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兼有善惡。凡有人類,善惡之爭始終存在,也永遠不會停歇,這就像一個人,我們經常在內心深處,自己跟自己鬥爭。善有不同層次,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情況下,善有著不同的內涵與詮釋。所以,善惡之爭,很難有定論,也不一定非要有定論。一個人是好是壞,關鍵在於他是否自省、自律、自新,人類社會發展得是好是壞,關鍵也在於人類是否理性、節製、自律。
作為動物性的人,需要滿足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人性中一定有自利自私的欲望,這很正常。為了滿足這種欲望,人會產生自私、占有、仇恨、貪婪、嫉妒等等一係列負麵的東西,這也正常。我們認為的好人,僅僅是他能自律,能控製這些負麵的東西;而壞人恰恰相反,他放縱自己的私欲,並損人利己。
如何控製自己的心靈,使它往好的方向轉化而不是向下墮落?在這方麵,釋家、道家有些說法,值得借鑒。比如,釋家認為,人性兼有善惡的兩麵,或者說,心有真妄的兩麵性,一種是真心,一種是妄心。真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有智慧,妄心是雜念紛飛時的狀態。真心是善的,叫良心,天地良心;妄心有惡的成分,有欲望性的東西。妄心一般很難徹底根除,要時時警覺,要通過日常行為來安住真心發善願,做善事,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惡念就越來越少。道家也認為,當一個人控製妄心,不受妄心對他形成的幹擾、影響的時候,當一個人得到真心的時候,道家稱他為“真人”。
對於人性,每個人評價標準不一樣,結論也就不一樣。我衡量一個人是否偉大,不僅僅以某個群體或國家來衡量,而是以人類作為參照係,看他是不是真的為人類帶來了好處,當然,還可以以所有生命,以地球、宇宙為參照係來衡量。
——選自《光明大手印:文學朝聖》 雪漠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