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即性感----譚琳
紐約堂叔
兩次和譚琳近距離的邂逅似乎注定我和她之間的某種緣分。七年前和今天,我們都出現在朋友的私人宴會上。坐在我旁邊的譚琳,如蘭吐華,恬淡而內斂。我們相談甚歡。
七年前我隻知道譚琳是來自北京的湘妹子,
近年來我一直是她高密度訪談節目的忠實觀眾,

圖1,會客室
當我翻開譚琳的博文,
在一個新聞工具多元化的時代,

圖2,在台裏

圖3,采訪
我對《美國中文電視》的偏愛不能不說與譚琳扯在一起。我想說,
譚琳在國內是學媒體管理的,那本是個屬於行政的行業。
譚氏風格
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紐約會客室》
以不變應百變。
雖然都是用“爹媽給的喉嚨嘶喊(契科夫)”,
度在胸中。
度,或者說韻律,在名人訪談節目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圖4,沒有終點 圖5,異域假麵人
研媚而雍容。
清晰流暢的語言,妙曼的笑,舉手抬腳,
多棲。
決戰銀屏風平浪靜,帷幄之中暗濤洶湧。
數年前,譚琳曾經連續用了6天時間完成了對李昌鈺的專訪,
我之所以把幕後的故事告訴大家並把它歸納為譚氏風格之一格,
據我所知,但凡國內“大牌”
時世造人。可以想象,

圖6,長在深閨
微笑譚琳
都說 “女為悅己者容”,

圖7,求知樂
照片中的譚琳身材適中,好看的五官。

圖8,緑茵羅裙
與其欣賞T台上冷豔的模特兒,我情願看笑魅譚琳。
文學譚琳
相信譚琳出自一個高知或文藝家庭。

圖9,率性
譚琳出道很早,有如孩子般的她早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
因為知道什麽是肮髒,所以更知道應該如何去高尚;
很早就明白自己應該擁有什麽樣的價值觀。我們的人民吃不飽飯,
淚水和洗禮,我在尋找諾亞方舟的去向。。。
源於和譚琳相似的時尚觀念,我注意到,

圖10,願為紅葉
很遺憾不能從譚琳的書架上解讀譚琳,


圖11,休閑
譚琳寫詩,有一首是這樣的:
汐潮湧 秋聲沒
漪瀾湛波憑心落
朱霞曜 輕紗渺
愁然怏麵借裙消
鬢絲繞 綻蕊嬌
眉柳瓊枝逐花笑
思若海 意如潮
杌隉鬱擾隨塵飄
詩意繾綣,文詞的考究一如其人。
微笑譚琳和文學譚琳不由得使我心中豎起了另一扇“譚家風情”
譚琳博客中有這樣一段語錄:
如果孤獨是一種習慣,它是否還應該被稱為孤獨;
如果寂寞是一種態度,它是否可以不必與傷感為伍;
那個與子偕老的人必須是可以傾訴感情的人;
我在一種沉甸甸的姿態中平靜地等待,如果有一個這樣的人存在,
上麵的語錄和譚琳博客中永遠孤單的身影是不是令人浮想聯翩?

圖12,近影一瞥
至於譚琳的那個“思想即性感”的另一半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