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凰(05)稚奴和媚娘的驚世戀情

來源: 楓昀 2015-06-07 12:28: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13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楓昀 ] 在 2015-06-07 12:29:0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華夏之凰--武則天的絢麗一生
第二章(之二)稚奴和媚娘的驚世戀情


唐朝皇帝駕崩後的哀冊文基本上都是由當時文采卓越的大臣來執筆。唐高祖的哀冊文是虞世南寫的。太宗的由褚遂良撰寫,太宗文德皇後(長孫氏)的哀冊文也是虞世南執筆。武則天的哀冊文由崔融撰寫,中宗的由徐彥伯撰寫,睿宗的由蘇頲撰寫,玄宗的由王縉撰寫。

隻有唐高宗李治是個例外。他的哀冊文由妻子武則天撰寫。武則天以皇太後的身份替嗣皇帝李旦寫下這篇感傷文字,先說:“哀子嗣皇帝輪(指李旦),攀訴容車,崩號扆殿。悲蜃輅之空嚴,感鳳樽之虛薦。...”接著便寫到自己:“念茲孤幼,哽咽荒襟,腸與肝而共斷,憂與痛而相尋。顧慕丹楹,回環紫掖,撫眇嗣而傷今,想宸顏而慟昔。寄柔情於簡素,播天聲於金石。”

肝腸共斷,憂痛相尋。

撰寫此文時,武則天正忙著臨朝稱製,忙著大權獨攬。她廢掉了丈夫指定的三兒子,冊立了聽話的四兒子。可能這時候她已經在籌劃稱帝,山雨欲來,空氣中聞得到血腥的氣息。無論從皇權的角度,還是從家族的角度,她都在背叛。但也許,這恰是傳說中的“真愛”?政治歸政治,情感歸情感。她對亡夫的追念超越了皇權,超越了家族,超越一切有形無形的製度,在大唐的山陵間永存。


【想當年,二進宮】
兩唐書也好,資治通鑒也罷,正史對唐高宗和武則天的那些年,吝嗇得一句也不肯多說。我們隻知道武才人在先皇駕崩後去感業寺當了尼姑。正史上說,李治在忌日去感業寺行香,見到了武氏,兩人都哭了。

《全唐詩》收錄武則天的詩作四十多首,其中一首《如意娘》知名度最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文句直白,不懂詩的人也一眼能看出是女孩子在相思。但是沒有史料來解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甚至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由武則天所作。不過,既然正史不肯告訴我們這對帝後夫妻到底是怎麽談戀愛的,就怨不得後人要做填空題了。就算這是武媚娘寫給李治的情詩吧,有何不可?而且寫作地點多半就是在感業寺。

然後在一個不甚確切的日子裏,武媚娘被王皇後接進了皇宮。再往後,開始了高宗永徽年間的宮鬥。

說起宮鬥,雖然女一號女二號女三號們可以各逞機心,但最終決定勝負的隻有皇帝。李治對武則天的偏愛早在做太子時就形成了,所以這場宮鬥的結局也早在一開始就注定了。


【立後】

在眾位大臣的眼裏,年輕的皇帝對後宮事務的處理越來越出格。把先皇的才人接回宮裏?好吧,大家忍了,畢竟這也是皇後的意思;立為昭儀?好吧這也可以接受,畢竟生下了皇子;追贈武昭儀的父親?好吧這也說得過去,畢竟是十三位大唐開國功臣一起追贈。可是皇帝還沒折騰完,居然提出要廢後,把王皇後廢了,改立武昭儀。這下大臣們不幹了,紛紛苦諫。李治對這些諫言是不聽不聽都不聽。最後皇權獲勝,廢王立武,曆史揭開新篇章。

立武氏為後,有兩大障礙需要克服,一是她身份尷尬,是先朝的才人,做昭儀已然不妥,立為皇後簡直是公然亂倫。第二是她的出身,寒門小姓,門不當戶不對,哪裏配得上皇家?

褚遂良的諫言最為透徹犀利。他指出:王皇後出身名門,是先帝指定的婚姻,為什麽要廢?而且就算陛下非要廢掉王皇後,也不能立武氏啊。武昭儀曾事先帝,這事兒大家都知道,陛下打算怎麽糊弄天下人呢?將來史冊上會怎麽記錄,陛下真不在乎嗎?完了完了,我看咱大唐要亂,就從這事兒開始亂。(《唐會要》記載褚遂良對李治講:“陛下必別立皇後,伏請妙擇天下令族,何必要在武氏?且昭儀經事先帝,眾所共知,陛下豈可蔽天下耳目。使萬世之後,何以稱傳此事?陛下倘虧人子之道,自招不善之名,敗亂之端,自此始也。”)

道理全在褚遂良那兒,皇帝竟無言以對,幹脆把褚遂良貶出首都,到潭州(今湖南部分地區)當都督去了。韓瑗接著上奏,說王皇後毫無過錯,現在給陛下廢掉,四海之內大家都很傷心(皇後...今無愆過,即便廢黜。四海之士,誰不惕然?)。韓瑗又說:“立皇後可不是小事,妲己亡了殷朝,褒姒滅了周朝,這些都是曆史教訓。我看天下真要亂了。”

李治雖然不聽不聽都不聽,但這些諫言也沒白說。他挖空心思寫的立後詔書,就是想對天下人有個交待。《立武昭儀為皇後詔》全文如下:“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內,恒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嚐迕目。聖情鑒悉,每垂讚歎。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後。”

詔書說:武昭儀出身很好,門著勳庸,嫌她門第不高的那些勢利眼你們可以閉嘴了。況且她本人還學習好、品德高。另外我以前當太子時侍候先帝的病,對那些宮女從來都不多看一眼的,各位淫民群眾就不要瞎琢磨黃段子了。先帝因此讚賞我的德行,把宮女武氏賞賜給我。其實這種事在漢朝就有先例,各位親們也別再說什麽亂倫不亂倫的話了。欽此。

這裏順便討論一個相關話題。有種意見認為,李唐皇室總幹些出格的事情,李世民把弟媳納入後宮,李治把庶母立為皇後,李隆基把兒媳婦封為貴妃,這都因為李唐皇族有胡人血統,不怎麽在乎這些禮法。這種說法可能有些道理,不過我們從李治的這份立後詔書可以看到,他是認同禮法的,他也很在意名份的問題。他的解決辦法不是放棄,而是繞道而行,三糊弄兩糊弄,然後聲稱自己並沒有亂了規矩。

花了這麽多心思,冒了這麽大的政治風險,扶植一個身份尷尬、出身寒微、年齡比自己大四歲的女人為皇後,除了愛她,還有更好的解釋嗎?

在廢王立武的過程中,確實有一個君相爭權的內因。李治借著廢立皇後這件事,打垮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的宰相集團,把大權抓到了自己手裏。但他立武為後顯然並不光是出於政治考慮。武則天當了皇後之後,各種出格的待遇仍在繼續。


【從皇後到天後】
永徽六年(655年)冬,武昭儀被正式冊立為皇後。李治因此大赦天下,並且下令內外命婦、文武百官、以及少數民族在京各長官到肅義門朝見新皇後。大典十分隆重。

百官朝皇後,這裏算是開了先例。後來到了唐肅宗立張皇後時,工部侍郎於休烈就提意見說,從前的立後典禮上,百官不需要朝賀皇後的,這都是永徽年間開的頭,搞得官員和命婦男女雜處,不成體統--注意他的理由,沒說天皇大帝的規矩本身不好,隻是男女雜處,不方便(“朝官命婦,並入雜處,殊為失禮。”)唐肅宗接受了這個意見,下詔停止這種做法。(唐會要)

後宮製度相當殘酷,從皇後到嬪妃,無論得寵與否,都是男尊女卑,都處在皇權的高壓之下。但不管怎樣,成功從得寵開始。

後宮女人混得好不好,一個標準是看生育。說武才人在太宗朝不得寵,理由之一是她未有生育。以此標準衡量,武則天到了高宗朝就是專寵。從正史上看,自她二進宮起,李治仿佛就和她過起了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生活。李治在做太子時已有四兒兩女,登基做皇帝後的幾個子女全部是武則天生的。

他們一起生了六個孩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都出生於宮鬥激烈的永徽年間;這兩個兒子中間有一個小公主,不幸夭折;顯慶元年(656年),武則天當上皇後的頭一年,生三兒子李顯;四年後的龍朔二年(662年),生四兒子李旦;最小的一個是太平公主,出生年月沒有明確記載,據推測是在麟德二年(665年)--這一年,是武則天差點兒被上官儀的廢後詔書趕下台的第二年,她41歲。

對後宮女人的另一考量是看她所生子女的待遇如何。武則天一旦成為皇後,三歲的李弘便成為嫡子。唐高宗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接受”了長子李忠的辭職請求,廢了他的太子位,然後改元顯慶,立李弘為皇太子。

史書上說,高宗朝武後所生的三個王(李賢、李顯、李旦),還有太平公主,“食封逾於常製”,待遇都超過常規。

唐高宗對太平公主似乎又格外喜愛。《新唐書》上記載,開耀元年太平公主出嫁,高宗下詔“赦京師”,弘道元年公主生兒子,又下詔“赦東都”。

相比之下,李治另幾個庶出的子女顯得相當可憐。兒子們依例封王,似乎都是很早就去了封地,兩個女兒則一直幽居在掖庭,很晚才出嫁。

顯慶六年(661年),一位道長郭行真帶著幾個徒弟,奉了高宗武後的旨意登上泰山,在那裏豎了一塊非常別致的石碑,碑身由兩塊一模一樣的長方形石料拚合而成,共享同一個碑座,同一個碑首。此碑得名“鴛鴦雙束碑”,至今仍在。幾年後,高宗在泰山完成了封禪大典,而武則天破天荒地以皇後的身份主持了封禪亞獻。

李治不斷給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追封。以前她做昭儀時,李治就給十三位大唐開國功臣追贈過一次官,武士彠名列其中,獲贈並州都督;顯慶元年(656年),武則天成了皇後,老爸被追贈司徒,而且從原來的應國公變成了周國公;總章元年(668年),李治下詔對一批唐高祖李淵的老臣重新論功,武士彠名列一等功臣。

鹹亨元年(670年),種種跡象表明,朝中眾臣對皇後參政過多的行為很不滿意。這年天下大旱,武則天主動上表請求辭職(避位),但是李治不批準。恰好這期間武則天的母親楊老夫人去世,李治給丈母娘大肆操辦喪事,要求九品以上的文武京官都去吊唁。武士彠被追贈為太原郡王,成了李唐皇族之外的一位異性王。楊夫人則以太原王妃的身份下葬。

李治不但允許,簡直是鼓勵他的皇後參政。顯慶五年(660年),李治說他頭疼,正式讓武則天參與朝堂工作。此後,在大臣們或明或暗的反對中,武則天的參政程度越來越深。上元元年(674年),李治自封天皇,給武則天封為天後。

野史上有個故事。一位大臣楊弘武,手上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權。高宗有一次問他:“某人不怎麽樣,你為什麽把那個職位給他?”楊弘武回答:“沒辦法,我老婆太厲害。她說要給,我不答應的話恐怕以後要吃苦頭。”高宗聽後,笑而不語。

看起來李治並不忌諱大臣們說他怕老婆。直到永隆二年(681年),李治已是年近半百,和雍州長史李義玄談論勤儉節約問題,提到武則天,說:“天後,我之匹敵...”--一個中古時代的皇帝,把老婆視為與自己平等的另一半,這是什麽節奏?我想應該不會是女權思想,隻能是愛戀。


【匹敵】
武則天一步步走向權力高峰,每一步都是李治在背後撐腰。她沒有強大的娘家,朝堂上也沒有親信。所謂的“武後黨”是史家們編織出來的神話。許敬宗、李義府隻是在立後問題上幫過她,而這也無非是他們在迎合皇帝。到了上官儀被殺,二聖臨朝,滿朝文武基本上全是武則天的對頭,區別隻是敵意的輕重而已。但高宗的支持,讓她一路成為皇太後。

離開了李治,武則天的權力立刻就喪失了合法性。所以她用酷吏,開殺戒。所以她大搞祥瑞。所以她拋棄儒家經典,跑到浩如煙海的佛經裏苦尋依據。

所以她可以不再是天後,卻始終必需是唐高宗的妻子,哪怕時代的車輪已經滾滾進入大周朝。哪怕她有男寵。

所以,八卦愛好者自然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媚娘對她的稚奴有真心嗎?抑或隻是利用?

《酉陽雜俎》裏有個小故事,說武則天在讀駱冰王的《討武檄文》時,看到“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是呀,這不是在變相誇她美,能不樂麽?可是看到後麵,“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一句,提到了李治之死,武則天就坐不住了,責備說:“宰相失人。”

殺人見血,曆盡艱辛,終於建立了大周朝,隨即為立嗣問題陷入煩惱。武則天心裏煩,大臣們更加不安。他們千方百計想說服女皇把天下傳給兒子,各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動之以情,拿兒子說事沒用,得拿高宗說事。李昭德對武則天說:“天皇,是陛下的丈夫,如果把皇位傳給了侄子,臣恐怕天皇以後就沒有祭祀可享用了。”《舊唐書》說,武則天被這句話點醒了(則天寤之)。

史官們顯然不認為武則天對唐高宗有什麽感情。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得厲害,離去世已經不遠。他的眼睛看不見了,名醫秦鳴鶴提出,在高宗的頭頂上針刺放血。武則天在簾後怒道:“在天子頭上刺血,這人該殺。”秦鳴鶴叩首求饒。高宗說:“讓他試試吧。”於是秦鳴鶴為高宗施行針灸,還真有效,放血之後高宗說:“我好像看見了。”武則天非常高興,為了表達感激之情,親自背了一百匹絹出來賜給秦鳴鶴。

這件事能說明武則天對唐高宗的關切之情嗎?《舊唐書》記錄這件事時,隻說醫生在高宗頭頂上針刺放血,然後武則天強烈反對,要殺醫生,卻隻字不提後來武則天如何感激醫生;《資治通鑒》雖然把事情寫得比較完整,但前麵先說武則天心裏不想讓高宗病愈;年代更早的唐朝筆記小說《大唐新語》也完整記載了這件事,可是居然把它歸入“諛佞”類,與其它奸邪小人阿諛奉承的故事歸在一道,而且在故事開頭一口咬定武則天就是不希望高宗的病好起來。我就納悶了,這些史家是咋知道天後的心思的?

不管史官們什麽態度,千載之後的曆史遺跡總是把唐高宗和武則天緊緊聯係在一起。文明元年(684年),李顯被流放,李旦成為傀儡皇帝。李顯做王爺時在長安的舊居“英王府”被武則天下令改建為佛寺,為唐高宗祈福。她還親自題寫了匾額。這便是今天的西安薦福寺。因為是高規格的皇家寺院,薦福寺躲過了後來唐武宗在會昌年間的滅佛運動。當時武宗下令在長安和洛陽每個城市隻能保留四所寺院。在長安,為長孫皇後祈福的慈恩寺和這所為高宗李治祈福的薦福寺都得以保留。即便到了今天,薦福寺的小雁塔依舊挺立,與大雁塔一樣是西安的地標建築。

大慈恩寺是李治做太子時為母親長孫皇後修建的。到了幾十年後的武周長安年間(701-704年),寺內的大雁塔已經出現損壞。當時武則天從洛陽回到闊別已久的長安暫住,見寺塔頹敗,便下令大加修整。這次翻修不但把原來的五層塔身加高,增加到了十層,而且改變了大雁塔最初濃厚的天竺風格,變成了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樣式。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雁塔不是最初玄奘設計的模樣,而是武則天時代重修的。據專家分析考證,這可能是唐朝對大雁塔進行過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整修。此後戰火毀壞,晚唐時大雁塔隻剩七層。到了明朝,大雁塔再次大修,保存至今。(注釋1)

女皇盡管背負了千年罵名,卻自有她奇異的力量。唐朝十八陵,到現在保存最好的是乾陵,安然避過了一千多年來各次盜墓劫難。高宗逝世的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命吏部尚書韋待價出任“山陵使”,主持營建乾陵。陵區選址在長安西北方向的梁山(現在的鹹陽市乾縣)。唐高宗從去世到下葬,總共273天,在唐朝諸帝中時間是比較長的。時間長,就是因為乾陵的建造耗費時日。在高宗入土為安之後,乾陵的地麵工程仍在繼續。(注釋2)

乾陵規模宏大,儼然是一個微型的長安城,有內城和外城,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城門。遺憾的是現在隻能找到城的遺跡。不過各種石刻作品,如華表,翁仲,石獅、翼馬,駝鳥等,以及無字碑、述聖記碑、六十一蕃臣像,都頑強地挺到了今天。乾陵開創了幾項先例,為後世帝王陵所效仿,比如陵園四門安放石獅子,陵前司馬道兩邊排列的石刻組合,豎立帝王功德碑。

太宗的昭陵陪葬墓最多,而乾陵是陵前豎立的蕃臣像數量最多。兩位初唐的帝王,各有各的偉大成就。

無字碑當然是個迷。為何無字,是千秋功罪任人說,功業太大無法說,羞愧難當恥於說,還是四大皆空不需說?我倒覺得,是子孫後代不知該怎麽說。就算無字碑是武則天自己為自己立的,後代皇帝如果真想說點兒什麽,照樣可以說。這種事情他們可沒少幹,比如前代帝王的尊號可以一變再變,先皇廟裏的配享功臣名單可以改來改去,一塊石碑又如何動不得?隻是,這位叛逆的老祖母讓後來的唐帝們左右為難,總不能象對待長孫皇後那樣放心大膽地謳歌吧,可也不敢象後世儒生那樣肆無忌憚地漫罵,隻好啥都不說。

其實乾陵還有一個迷,就是武則天對她自己的最後歸屬到底是怎麽想的。她獨立執政二十二年,期間不但大修了乾陵,還為自己的父親大建了昊陵,為母親大建了順陵。那她自己呢?好像沒什麽證據顯示她有獨自建陵的打算。

武則天的母親楊夫人是父親武士彠的繼室。武士彠與原配夫人相裏氏合葬,而楊夫人去世後葬在自己父親楊達的墓地附近。以此為先例,武則天也可以選擇獨自建陵,可是她似乎從未有過這種想法。相反,她倒可能從一開始就打算在百年之後回到李治身邊。乾陵前那兩塊相對而立的高大石碑--述聖記碑和無字碑,隔著一條司馬道遙遙相望,布局對稱。述聖記碑是武則天立的,那時似乎就已經在對麵給自己的那塊碑預留了位置。有人幹脆認為,這兩塊石碑是同時豎立起來的。

李治的遺詔說:“陵園製度,務從節儉”。武則天可沒聽他的。她不但為李治大修陵墓,還開創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其實說到她的創新,這不過是牛刀小試。

述聖記碑有五節碑身,又加上一個頂,一個底座,共是七節,總高度7.5米。而對麵的無字碑高7.53米(數據全是百度百科上看來的)。雖然兩塊石碑的外形有明顯差別,但高度相仿。

碑文《述聖記》由武則天親自撰文,李顯書寫。《述聖記》共八千字,可惜石碑上的字多數銷蝕殆盡,難以辨認。《全唐文》收錄有碑文的殘篇,我讀過幾遍,用典太多,加上到處缺字,我就不給自己找麻煩了。值得一提的是全文開頭以“朕”自稱:“朕聞陽耀陰凝,混元所以(闕二字)天覆地(闕十一字)高宗見之矣。”

讓我想想。這個皇帝的老婆給他寫讚美文章,然後老婆也自稱為朕,這是一種什麽精神?我已經完全看不到後宮女人的身影了。我看到了一個現代性的幻象。我看到了舒婷的《致橡樹》!



注釋1:關於大雁塔的整修,參考論文《唐長安慈恩寺大雁塔原狀探討》,作者:楊鴻勳(中國社會科學院)
注釋2:乾陵的營建,參考《也論唐乾陵的營建者及始建時間》,作者:李阿能,趙維娜(乾陵管理處)

--女權分子看女皇,重頭細說武媚娘--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