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生活中,任何已經發生的,正在發生的,未來將要發生的都是應該發生的,不可能有別的選擇,不可能有更好的劇情。為什麽這樣?因為生活就好像預先設計好的歌劇,劇中哪個角色要出場,某個角色會遇到哪個其他角色,哪個事情要發生,然後出現什麽結果,哪個角色在什麽時候出場,劇情在哪個當口結束,都是預先設計好的,根本不是劇中的任何一位角色可以選擇的,劇中的角色隻有演戲的份,但沒有決定劇情走向的能力。就像你回想一下昨晚的夢境故事,是裏麵任何角色可以控製的嗎?不是,夢境中的角色在沒醒的時候似乎覺得自己有選擇能力,有控製能力,但一當醒來了,回想一下夢境的內容,發現夢中的任何角色都像一個一個木偶,類似電影膠片中的人物,沒有任何個人意誌。
但神奇的是,當你在夢中,把角色當真了,當然會有擁有自我意誌的感覺,逼真地感覺到自己好像可以做選擇,選擇自己認為好的方向,避免自己認為不利的方向。當你認為個體‘我’真實的存在,個人意誌的感覺就很強烈。這就是覺知給覺知自己玩的偽裝遊戲(GAME OF PRETENSE)。當覺知在看自己播放的電影,如果覺知太投入到劇情中,忘了自己是ABSOLUTE AWARENESS ONLY,它產生了錯覺,錯覺以為是電影中的某個角色,立刻就產生擁有個體自由意誌的幻覺。覺知忘了這個電影劇本早在播放之前就定好了,比如某個角色在某年某月要遇到某個另外角色,然後‘結婚’生子,然後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離婚,然後在某年某月某天生病死亡,等等等等。每個夢的劇本都是定好的,但如果站在角色的位置是不知道的,以為是個人意誌選擇出來的結果。
雖然個人意誌對於你來說難以否認,但如果你站在自己的本質 - 無生無死的覺知位置看,一切都是景象秀,像一場場的電影,裏麵的‘人’都是戲中木偶,不具有獨立自主的存在,‘幻覺’怎麽可能有它們的個人意誌和選擇?
但不可否認,現在對於你來說確實感覺到有個人意誌存在,因為你感覺到皮膚裏麵有一個‘我’在那裏。你要問了:“我該以怎樣的態度生活?”
我建議你采取這三個態度生活:
1)對已經發生的曆史,要懂得它們就是應該發生的,也是必須要發生的,你不可能有比過去的曆史更好的故事了。放棄負疚感,放棄後悔感,因為這場戲本來就不是個體‘我’設計的。該發生的必然發生,不該發生必然不會發生,個體‘我’沒有真正的選擇能力。不要責怪自己,過去就過去了,忘了吧。
2)繼續眼前的生活,雖然你知道絕對來說沒有個人意誌,但暫時假設你擁有選擇能力,你思想上認為該怎樣做的事情,就這樣做,該選擇的就按你認為最好的道德標準來選擇,不必猶豫。因為看似你的選擇,其實就是覺知(或上帝)的選擇,你不可能犯錯。你越放鬆,生活越平緩。
3)不要擔心未來,不要期待某種結果。因為個體‘我’是一個幻覺,任何出於個體‘我’的期待都是沒有用的,隻能增加痛苦的感覺。劇本不是個體‘我’寫的,思想上的期待不可能改變劇情結果。
劇情到底是怎麽安排的?這是一個謎,沒有個體‘我’可能預測。個體‘我’隻有一個自由,這個自由就是放棄對結果的期望。你什麽都可以做,但你沒有選擇結果的自由。
如果你可以按照上麵3個態度生活,逐漸地,你會發現個體‘我’是不存在的,‘我’是一個幻覺。換個說法就是,生活在過生活自己,但不需要有一個‘我’。
There is NO YOU living a life. LIFE is simply living LIFE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