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格式

公元兩千零十四年三月十二日(星期三 農曆二月十二日),S市,春風拂煦,太陽中天的正午(十二點三十分左右),一個16歲的年輕生命瞬間隕落——從某中學高中部教學樓六樓縱身躍下——他的鮮血與身旁絢麗多姿的木棉花一起悄然綻放,陽光和榕樹枝葉的陰影在他慘白的臉上翩翩起舞。

  據該中學高三年級一名在校生透露,死者生前曾在考試中涉嫌作弊並被發現後,受到年級主任的批評。懷疑其自尊心受挫,一時想不開而跳樓。

市報、新浪、百度等各大媒體很快報道了這一不幸消息。

據知情人士人士透露,李某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母親平時對他管教頗為嚴格。

事發後,該中學的許多學生在微博上“點燃”rdquo;蠟燭,為墜樓同學致哀,一名網友寫道:“初中玩的很好的朋友,想不到真的是他,走好。”

  “走好。” 聽起來,這口吻成熟得好像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是那麽的理性而沉著,簡潔而幹練。顯然對同齡人的遽然離去已經司空見慣,好似他們早已曆盡滄桑,看透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   

     16歲,花季雨季的年齡;16歲,朝氣蓬勃、充滿夢幻和的年齡;16歲,情竇初開,對愛情想入非非的年齡。我們大多數人在這個充滿憧憬的年齡,還在為生與死的哲學命題思考並困惑著。人為何而生為何而死?人可不可以不死?更多的是時候因為怕死,我們常常在半夜突然想到這個永恒的命題而不寒而栗,我們會追問父母,人為什麽一定要死?可是這位16歲的少年,帶著他滿肚子的墨水,帶著他11年寒窗換來的優異成績,竟然決絕地跳了下去,不知道他躍出圍欄的那一瞬間,是否有後悔的念頭在頭腦閃過,是否匆忙中和父母說了聲“再見?”是否對著天空用心大喊:“我想飛,我想飛出去……”

   導致他堅強地離去的根由,是自尊心過強,無法承受老師嚴厲的批評嗎?

  那位批評他的年級主任是否會像祥林嫂一樣,每時每刻在心裏反複糾懺悔並糾結:“我為什麽要那麽嚴厲地指責他?為什麽要打電話告訴他的家長?倘若我不這樣做,或許可以避免這一幕悲劇的發生……但是,他違背了紀律,我得盡責任啊……”

  孩子的父母,一定長期沉浸在極度的悲痛中,他們會撫摸著孩子的每一件遺物,頭腦中回放著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生動難忘的畫麵,耳畔回響著孩子熟悉的聲音:哭聲、笑聲、埋怨聲、反抗聲……也許他的母親會在心裏反反複複地說:“早知如此,我們不會對你要求那麽嚴格,逼著你學習、作業……活著就好,學習不學習都不要緊

……”

   孩子,真的是師長的教育方式的過錯讓你毅然決然地離去嗎?抑或是抑或不是。

   毛爺爺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可是,而你這個剛剛露麵的太陽還沒有來得及升起來,就跌到山穀下去了。

   你走了,帶走了父母親友的希望,師長的寄托,帶走了一個家庭幾代人

的未來,帶走了人世間那束燦爛的陽光。或許,你會說,陽光是什麽?我在產房睜開眼睛那一霎那,陽光對著我微笑了一下,後來,幼兒園、小學……陽光漸行漸遠,最近幾年,我都不曾吸收到什麽光和熱,怎麽可以成為你們的陽光呢?

    孩子,你走了。走好。

   在天堂那邊有上帝的寬慰和小天使的祝福,還有不少和你一樣的童稚年輕的生命相伴相隨。

   你可知道,你離去的前一天,同一座城市某單元內,一名15歲的少年在家中自縊身亡,而和你同一天選擇同樣方式與人世告別的,還有同一座城市某某新村的一名10歲女孩,她從13樓躍下身亡。 

   毋庸置疑,你們的心理肯定是出了問題,是過於脆弱?還是過於自我?是抑鬱多時,還是壓抑已久?總而言之,是出了心理問題。但是,為何會出問題?這些問題是什麽時候初見端倪的,又是如何激化的,最後竟然導致你們如此決絕地離去。 

    你走了,起因於一次考試——月考。如果沒有每月一次的頻繁的考試,你和你同學就沒有那麽大的壓力,那麽是否就會避免這一不幸的悲劇?

   哦,月考,單元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擬考(一模、二模、三模)嗯,全國不少的中學還有周考,而周考的時間通常安排在星期五或周末的某個時間,這些學校的學生在網上罵學校變態,甚至罵娘,說:“老子星期五不去上學了!”“你他媽的變態,還周考,把周末的時間也占去了……”盡管如此,考試依然雷打不動,如期進行。 

   事實上,中學生自殺的悲劇不僅僅是最近才在S市連續發生,而在以往該市也發生過;這類不幸,不僅僅發生在該市,而是在全國各地幾乎每一個月每隔幾天,有的時候是連續幾天都在上演,它們大多和學校、學業、考試有關,尤其是在中考和高考前夕,考生輕生的現象更加突出。

    2001年6月中考前夕,S市某中學的一名女生,因不堪中考壓力服用100片腦清片自殺未遂。幸而家人發現及時,送醫院搶救過來,但身體和腦神經受到嚴重損傷。據悉 ,自殺前她的父親認為她複習不得力,斥罵她是笨豬,而這名學生因學習成績下降,又得知兩個好朋友將被保送重點高中,心情本身就很不好。父親的刺激成為她輕生的導火線。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她的身體剛剛恢複幾天,她的父親就把複習資料送到醫院,後來她在醫生的全程陪同下參加了中考,“因為考試關係到孩子的前程”,這是大家的共識。

   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生命第一?還是考試第一?如果學習以毀滅生命為代價,這樣的考試和考試成績還有什麽意義?

   這件慘案發生以後,教育的高鐵,呼嘯猛進轟轟烈烈闖過了11個冬夏。2012年中考前夕的一天清晨,一聲巨大的悶響打破了寧靜的黎明,讓朝陽染上血色——G市一名初三女生,因不堪學習壓力和家庭壓力,跳樓身亡。

     悲劇在全國各地不斷重複上演:

    據一名不願披露名字的學生家長透露,他孩子的同學即G市某中學高三學生患了抑鬱症,在2013年高考前夕,向父親提出休學的要求,遭到拒絕後,遂在家中跳樓身亡。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秋季至2014年春季,D市至少有4名中學生自盡,其中一名未遂。

    2014年3月11日Z市某中學一名男生自學校5樓跳下,所幸有草坪護身,經醫院搶救脫離生命危險。

    2014年4月3日和4月10日,Q市某中學分別有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自盡。

    2014年3月13日,江南Z市某高中一名高三學生在上課時麵帶微笑走向窗口,縱身跳樓身亡。 

       ……

      2016年3月11日,D市又一名花季少年從宿舍樓墜亡。

      ……

    無法再寫下去了,再寫是無法寫完的,再寫恐怕讓血淚浸透這篇稿紙,再寫,將失去基本的能量,再寫,會導致手無縛雞之力,恐怕連“救救孩子!”的聲音都會卡在喉嚨裏。

    明人都知道,中小學生自殺的成因不是單一的,其中包括社會、學校、家庭(家族遺傳)和個體人格缺陷等特殊原因;但如果這類悲劇局限在極個別範圍內還屬於正常,但近10年來,這類事件在各地學校的發生率越來越頻繁,這讓我們不能不重新考量自殺者的主要誘因到底來自何方?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國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教育製度出了問題,然後影響和波及學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並且影響著家庭教育的觀念和具體做法,從而導致青少年出現人格障礙,並由此引發大量駭人聽聞的悲劇。當學生個人出現心理問題時,如果學校給予他更多的心靈上的關注、如果學校不是“一切以學習為中心”,不給學生施以更多的學業壓力,必然會避免和減少這類悲劇。所以在客觀上,極端的應試教育充當了直接或間接的殺手。

  某中學一位初三的女生,平時看上去開朗活潑,2014年春季的某一天她突然向父母提出要找心理谘詢師,父母忙問為什麽,答曰:我不想活了!我每天晚上睡在床上都在想,天天這樣學習有什麽意思,還不如死了好。”

   有關機構的調查研究顯示,中學生五個中有一個想過自殺。江蘇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李寧寧說:“出現這樣的數據,都是教育畸形造成的。在如今的社會,各方麵的競爭都很強。‘能否考上大學’成了家長、社會關注孩子的唯一目標,心理問題常常被忽視。在很早以前,社科院就開始關注這方麵的問題,經過研究發現,不改變‘高考製度’基本上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近幾年,許多學生及家長一改“家醜不可外揚”傳統保守觀念,開始較為坦然地接受心理谘詢,而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也在硬件和軟件上對心理健康教育給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視。比如開設心理健康課,設立心理谘詢室,配備心理輔導老師(有兼職的也有專職的)。社會上的心理谘詢所也從門可羅雀的困境中走了出來,雖然談不上門庭若市,但也可以說呈現人來人往的“升高盤“的勢頭,“按每個月或者每季度接待的谘客來看,60%以上是青少年及其家長。”某心理谘詢所的谘詢師如是說,而一些心理谘詢所是專門為青少年而開設的。

    一方麵是學業和考試的壓力居高不下,另一方麵又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心理谘詢師充當消防隊員,這種揚湯止沸的方式注定了中國當代教育隻會進入新一輪怪圈。如果不給當代中國的教育製度動一次大手術,縱使萬眾一心,發揚螞蟻搬骨頭的團隊犧牲精神來根除學生的心理疾患,都將無濟於事。

所有跟帖: 

謝謝! -老幺六六- 給 老幺六六 發送悄悄話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16 postreply 02:21: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