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掉歌頭】2014年秋遊篇: 孩子,這是你的家 (廣州)

來源: 白梅格 2014-12-17 07:39: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26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白梅格 ] 在 2014-12-17 07:42:3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80年代與2008年《陳真》主題曲:大號是中華youtu.be/Zr-XXbt5RDw

自小時起,就一直喜歡竹子,隻不過那時是膚淺的感性認識。每當寒暑假來臨之際,若得知被送到縉雲山北溫泉附近的親戚家裏,真是高興的不得了。對小孩而言,竹林漫山遍野滿目蔥鬱是小事,主要是籠籠竹叢裏冬暖夏涼感覺舒適,況且盛產竹子的山裏還有竹芯煎熬的冰涼飲,有清香脆嫩的新鮮竹筍,有鮮美無比的走地竹雞,有精巧絕妙的玩具竹編,有味道奇異的燉湯竹蓀,更有小孩們喜歡的火燒竹葉遊戲。。。多年之後,一次在電視上看生存競賽節目,問在茂密的叢林中一人若是跌入深坑,僅有一把刀的同伴如何救他出來?姐頓時放聲大笑
:砍根小樹伸入坑內讓他爬出來,竹林裏救人就是這樣的。我還知道一個暑假小孩在竹林裏賺錢的辦法:在一些濃蔭密布的竹林道路邊,有的山民會修建一個很淺的簡陋瓷磚鋪就的水池,引來清澈冰涼的山泉將池注滿,泡上一個個山上特產又甜又脆的沙土西瓜。有的遊客買了西瓜之後,便請水池邊候著的竹背篼小孩將這些青翠間白紋的滾圓物背到山下,在山門口等待交貨付錢,自己或走或乘坐兩個山民轎夫肩抬的竹滑竿轎椅下山。

 

所有這些,就是當年對竹子的全部印象,完全不清楚其種類、產地、習性、與特點等科學知識。直到後來父母由內地遷往廣州安家那裏,我在城裏四下溜達閑逛時,在中山大學校園內發現了一個著名的竹子景點(見下圖1—6),這才開始學習理性地了解竹子,且愈來愈興趣盎然。

 

這個景點竹園原名華僑園,有近百年的曆史,大致麵積20畝,是中大以前的五個竹園中碩果僅存的一處,其餘的四園因戰亂、文革等曆史原因早已灰飛煙滅了,部分竹子則移栽到目前此園裏,加上近年來從南京大學竹種園引進的一些,以前五園共計近200種竹子如今大約120種左右。竹園的前身是上世紀20年代嶺南大學植物學美國教授McClure創辦的竹類標本園,師生從國內外搜集了眾多的竹種種植在園內,華僑園裏的許多竹子都是學生寒暑假後從海外攜帶回來的,既有南洋的氤氳,也具“歐美的風情。解放後嶺南大學與中山大學合二為一,該竹園所在的原嶺南大學舊址就變成了如今中山大學校本部的西南區,所以它也被稱為西南園。

 

中大的此園,在業界可是大名鼎鼎聲譽卓著。自網上資料而知,廣州華南植物園近半的竹種取自這裏,曉港公園、廣東省農科院植物研究所、四川成都的望江公園、浙江杭州植物園、北京紫竹院公園也來這引種,北大未名湖邊的青竹黃竹據稱也是來源於此。

 

如今的華僑竹園,也是一個舒適安逸的休閑去處。尤其清晨黃昏,遊人更是絡繹不絕。走在鬱鬱蔥蔥涼風習習的竹林小徑上,心曠神怡之餘不禁肅然起敬:滄桑百年顛簸流離,留得竹園這一塊風水寶地造福後輩,不知多少英雄好漢曾為之浴血奮戰、辛勤勞作、無私奉獻?

 

特別注明:本文所有資料信息均來自網絡

-----------------------------------------------------------

2008年,香港電視連續劇《精武陳真》的主題曲與八十年代中期的 《陳真》同為一首《大號是中華》:孩子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古樸益顯出風貌,大號是中華;孩子這是你的家,紅磚碧瓦,祖先鮮血幹磚瓦上,汗滴用作栽花。枯了樹幹再生花,肩過重擔再上吧,黃炎傳萬代,為家邦,為了你血中那份特質世代留下。

竹子若能聽懂人話,一定會對它談古論今:竹子,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古樸亦顯出風貌,原名園僑華。竹子,這是你的家,紅磚碧瓦,先人鮮血幹磚瓦上,汗滴用作栽花。枯了竹幹再生花,肩過重擔再上吧,竹種傳萬代,為家邦,為了你血中那份特質世代留下。












所有跟帖: 

中山大學還有這麽個好地方?有機會一定去看看 -魁北克人- 給 魁北克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7/2014 postreply 17:04: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