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鐵成金:評李安的電影《色?戒》

點鐵成金:評李安的電影《色•戒》

廖康

一般來說,由長篇小說改編的電影都比原作差。這不僅由於電影是綜合藝術,任何一方麵做得不夠理想,都會引起那方麵的專家和一些細心的觀眾不滿;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電影受時間限製,很難把一部洋洋灑灑的巨著塞入二、三個小時的框子而不丟失原著的任何精彩之處。這也是為什麽把話劇改編為電影比較容易成功,而且不乏電影勝出話劇的範例。李安把張愛玲短短的一萬三千多字的同名小說改編成長達兩個半小時之久的電影,在時間上占有極大優勢;不僅沒有丟失原作中的好處,而且增加了一半以上新的內容,填充了原作的空白,修補了張愛玲的敗筆。更重要得是,電影的主題思想不再模糊,不再因政治和曆史問題而令人不知所措。觀眾方才可以理所當然地同情主角王佳芝,從而欣賞這部悲劇。

電影增加的內容讓我們看到王佳芝的身世,她當學生時的純真,對鄺裕民的崇敬和暗戀,以及和易先生的幾場交往。這些鋪墊絕非可有可無,也不是原著應該“疏可跑馬”的地方。沒有這些鋪墊,觀眾就無法同情王佳芝,也無法明白她為什麽肯用自己的色相和身體作代價來為國除害,更無法理解她為什麽會臨陣變卦。在增加的內容中,有三部分尤其值得注意。

首先是幾個大學生殺人那場戲,十分血腥,但不可或缺。他們不是職業殺手,甚至沒有受過專門訓練,憑著一腔愛國熱血,就來從事暗殺活動。他們真是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曾經有機會,衝出去就可以把漢奸殺死在門外,但他們在屋裏緊張地等待,錯失良機。而麵對一個有備而來,凶悍的莽漢,他們不知所措,殺不得法,一刀刀亂刺,讓我們看到——更重要的是,讓王佳芝看到——把一個人活生生地刺殺至死,無論他多麽可恨,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行為。而當這樣的事可能再次發生在一個至少表麵上看來並不那麽可恨的人身上,她能不遲疑嗎?

其次是很多人談論過的那幾場床戲,因其暴虐而顯淒厲。我看到的是王佳芝受難,但與其他類型受難有所不同的是,她的隱忍對易先生有欺騙性,而於她自身,也有可以想見的快感。李安把握得很準確,他的編排合情合理;他讓易和王的交往以暴虐始,以溫柔終。關於易,犯罪學家可能說得更清楚;但我們從不少書和電影中都看到過,瘦弱年長的男人,往往靠暴力才能在高大美貌的年輕女子麵前振起雄風,而一旦征服,他才可以為所欲為。易對送上門來的王本無敬意,蹂躪她自然在所難免。而王決意為國捐軀,方能忍受這種蹂躪。隻因性行為所產生的痛苦在女方本來就可能和快感交織在一起,王的隱忍才讓易真假難辨。他狹隘的自尊心自然讓他誤以為他征服了王,連王說她恨他,都讓易以為她是在撒嬌,從而轉向溫柔。甚至願意花大錢買鑽戒給王,以期贏人贏心。

至於王佳芝,她是以殉國殉情的精神來捐軀的。她忍受的不僅是破身之痛,更是沒有愛情的羞辱。刺殺初敗,她說:“我們都付出了代價。”這表明她很清楚,同學們那樣殘酷地刺殺那莽漢,也就是失去了他們的童真。他們在精神上都有損失。這損失隻有在逐步接近完成任務時才顯得有意義,有價值,所以李安所表現的“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都衝掉了,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是接近易,獲得他信任,逐步實現刺殺的目的,而不是什麽由享受性愛而轉為情愛。後兩場床戲,雖然不像第一次那麽暴虐,雖然痛苦中也可能摻雜著生理快感,但總體上,王還是受難的模樣。她可能蒙過易,但不會騙過觀眾吧?至少,觀眾若作如是觀,就更會同情她。

如果對此還有什麽懷疑,那第三部分,也就是王佳芝對軍統特務頭子那一大段話,則把她的感受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了。那是她在整個影片中說得最多、最重的一大段話,表述她為了這項任務一次次忍受那痛苦的虐待;她恨不得在那種時刻,同誌們會衝出來,對準易的後腦勺一槍把他打死!眾多評論都忽視了這段話,對於表情和表演,比如王為易唱情歌,可以有各種解釋。你可以說她逐漸對易有些感情了,也可以說她是在進一步騙取易的信任。畢竟光靠色欲還不行,易可以從任何一個妓女那裏得到那種滿足;還要靠色藝,而王唱的遠比那些荒腔走板的藝妓強多了。很難說一個人的理解比另一個的更準確,但是對王佳芝那麽清晰的描述和強烈的懇請該不會有誤解吧?

那麽,在費了那麽大力氣之後,好不容易才得到刺殺機會的最後關頭,王佳芝為什麽竟會突然變卦呢?張愛玲的原作中在毫無鋪墊的情況下,以一句“這個人是真愛我的”就把王的心理活動給打發了,這是小說的敗筆。電影裏沒有這句話,但有事前的鋪墊和當時的特寫鏡頭,還有湯唯精湛的表演,此時無聲勝有聲,反而讓觀眾能夠理解王佳芝的心理。

表現心理活動,應該說文字有優勢,而表演較難明確地傳達心裏的念頭。在電影裏我們隻能看到那時候王佳芝很緊張。進入珠寶店之前,她四下觀望,尋找同誌們的麵孔。進入珠寶店之後,她望見窗外的行動,愈發忐忑不安。而易先生卻出奇地鬆弛,因為他已經完全信任王佳芝了,所以才會放心大膽地來取鑽戒。這個機會,我認為是王唱情歌唱出來的。她並不是已經愛上易先生了,否則,她根本就不會誘他來這個地方。她的緊張並不是什麽愛與恨的交戰,而是任何非職業殺手都可能產生的自然情緒。

最後,那枚鑽石戒指出現了,特寫鏡頭把它顯現得那麽美,那麽精致!湯唯演出了震撼,猶如觀眾看到這鑽戒所感到的震撼。但她並沒有表演愛戀,沒有眉目含情,沒有倒懷撒嬌,倒是有些自責和決然的樣子。與其說那是愛,不如說是不忍。她一直盼望著殺賊,但她不僅需要殺賊的機會,也需要殺賊的境況。在易性虐待她時,她恨不得有人來殺易,但現在,無論易先生在不在乎給她買這麽一個貴重的禮物,這畢竟是精美的藝術品呢,而且是比易太太戴的還要大的鑽戒。在這種時刻,她能不遲疑?能不猶豫?能不動搖嗎?就連哈姆雷特那樣一位堅毅的王子,對殺父、篡位、娶母,與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叔叔,在祈禱時都下不去手,而要等到他叔叔“醉酒以後,在憤怒之中,或是在亂倫縱欲的時候,有賭博、咒罵或是其他邪惡的行為的中間”才能下手,王佳芝這麽一個善良的小女子,怎麽可能在易先生正在為自己買如此精美的鑽戒時,謀殺他呢?她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不那麽恨,才在不容仔細思考的情況下,本能地讓易先生“快走!”在那個時刻,王佳芝既不可能想到愛,也不可能想到放棄刺殺的後果。那一刻,什麽思想、邏輯、民族大義、國家存亡等大道理都消失了,深植於心靈中的善良,或者說軟弱,湧了上來,讓她不忍再次眼見活生生一個人被刺殺。

有誰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堅決鏟除漢奸?不錯,王佳芝的軟弱導致放虎歸山,導致以身飼虎,導致餓虎反撲,咬噬她那麽多同學,但看著電影,設身於她的境況,有誰能夠理直氣壯地指責她呢?連她的同學都不能。大家唯有悲哀。這部電影與張愛玲的《色•戒》,除了名字以外,已經沒有什麽共同之處,與張愛玲及胡蘭成的往事也沒有什麽關係,與鄭萍如刺殺漢奸未遂,為國犧牲的曆史事件更沒有關係。這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讀小說,我對其主題感覺模糊,對其道義無所適從。與此相反,看電影,我沒有這種困惑,並不覺得同情王佳芝有同情叛徒之嫌。因為王佳芝的軟弱是她善良的自然表現,她並沒有沉湎於性愛之中,也沒有同漢奸陷入情網,才誤了大事。她隻是不該卷入這本來就不應該發生的恐怖活動。

其實,李安的這部電影最多隻能說是受張愛玲的小說啟發而已。他完全可以像電影《特洛伊》那樣說是受原著啟發,而不是基於原著。這部電影無論在分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小說。看過電影,回過頭來再讀小說,覺得張愛玲隻是為李安寫了個大綱,而且還沒有把握住主角的心理。李安點鐵成金,把原著的毛坯拿來重鑄,精雕細鏤成一件淒美的藝術品。但它不會讓你感到愉悅,因為這是一部典型的把“美毀壞給人來看”的悲劇。我讚成很多人已經表達過的看法,這電影令人深切地感到:要打仗就堂堂正正地打,暗殺和色相不是正義的作戰方法;戰爭太殘酷了,應該讓女人走開;戰爭已經讓那麽多美好的人和事物都毀滅了,不要在消滅敵人的同時,把人性中的善良也消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