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凰(06)武則天的永徽宮鬥

來源: 楓昀 2015-06-12 15:16: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781 bytes)

華夏之凰--武則天的絢麗一生
第三章(之一)永徽宮鬥


男人之間的鬥爭要麽在戰場上,要麽在朝堂上。女人之間的鬥爭在家裏,而且隻能是在家裏。所以男人和男人鬥,可以有雖敗猶榮。女人和女人鬥,就算鬥贏了也丟臉,雖勝尤恥。遺憾的是,身為女性的武則天,無論以後的事業有多麽驚天動地,她也得從後宮起步,也得搞宮鬥。


【王皇後、蕭淑妃】
在武則天之前,唐高宗已經有了一個完備的後宮。皇後王氏是李治做晉王時的晉王妃,以後跟著一路晉升為太子妃、皇後。

王皇後出身高貴,屬太原王氏。史書上又稱她長得美。她祖輩中的一位名人是南北朝時的西魏名將王思政。王家與李唐家族早有姻親關係。唐高祖李淵的妹妹同安公 主就嫁給了一位王家人,成了羅山縣令王仁祐的嬸嬸。同安公主又是唐太宗的姑姑,就給兩家再次牽線搭橋,讓王仁祐的女兒嫁給了當時的晉王李治。

盡管王皇後與李治的婚姻門當戶對,又讓唐太宗非常滿意,可她仍是一位悲劇人物,原因很簡單:李治不喜歡她--後宮女人就是這麽悲摧。

李治做太子時已有四兒兩女,沒一個是王皇後生的。那時李治最寵愛的是蕭淑妃,和她生有兩女一兒。蕭淑妃的門第也很高,是蘭陵蕭氏,梁朝皇族的後裔。

相比之下,武則天就是山西並州文水縣的一個農民企業家的女兒。

高宗於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六月登基,到了第二年永徽元年(650年)的一月份,才正式把太子妃王氏冊立為皇後。從登基到立後,時間拖得相當長。

在立皇後的第二天,高宗又把宮女劉氏所生的長子李忠封為雍州牧。唐朝時各個州分成七個等級,雍州屬於最高一等,管轄範圍包括了首都長安及附近地區。而“雍 州牧”是一個名譽頭銜,一般封給重要的皇室成員,提高他的身價。又過了一個月,李治又給另外三個兒子封王,其中蕭淑妃的兒子李素節被封為“雍王”。

王皇後沒兒子。高宗給她的父親王仁祐加官進爵,官職為“特進”,是一個散官,官階很高,為正二品,但無實職;爵位則是魏國公,王皇後的母親柳氏就跟著被封 為魏國夫人。沒過多久,王仁祐病逝了,獲贈“司空”,正一品。不過王皇後好像並沒有親兄弟。她當這個皇後,直接受益的的不是王家人,倒是她舅舅柳奭 (shi4)。永徽二年(651年),柳奭被高宗提拔為宰相(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手握實權。

王皇後大約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很不穩固,受到蕭淑妃的嚴重威脅,因為淑妃的兒子素節很可能會被立為太子。正史上說,王皇後為了對付肖淑妃,就把武媚娘從感業 寺接回宮,讓她蓄上頭發。我們從正史上這一極為簡短的記載可以推測,那個時候唐高宗確實和武則天在感業寺打得火熱,起碼在一個小範圍內,這已經不是秘密 了,所以王皇後也知道有這麽一位尼姑,不但知道,還計劃利用她來對付蕭淑妃。

史官們的意思似乎是,武則天能夠再次回宮,應該感謝王皇後才對,後來把王皇後打垮、加害,純屬恩將仇報。我不知道武則天到底有沒有必要感謝皇後,反正她最初是被拿來當成後妃宮鬥的棋子的。

一夫一妻多妾製的社會裏,正妻的地位遠高於妾。皇宮裏更如此,皇後地位遠高於各級嬪妃。武則天初回皇宮,連個正式身份都沒有,在皇後眼皮底下過日子,當然 得小心翼翼。於是史書上就說武氏拚命討好王皇後。《資治通鑒》說:“武氏巧慧, 多權數,初入宮,卑辭屈體以事後(王皇後)。”這些史官最不請願承認的一點就是李治早就做出了選擇。他們非要說王皇後的倒台都是因為武則天太奸詐,而王皇 後太單純。


【武則天勝出】
不管怎樣,武媚娘終於到了李治的身邊,於是立刻得到專寵,還接二連三地生孩子。後來她得到一個身份--昭儀,在後宮中為九嬪之首,正二品。武則天究竟什麽 時候被接回宮,又是什麽時候被封為昭儀,史書上都沒有明說。從各種史料推測,武則天的長子李弘出生於永徽三年,那麽武則天回宮多半在此之前,而封昭儀多半 在此之後。

其實王皇後和蕭淑妃都不傻,見機都很快,馬上從對手變成了同盟軍,在高宗麵前一起說武則天的壞話,高宗不聽不聽都不聽。大約王皇後和肖淑妃一開始很輕敵, 隻看到武則天當時的尷尬身份,或者還會因為自己比她年輕幾歲而沾沾自喜。她們不了解武則天,更要命的是,她們不了解唐高宗。

《資治通鑒》盡管對王皇後抱有極大的同情,卻也說:“後不能曲事上左右,母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又不為禮。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皆以聞於上。”

這幾句話透露出很大的信息量,值得仔細分析。首先,“後不能曲事上左右”,我們由此知道王皇後不但對左右的宮女太監比較冷豔高貴,對高宗也是很有態度的樣子。

做為補充材料,我們還可以看看《唐會要》上關於親蠶禮的記載。為了表示對農桑的重視,皇帝皇後都會主持重要典禮。皇帝要親耕藉田,皇後則是親蠶。唐太宗的 長孫皇後在貞觀元年三月就主持了親蠶禮,貞觀九年又率領內外命婦再次親蠶。親蠶禮的整套過程相當繁瑣,不是那麽容易操作的。高宗即位後,效法父親親耕藉 田,同時也希望皇後親蠶。永徽三年三月他特別下詔要舉行親蠶典禮。可是王皇後居然不去,高宗隻好派官員替皇後去。(永徽三年三月七日,製以先蠶為中祀。後 不祭,則皇帝遣有司享之,如先農。)

外戚問題也是王皇後的一個致命傷。其實所有的皇帝都介意外戚問題,無論是長孫皇後還是武則天,對於外戚的處理都是讓皇帝滿意的。但是王皇後正相反。長孫皇 後和武則天都有足夠魄力,能以自己的權威壓製外戚。王皇後天生沒有這樣的政治手腕,大概隻是媽媽的乖女兒,舅舅的乖外甥女。她在宮鬥中處於下風,還得倚靠 舅舅想辦法,促使高宗立了陳王李忠為太子,以幫助她鞏固後位。所以王皇後做不到約束母親和舅舅。而母親和舅舅看起來也缺乏政治敏感性,出入皇宮後院很張 揚,“入見六宮,又不為禮”,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敵意。柳奭和柳氏可能和長孫無忌、褚遂良一樣,以為李治一直是貞觀年間那個孝順柔弱的孩子。

武則天本來就在這後宮裏住了十多年,對人際關係和各種潛規則恐怕遠比王皇後、肖淑妃來得熟悉。從上述《資治通鑒》記載來看,武則天第一是成功地籠絡了後宮 中下層,甚至把王皇後和蕭淑妃身邊的人都拉攏過來了。第二,利用這些人際關係,成功地建立了後宮情報網。第三,武則天在後宮做的這一切都與高宗進行了交流 --“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皆以聞於上。”

“皆以聞於上”,這點最重要。本來,她在後宮如此籠絡人心,大搞情報,相當於培植私人勢力,這是讓皇帝很忌諱的事情,可是武則天有辦法把這個情報網變成高宗和她兩個人的共享資源,高宗對她自然就不會有猜忌,隻會有賞識。

不過,雖然武則天那幾年在宮裏可能混得風生水起,但日子恐怕並不好過。正史記載,永徽五年十二月,高宗從長安出發去太宗的昭陵拜謁,武昭儀當時身懷六甲, 還跟著一起去,在大冷天裏飽受顛簸之苦,結果半路上生下孩子,就是她的次子李賢。按常理,就算高宗再怎麽離不開武則天,也沒必要把即將臨盆的她帶在路上。 之所以帶在身邊,可能是擔心皇宮裏不夠安全。

在李賢出生之前,還發生了小公主突然死亡的事件。武則天的這位長女到底是哪一年生的,又是什麽日子死亡的,史書上不寫。但《唐會要》上說,小公主暴卒,武 則天對高宗說這是王皇後幹的,高宗因此起了廢後的心思(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後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即便小公主是意外死亡,可武則天說是王皇後幹 的(她沒說是蕭淑妃幹的),而高宗信了武則天的話。這起碼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武則天想趁機扳倒王皇後,取而代之。但也可以是第二種解釋,就是王皇後也 對武則天做過很多充滿敵意的事情,以至於她首先就懷疑是皇後害了自己的女兒。

當然了,史官們是決不肯承認武則天也可能是受害者的。於是到了《資治通鑒》裏麵,這件事變成了武則天精心策劃的一場驚天大陰謀,自己害死小公主,然後嫁禍於王皇後。為了配合這出精彩宮鬥戲,唐高宗也不得不扮演一個糊塗蟲的角色了。

不過也難怪史官們要惡意揣度武則天,因為這場永徽宮鬥從過程到結果都堪稱奇跡(其實武則天一生奇跡甚多,這場宮鬥是小意思)。大家眼看著毫無根基的武昭儀 一步步坐大,把皇帝迷得神魂顛倒。到了永徽六年,已經不是誰得寵誰失寵,而是皇後由誰來做的重大問題了。於是宮鬥從三國大戰變成了王、武對決。雙方親友團 也加入進來,除了柳氏、柳奭,還有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後來更驚動了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來濟、李義府、許敬宗、王德儉等朝堂大臣。

宮鬥參雜著朝堂之爭,節奏明顯加快。永徽六年正月,才出生不久的李賢被封為潞王。這年四月,武則天雖然還隻是個昭儀,卻寫了一篇《內訓》,儼然已經拿出了皇後的派頭。

這年六月,王皇後和母親柳氏因為在宮中搞迷信活動--厭勝,遭到高宗的嚴厲處分。高宗下詔柳氏今後不得入宮。《資治通鑒》上說,王皇後母女並沒有搞厭勝,是武則天誣告的。

九月,褚遂良因為堅決反對立武昭儀為皇後,提意見提得太過激烈,被高宗貶為潭州都督。

十月,高宗下詔廢後。

根據《資治通鑒》的“考異”,高宗是有一道正式廢後詔書的。可是我們現在見不到這份詔書的全文,隻看到《通鑒》上記載了其中一句:“王皇後、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 並除名,流嶺南。”

謀行鴆毒?連我這個武則天腦殘粉兒都有些懷疑。

【永遠的陰影】
永徽宮鬥給武則天留下的心理陰影,從她以後對待王皇後的親族可以窺視一二。王皇後的族兄王方翼,德才兼備,無論是做地方官還是領兵打仗都表現得很傑出。高 宗朝後期,李治對王方翼委以重任。可是武則天獨自執政後卻對王方翼一百個不放心,在殺了大將程務挺之後把他也流放了。王方翼在偏遠地區憂憤而逝。後來到武 周朝天授年間,王方翼的兒子王珣靠自己的本事參加科舉,考中了進士,當上了長安縣尉,因為工作出色受到女皇接見。可是武則天一聽說他是王皇後的族人,居然 又不高興了,把他貶了官。王珣直到玄宗年間才得重用。

武則天並非氣量狹窄之人。當初上官儀策劃廢掉她的皇後,武則天對他的孫女上官婉兒卻大力提拔,毫無芥蒂。裴行儉在永徽年間的後位之爭中屬於“反武派”,因 此被高宗貶到了邊疆。可是武則天掌權後對裴行儉的遺孀厙狄氏非常優待,招進內廷做女官,十分寵信。厙狄氏所生的兒子裴光庭還成了武三思的女婿。上官儀也 好,裴行儉也罷,和武則天的恩怨都源於政治鬥爭,而王皇後與武則天之間的宮鬥,可能觸及到了心靈最深處,彼此的傷害格外強烈。


【反正武則天就是大壞蛋】
王皇後和蕭淑妃不久便被處死。正史上說,武則天把這二人虐待而死。比較奇怪的是,《舊唐書》先說武則天把王、蕭二人勒死(武昭儀令 人皆縊殺之),然後補充說武則天把她們砍去手足,扔進酒缸,折磨致死(令人杖庶人及蕭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甕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數日而 卒。)。

好吧,就算武則天從來都不是個好人。就算她才當上皇後就忍不住為所欲為,一心要在後宮豎立自己的凶殘形象。可是我就納悶了,武則天學誰不行,可是為啥非要 學習呂後?難道她那時候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昭告天下:“同誌們!大家看好了啊,我武則天就是呂後第二!你們有什麽想說的嗎?”

不過,武則天才用高音喇叭嚷嚷完她要當呂後,馬上就變得膽小如鼠了。史官們指出,武則天非常害怕死後的蕭淑妃。武則天對唐高宗說:“老公,帶我去洛陽8, 長安這裏有好多貓貓,我好怕怕哦。”高宗呢,反正是非不分,在以後的日子裏就帶著他這個殘忍無行的老婆,一趟一趟去洛陽躲貓貓。

所有跟帖: 

關於武則天謀殺親手女兒的指控,我另寫過一篇文章討論。其實除了說她殺女,還有一條是說她虐殺王、蕭, -楓昀- 給 楓昀 發送悄悄話 楓昀 的博客首頁 (506 bytes) () 06/12/2015 postreply 15:22: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