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撥亂反正(6)

來源: 山東農夫 2016-11-18 22:28:0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71 bytes)

準確地理解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上次給大家發了小短信,題目是?論中國傳統文化的撥亂反正?。老婆批評我不應該用這樣的題目,帶有濃厚鬥爭哲學的味道,而且即使這樣寫,那也是類似?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的媒體才有資格這樣寫,或者是魯迅式的大家也可以這樣呐喊。我老婆有點過過慮了,她怕卷入政治性的爭吵。不會的,旅居海外多年,論政治觀點隻有一個?愛中國,愛家鄉,愛家鄉的傳統文化?。同胞和朋友中,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或者偏左或者偏右,都是有其理由的,是正常的。就應該思想多元化。以前我在這方麵喜歡談談自己的觀點,有時也書生意氣,慷慨激昂,高談闊論一番。在老婆諄諄教導下,現在改了,不談政治,隻談科學和哲學,而且是和聲細語。

   書歸正傳,上次說了被一些人理解錯了的幾條儒家名言。講得不清楚,再重複一下,然後我們再向前探討。原文: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可根據“之、乎、者、也”等虛助詞來分節。所以點上標點後。原文是: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智之;不知為,不智。是智也”。由是仲由,字子路,女是你(汝)的意思;古代“智”寫成“知”。也就是說,“仲由,我教誨你的你記住了嗎?做一件事情首先要弄清楚這件事情的詳細情況以後再去做,這是有智之為,對這件事情什麽都不知道就盲目去做,那是不智之為。要懂得這一點,這就是智慧”。曆來的解釋都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孔老夫子九泉之下很委屈,但是他也不能發微信來給我們糾正。另外,《孫子·謀攻篇》中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也是這個意義。老子道德經第33章也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論點。要說的都是“知之為,為智”。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曆來的解釋都是說孔夫子侮辱女性,推崇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孔夫子不會那麽低智商,何況他一直是很尊重女性的。日本的漢字文化中,漢字的意思比較接近古漢語的意思,現在車站前的售票機上寫著“大人180元;小人90元”。不滿12歲的小孩為小人,並不是君子和小人的那個小人。還有,“女子無能便是德”的“能”不是能力的能,而“逞能”的能,放肆,浪蕩的意思。我們家鄉潑婦罵女孩“你這個小能X,拉步拉步地,能得像豆似的,要爬牆上屋了你?”拉步拉步是跨大步,腿叉開的不文明之舉。

    再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們批林批孔的時候,以此批判孔子的愚民政策。老百姓隻能被統治,不能讓他們有知識。其實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可以委以重任的話,給他自由發揮能力的空間,不要給他施加太多的幹涉;如果能力有限,不能承擔重任的話,要給他學習的機會,也就是取得隻是的機會。這個理論不僅是適用於泛義的人民,而且適用於一個領導管轄的一個團隊。孔夫子這麽好的教誨,怎麽就被我們一些人誤解了呢?何況儒家文化一直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孔夫子的智商怎麽會低到去辱民的地步呢?

   今天就談到這裏,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指正。有人反問,你是個自然科學工作者,怎麽對這些感興趣?不懂哲學的科學家,不懂文化的科學家,是出不了好的研究結果的。我在植物科學領域裏首次提出的中庸之道的應用,刺激信號轉導的實際應用,都是獨樹一幟,源於我們偉大的古典哲學文化。愛因斯坦說,“我的一些想法其實是受了東方古代先賢哲學的啟示”。你做企業更離不了正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理念,為官執政者亦然。

所有跟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可以說是對“知之”的反動,人一旦被“知之”,就是被同一了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91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11:28: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