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 兩書法 題匾】

來源: 弓尒 2015-06-26 11:49: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00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5-06-26 12:16:2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File:Forbidden City Beijing Shenwumen Gate.JPG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市故宮內的博物館
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
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

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
請廢帝
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
後經攝政內閣核準,經一年之整理,
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
它位於
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麵積72萬平方米,建築麵積約15萬平方米;
始建於
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

故宮博物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
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
,是世界上最大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11月5日取消清帝溥儀帝號並將其逐出紫禁城。
李石曾先生當即建議設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員會,及清室善後委員會,並於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前,遜帝溥儀早已將1200餘件書畫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寶運出宮。

1933年華北形勢突變,於是國民政府命令:故宮南遷文物。當時共計13491箱,部分文物南遷後,
北平故宮本院也留有相當多的珍品。後來後因八年抗戰,日本入侵南京且展開屠殺,故宮文物再向西遷,
分為北、中、南三路經火車和水運經三年多至四川。後抗戰勝利,故宮文物又再度運回南京。

1948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將文物運往臺灣保存,因戰爭形勢突變隻運了三次,
其中第三次擬搬運1700箱,由於運輸艦艙位餘地有限,加之僅有24小時裝船時間,結果隻運出972箱,
另728箱也留在了中國大陸;但運至臺灣的文物皆為精挑細選的文物,所以意義仍十分重大。
1萬多箱南遷文物中總共運臺2972箱,占南遷箱件數的22%。
期間南京中央政府曾下令馬衡院長選擇留平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經火車運至南京,
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後來一箱也未運走。
四散中國各地的古物已在1970年代以後陸續運回北京故宮
今有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重慶博物館 等機構收藏保存部分清代故宮文物。

台府於1965年11月12日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恢復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
以存放在臺灣之2972箱文物。為了與北京故宮有所區分,故俗稱為“臺北故宮”。
 

故宮博物院匾額是誰題寫的 - 北京遊記 - 北

 

郭沫若題寫的故宮博物院匾額_趵突騰空jinan

李煜瀛先生在故宮建院時任“故宮善後委員會”主任委員,
他寫的“故宮博物院”五個字顏體,其石碑仍完好地保存在牆上。


郭沫若題寫的故宮博物院匾額_趵突騰空jinan

 

李煜瀛(1881年5月29日-1973年9月30日),字石曾,筆名真民,石僧,晚年自號擴武,河北高陽人。
李鴻藻第三子。中國教育家,故宮博物院創建人之一。曾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
早年曾發起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李石曾出生於晚清的一個顯宦之家。其父李鴻藻在清同治年間曾任軍機大臣,
在以保守著稱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鴻藻的第三子,6歲即熟讀詩書,
15歲從京城名儒齊禊亭習漢學,積累了深厚的國學根底。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隨清政府駐法公使孫寶琦赴法留學。
1906年8月加入中國同盟會,並出版《新世紀》周報。
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創辦中國豆腐公司,以機器新法製豆腐,
因而獲得豆腐博士的雅號。1911年李石曾回國參加辛亥革命。


 

郭沫若題寫的故宮博物院匾額_趵突騰空JINAN

 

郭沫若 題  故宮博物院  氣勢浩茫

 

郭沫若題寫的故宮博物院匾額_趵突騰空JINAN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