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把閱讀分為兩種:第一,對作品的閱讀;第二,對作者的閱讀。
對作品的閱讀,就是讀《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大作品。到了一定境界,有了一定閱曆與人生感悟時,你就有了愛上這些作品、從中汲取營養的可能性;沒到這種境界時,你可以去了解托爾斯泰這個人,把他的經曆、思想、行為當成作品來閱讀。比如,你可以看看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做了哪些事情,有什麽樣的思想。這些資料,在網上很容易就能查到,我們稱之為瀏覽式閱讀。這種閱讀也很好。
瀏覽式閱讀雖然不一定能讓我們了解經典作品的原貌,但它可以讓我們看到世界上的另一種人,了解這種人如何活著,他們在堅持什麽。那麽,我們就會發現,世界上還有一種比流行觀點更好的活法,還有一些比明星更偉大的人。網絡時代,這樣的介紹性文字有很多,比如人物故事等等。現代人喜歡故事,而且,故事重現了大作家的生命經曆,能承載他們的全息。因此,這樣的閱讀同樣很好,也更容易普及。
還有一種閱讀方式,就是讀畫麵、讀影像,比如電視、電影等等。這些媒介,將會以一種藝術的形式,展現偉大作家的整個世界。我們讀不進偉大作品時,可以看看相關的電影、電視、專題片等等,這也能讓我們進入作家的精神世界,與之對話。以前,有一部孔子的專題片拍得很好,大概有十多集,不了解孔子,讀不進《論語》的人,看完這組專題片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孔子。換句話說,了解這些偉大作家、偉大思想家的人,可以製造出一些文化產品,讓無法進入其作品的人們,也能間接地閱讀,間接地汲取偉人們靈魂中的養分。這種閱讀是很容易做到的,也更契合這個時代,尤其適合一些成長中的孩子。
——選自《光明大手印:文學朝聖》 雪漠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