18. 官文(同治三年六月,果威)
  19. 曾國荃(同治三年六月,威毅)
  20. 李鴻章(同治三年六月,肅毅。後贈一等侯)

贈一等伯者:

  1. 傅清(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子明仁襲一等子)
  2. 拉布敦(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子根敦襲一等子)
  3. 和起(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子和隆武襲一等子)
  4. 溫福(乾隆三十八年六月。旋撤)
  5. 趙良棟(乾隆四十七年由一等子追晉)
  6. 伊勒圖(乾隆五十年七月)

二等伯

封二等伯者:

  1. 伊爾登(順治九年正月)
  2. 明安(順治九年正月,後追晉一等侯)
  3. 都賴(一作都雷,順治九年正月)
  4. 納海(二等子哈山予,順治十二年十一月以世職兼襲爵並封)
  5. 鄭纘緒(康熙二年八月。尋改封慕恩伯)
  6. 卓羅(贈三等男巴都裏子,康熙二年十二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昭毅)
  7. 馬齊(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敦惠)
  8. 永慶(二等伯卓羅裔孫,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由降襲三等伯以軍功晉封)
  9. 薩喇爾(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超勇)

三等伯

封三等伯者:

  1. 阿濟格尼堪(順治七年正月,襄寧)
  2. 馬思文(一等子馬光遠弟子,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
  3. 六十(二等子佟養性子,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
  4. 噶爾瑪僧額(二等子索諾穆子,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
  5. 阿喇密(一等子準塔弟,順治九年正月由襲爵晉封)
  6. 線國安(順治十一年九月)
  7. 鄂碩(順治十四年二月)
  8. 石廷柱(順治十四年八月由一等降)
  9. 周全斌(康熙三年四月。尋改封承恩伯)
  10. 車爾布(康熙三年閏六月由一等降,威靖)
  11. 王之鼎(二等子王世選子,康熙九年二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誠武)
  12. 公圖(一作龔圖,一等子愛音塔穆子,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由襲爵以軍功晉封)
  13. 鄂爾泰(乾隆二年十二月,襄勤)
  14. 張廷玉(乾隆二年十二月,勤宣)
  15. 黃廷桂(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忠勤)
  16. 鄂爾奇達(乾隆二十七年五月,敬勤)
  17. 景安(嘉慶二年二月)

贈三等伯者:

  1. 覺羅莫洛渾(贈一等子顧納岱予,康熙二年二月由襲爵贈)
  2. 巴都裏(康熙初由贈三等男追晉)
  3. 阿喇納(一等子哈岱孫,雍正二年二月由襲爵贈,誠毅)
  4. 許世亨(乾隆五十四年四月由一等子贈,壯烈)
  5. 李長庚(嘉慶十三年正月,壯烈)

無等級伯

封伯不言等者:

  1. 鄭鴻逵(順治十年五月,奉化)
  2. 陳豹(康熙二年二月,慕化)
  3. 鄭纘緒(康熙二年十月,慕恩)
  4. 陳輝(康熙三年正月,慕仁)
  5. 周全斌(康熙三年五月,承恩)
  6. 黃廷(康熙三年六月,慕義)
  7. 馬承蔭(康熙十八年八月)
  8. 劉國軒(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
  9. 馮錫範(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
  10. 王得祿(道光二十二年三月由二等子贈)

子爵[以下從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