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音。正像文中所說的,各種語言都有自己不易掌握的發音,這個不難理解。在句子中,音有輕重,這也不難理解,大家都有。
二是調。漢語有四聲,有些語言沒有這個。難學的還不是這個。學漢語的老外,都會這個,甚至比你我都準,但說出話來,就那麽洋腔洋調的,跟小學生朗誦課文一樣。仔細聽聽,小孩說話是很好聽的,但為什麽朗誦的時候就不像人話了呢?因為小孩子還不懂變調,隻能亦步亦趨地拿腔拿調了。變調,在實際生活中都會,都說的溜著呢。可朗誦課文時就不會了。其實,很多人沒正式學過變調。教變調的老師,在大學漢語的課堂上。
三是字。漢字太古老了,開始時應該沒啥規律。後來有了一些規律,越往後造字的規律性越強。但這些規律也是七雜八亂,所以不好學。還要至少掌握3000個漢字才能沒啥障礙地讀報,唉。大家都知道,美國的教學進度慢,不管是數學、曆史還是科學。但是,美國的語言教學的進度是很快的。比如中國初中生還在學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時,美國初中生已經分析在戲劇裏的明線和暗線了,已經在分析小說的文字和內容的交互作用、以及對讀者的心理誘導效果了。
四是多義。正像那些漢語分級考試段子裏給出的一句話多重理解一樣,這隻是有趣,要深入生活當中才會體會到。這種多義,隻是讓初學者生畏而已,不利於學習。本來嘛,語言的主要功用是交流,這就要求簡潔、易懂、無歧義。當然,多義也給語言學習帶來了樂趣,除此之外,似乎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