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來源: 裴殷裴殷 2014-12-12 05:12: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129 bytes)

西遊記完整貫穿了中國人文化根流的整個生態係統,所以跟著西遊記走是沒錯的,能讓你遊曆一個完整的文明係統.....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1) 無明之人 進退皆失據 (2) 烏雞之國 (3) 烏雞之王 (4) 算







PDF   TXT訂閱  PDF訂閱  mp3播客  mp4播客

(1)無明之人進退皆失據

 

從故事中可以得知,嬰兒指的是這烏雞國太子,金木則是指孫悟空和豬八戒,孫悟空是金公、豬八戒是木母,邪正分別指的是假國王和真國王,參玄是參的什麽玄呢?從故事中可以得知,是參的井底的玄,玄指的就是深井。

本來這烏雞國的烏就是黑的意思,玄有深的意思、指井,也指黑色,並且黑中帶紅的顏色。可以說,因為一時糊塗犯下大錯的烏雞國國王,被那妖道狠狠的推下玄關中、強迫他參玄去了。

這皇帝在水裏被拘三年,斷乎沒有參透自己的玄關死竅,隻是懷著綿綿無絕期的恨意,受了三年的苦罪。他本來是應該撒手人寰的、早乘金身、早登極樂的,因為一時的狂暴無良,導致這其實大有因緣的無妄之災。

如果他當初禮遇了文殊菩薩所變化的俗僧,那麽五年前他應該就已經得道而去了。如果他當時就圓滿離去,那麽,他的兒子應該五年前就繼承了王位,到現在應該已經當了五年的國王了。可是他該走的不走,人家該來的就不得不等待,繼續做他的王子。

如果他五年前離去,他的兒子老婆滿朝文武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都會因為目睹他家皇帝老兒的圓滿成正果,而崇敬佛 法、舉國向善。並且,當唐三藏他們來到烏雞國的時候,接待他們的應該是新國王,他們師徒應該順風順水的就度過這一關隘了。不但這一關隘過得順利,前麵在敕 建寶林寺,那幫子傻和尚也不會那麽渙散憊怠、沒有修行人的樣子。

可是,你知道,修行的路上,怎麽可能存在假設和如果……可是,你知道,如果他真的當初走了,這留下三藏的無主之心神、遜位給

糊塗無良的惡念、這可讓他認賊作父的元嬰如何辦?難道就真的認了這惡念為真念、不修成佛王修成魔王?

所以,他還真的有留下來的必要。那麽,是不是說,當初文殊菩薩是故意引爆了這烏雞國國王的執著,從而故意的讓他犯錯誤下套?從而故意的讓他留下來,給唐三藏作試煉?好像有點這麽個意思呦……

我們來理順一下,這烏雞國國王和三藏碰到一起的脈絡。國王說,師傅啊,我們這裏五年前遇到大旱災,草不生子、鳥不拉屎,民

皆饑死、官不聊生。記住,說的是五年前。然後這皇帝就覺得是自己哪裏搞錯了,忤逆了天意,然後就仿效大禹治水、 與萬民同受甘苦。可是我們知道,禹王治水用疏不用堵、遇到事情疏導脈路、開淤瀉洪為治民治水之竅要。他呢,苦倒是受了,卻一點不開竅,跟那天災死磕、苦 熬,指望著老天開眼、僥幸盼望解決問題都通過這吃苦受罪一招鮮來解決。

結果,老天根本就不理會他,他始終不開竅、苦熬了三年。然後終於遇到開竅人來了,就是那文殊菩薩派來的青獅化成 的修道人。人家三兩下就解決了三兩年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然後他又供奉了人家兩年。記住,又是五年過去了。於是,人家不但解決了風調雨順的治國難題,還解決 了他沒有崇拜偶像的問題,最後,人家還順手把他給解決了。讓他井底之蛙一樣的、泡了三年。

那麽很顯然,在三藏來到這裏之前,這烏雞國國王冒犯文殊菩薩的事情,至少已經是八年前發生的事情了。八年前的三藏,肯定沒有發生取經的事情了。唐王地獄遊、他決定取經,隻是三五年前的事情。

也就是說,文殊菩薩決定接那烏雞國國王圓滿的事情,發生在三藏法師決定取經之前,也發生在觀音菩薩沿路查看虛實之前。烏雞國國王修行中的執著、情形,之所以跟三藏的內心中的問題高度相似,那其實正是觀音菩薩決定把烏雞國國王的問題和三藏的問題一並解決的原因。

從上麵來講,是觀音菩薩一看這烏雞國國王、差不多應該就在三藏走到這裏的當兒湊滿三年的水災,並且他倆的毛病幾 乎完全一樣。於是就跟文殊菩薩一商量,就把這兩撥不成器的修行人的問題,決定一並解決了。讓這國王和唐僧他們哥兒倆互相做鏡子,照見自己醜陋的執著。讓他 們的執著、發揮參照物的作用,起正麵的作用而不是負麵的作用,這不就是善解嘛。

三藏和烏雞國國王這一對兒難兄難弟,都是一樣的遲遲的留戀著自己的惡念。最終應該走的是什麽?正是他們的狂暴無良之惡念人心。他們的這個執著惡念不去,那麽他們的人身也走不了,他們的金身也得不到,其實金身根本就修不出來。

狂暴的人、往往就是六神無主之人。這樣的人,看似暴橫、很有主見很堅定的樣兒,其實那個暴橫的有主見的並非他本人,他本人卻是那惡念的傀儡,他本人被那惡念給拘禁在了這個肉身中,並且給推到了深井裏。

這麽一說,您肯定就想到了三藏。那國王鬼魂要求三藏出手相救,三藏以存在法律風險為借口要推辭:“倘被多官拿住,說我們欺邦滅國,問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您聽三藏這麽說,表明他法律意識強、知法懂法、是個好公民。

後來孫悟空跟那太子交待好事情,孫悟空夜裏輾轉反側的覺得事情需要更周全,就要推醒師父一起協商。孫悟空說: “拿那妖精如探囊取物一般,伸了手去就拿將轉來。卻也睡不著,想起來,有些難哩。”唐僧當時正惱怒不堪,聽他這麽一說,正好可以用來堵孫悟空的嘴:“你說 難,便就不拿了罷。”

沒想到孫武空苦苦思索的不是跟他一樣推卸責任,而是如何把責任攬好。行者道:“拿是還要拿,隻是理上不順。”唐僧一聽,到後邊句話,覺得又抓住了孫悟空的話把兒。唐僧道:“這猴頭亂說!妖精奪了人君位,怎麽叫做理上不順?”

這下,唐僧他露了項了,一下子被孫悟空看出他的問題來,原來這個一遇到麻煩首先考慮法律風險的師父,根本就不懂 法律的精神。行者道:“你老人家隻知念經拜佛,打坐參禪,那曾見那蕭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賊拿贓。……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孫悟空想 要當場亮出罪證來,讓妖怪沒辦法抵賴,讓俗人的文武多官和後宮們以及百姓們看到活生生的證據。

看見沒,唐僧三藏的漏洞在哪裏?他做事遠不如孫悟空這麽麵麵俱到、層層對應,在每一個層麵上,盡量都不留把柄, 這把柄,其實是修行的漏洞。修行人的每一個層麵,都要能對應起來,對應不起來的修行人,都會顯得言行不一、精神不正常,別人看他要麽神神叨叨、要麽鬼鬼祟 祟,總之是讓人瞧不起。別說讓他有個修行人的範兒了,連個一般人的尊嚴都沒有。

所以麽,修行人要找真正的生因、真正的明主。說白了,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

 

 

(2)烏雞之國

 

孫悟空在寶林寺搞掂了眾僧人和取經隊伍的吃喝住用問題。三藏大餐一頓,吃完喝完,三藏就愜意的打著飽嗝,來到院子裏準備小解。然後一出門,才發現已經是入夜了,再一抬頭,好大好大的月亮掛在中天,好亮好亮的滿月正看著他呢,原來八月十五了呀。

唐僧隻知道月亮大月亮圓,隻是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卻不曉得這每天繞著地球不知疲倦的轉動的月亮裏麵,有什麽奧妙。

暢快了之後的唐僧,當場吟詩一首,末了是向三個徒弟提問:“何日相同返故園?”唐僧的這一問,一語雙關,問得很體麵很有麵子。但是三個徒弟並沒有照顧他的麵子,而是聽出了他的問題。

於是行者就點評了一番,讓唐僧恍然大悟了一下。行者說什麽了?行者聞言,近前答曰:師父啊,你隻知月色光華,心 懷故裏,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月至三十日,陽魂之金散盡,陽魄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而無光,乃曰晦。水為黑、黑為烏,金為酉、 酉為雞。烏雞國的名字,說明這個國家正處於晦暗的純陰無陽之景況。但是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是處於否極泰來的臨界狀態。在修行,唐僧為月,佛法為 日。每一境界,都會是從至晦暗中一陽升起,隨著修行,對佛法的認識不停的提高,漸至滿月,達致這一層的完滿過關。

此時與日相交,在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在陽世,唐僧為火,可辟作日,在這一境界,這山河大地之晦暗王國,可辟作月,深埋在井底的國君,可辟作陰,感觸到正法修行之徒唐僧的到來,開始升起新生的希望,在這一層麵的身體開始生成。

至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這一關隘,唐僧是一陽,孫悟空是一陽,豬八 戒是一陽,由於他們三人的參與,以及孫悟空精心策劃的追本溯源,生長的希望越來越大,最終陰陽持平。到了如今天的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國 王一家人得以團聚。

至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完成這一境界的修行,當知進退。內心的陰 火、陰戾之火,如妒嫉、恨意等當隨著妖怪而去,隨著謎底揭曉、知道這國君所遭受的斷非無妄之災而去。再生之陰,乃是隱去、不持亢陽的陰。應該進的,則是修 行人持續西行、繼續向更高境界進發的進。所以說,退即是進,進即是退。進退有據,乃是因為有明確的方向,知道自己是誰,在走向何方。

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此乃先天采煉之意。先天采煉,不就是逆向攀升嗎?前弦之後後弦前,這個過程是不斷的 重複的,重複的是過程,不重複的是境界。如何保證能不斷順利的攀升,那就得藥味平平氣象全,保持中正平和的心境,以正直無私的清淨心態,來在自己身體的這 個高精密的“爐子”裏熔煉、化合,用來構造這一境界的身軀。

采藥煉丹是輔助之外在手段,把持好內心才是真正的機密、根本。在陽氣上升階段,達致上弦之卦象為兌,兌為金,需 要銳意進取,這是沙僧所說的: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水是什麽?是悟空所說的溫養二八,二八為水,守住中心一陽。水德之柔,是柔外而剛 中。我等若能溫養二八,九九成功,那時節,見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所以,前麵的對話,基本上就涵蓋了後麵故事的來龍去脈。而到本回的開篇,則是一首寓意明顯的詩。

逢君隻說受生因,便作如來會上人。一念靜觀塵世佛,十方同看降威神。欲知今日真明主,須問當年嫡母身。別有世間曾未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受生因,獲得生命的原因。這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緣何來到塵世間、成為凡人的原因,一個是如何逆流而上、重回西天 重塑天上生命的因由。這兩個一個是下行,一個是上溯。了解下行就是為了回溯,碰到君、自我本尊的主宰,如果能參透這原因,自然就有機會重新回去,成為如來 佛座下聽法會上的正果神仙。

如果你能像佛一樣無執無念的靜觀塵世,像神仙一樣立體思維同時參詳天上地下人間八方,就知道如果你想找到真正的君王、真正的自己,需要探尋你的生身之處。那去處,別有世間根本就不知道的也沒有的種種。在那境界,每行一步便是一番境界與天地。

這就是太子在孫悟空的指導下,追溯自己的生身母親,獲得的驚人發現。是他作為一個凡俗世界王子想都想不到的真相。

一花新是什麽?是王子他開始從代表母親的陰、開始追溯到代表父親的陽。當他隻有母親是真正的母親的時候,仿如月之晦。一陽之生長、便可做一花新。

那老君主的肉身是一陽,已經悄無聲息成了植物人兒。那老君主的魂魄是一陽,需要回到肉身。那君主的王位是一陽,現在是被妖怪侵奪,虛位以待。等到君主回魂、並且歸位,則是三陽備足。此三陽加上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建功的三陽,就周身圓滿了。

這時候的烏雞國,不應再稱作烏雞、應該改名叫白鳳國了。那代表嬰兒的王子怎麽辦?如果不出意外,等到唐三藏他們師徒離開,這國王得道而去的日子也就近在眼前了,該走不走怎麽行。這金蟬脫殼,是舊的去、新的來,一茬接一茬。

為何打趣說這烏雞國該改名叫白鳳國了?因那長在玄井之上的一棵碩大的芭蕉樹,卻被當作國王的形象在描繪,渾然是一副似鳳非鳳的樣子。

一種靈苗秀,天生體性空。

枝枝抽片紙,葉葉卷芳叢。

翠縷千條細,丹心一點紅。

淒涼愁夜雨,憔悴怯秋風。

長養元丁力,栽培造化工。

緘書成妙用,揮灑有奇功。

鳳翎寧得似,鸞尾迥相同。

薄露瀼瀼滴,輕煙淡淡籠。

青陰遮戶牖,碧影上簾櫳。

不許棲鴻雁,何堪係玉驄。

霜天形槁悴,月夜色朦朧。

僅可消炎暑,猶宜避日烘。

愧無桃李色,冷落粉牆東。

 

一種靈苗秀,天生體性空。說的是這君王的本質,頗有根基。枝枝抽片紙,葉葉卷芳叢。葉大枝不茂、並非大根器。翠 縷千條細,丹心一點紅。作為國王操勞國事千絲萬縷牽掛紛紜,可是他畢竟是一心向道赤誠至敬。淒涼愁夜雨,憔悴怯秋風。嚴酷的考驗來臨,對他來說真的是太吃 力了、畢竟非大器。長養元丁力,栽培造化工。是持續不斷積累,成就了他,竟然能作為一個君王而修行到了正果的境界,這也絕非一般人能比的。緘書成妙用,揮 灑有奇功。可是人家畢竟有人家的妙用,能走一條別人走不通的路途。鳳翎寧得似,鸞尾迥相同。也頗有鸞鳳之儀、的確是值得稱道。然後縱然是別有風姿,屬於他 的盛夏季節已經過去,可惜已經是八月清冷霜意漸起,時間不等人,機會不重來,再不來一個脫胎換骨的升華,那可真的就麵臨著凋落死亡了。

歸鄉的鴻雁、出關的寶馬,匆匆而過,可惜他,連挽留的氣力都沒有了。人家都在匆匆的回鄉路上,你呢,除了日漸清冷的秋風與霜天,還有什麽是你能期待的?

 

 

 

(3)烏雞之王

 

孫悟空恐怖的很,他是從來不需要睡覺的,他所謂的睡覺基本上是寧息存神、瞑然一念僅存,也就是修行人入定的狀 態,但是又不是很多修行人那種呆氣的入定。所以麽,作為天天要睡覺的唐僧老豬他們,是萬難接受這樣一個怪異事實的,並且他們還沒有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孫 悟空能知曉別人的心裏想法。所以麽,唐僧竟然敢在孫悟空找他協商事情的時候——裝睡。

於是乎孫悟空就不屑了,行者摸著他的光頭,亂搖道:“師父怎睡著了?”這一下可是踩到了三藏的尾巴了,他嗷的一聲就怒吼了起來:“這個頑皮!這早晚還不睡,吆喝甚麽?”

原來孫悟空激怒他不是目的,目的是想要他坐起來正兒八經的商量大事情。

但是顯然三藏識破了猴頭的這個小奸計,愣是在床上躺著不起來就懶洋洋的問:“甚麽事?”就聽孫悟空絮絮叨叨的跟他嘮,三藏就模模糊糊的順著孫悟空的話走,走到後麵,孫悟空忽然又不跟他協商了,說自己計已經成了,沒有障礙,隻是你老人家才是障礙,你的護短是障礙。

這時候三藏腦筋真轉不過來彎兒,又閉上了眼睛哼哼唧唧的讓話兒順著嘴角往外吐嚕:“我怎麽護短?”嘴上說的輕鬆,估計心裏麵已經開始緊張,開始合計怎麽跟孫悟空鬥嘴了。

誰想到孫悟空話頭一轉,矛頭沒有指向三藏,而是轉向了八戒:“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兒偏向他。”唐僧一聽,準備好 的鬥嘴詞兒都沒有了用武之地,被孫悟空的話給卸了個七零八落。聽得孫悟空的話,轉來轉去,唐僧著實已經沒了方向感,隻有下意識的跟著孫悟空的話走,唐僧 道:“我怎麽向他?”

原來孫悟空最終目的,是要借用一下老豬幹體力活。三藏估計躺在那裏一直沒睜眼,就聽孫悟空說話機巧多多,再加上睡意襲來,就這麽樣同意了。

孫悟空想要拉豬八戒一起公幹,直接拉就是了,幹嘛還要找唐僧協商呢?一來唐僧畢竟是師父,在凡世間他的地位就是師父,理應有事情需要通過的批準。這個道理,就跟孫悟空想要打妖怪,必須先找到前國王的屍體做證據一樣,是凡世間的理,這是做事情周全的體現。

三藏雖然在修行上往往需要孫悟空指點,可是他是師父,除非情況特殊,孫悟空輕易不會僭越,自行指使兩個師弟。這 是俗世中的為師之道、弟子之道、師兄師弟之道。可以說是孝悌的另一種體現,也可以說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另一種體現,總之是一種位置和責任的倫理體係,這 是一種分層的人際關係體係。

可是那神通廣大的孫大聖,幹嘛要費盡心機和口水的,借用豬八戒這麽一個夯貨呢?

得到了師父的批準還不夠,老豬可是個超級大懶蛋,如果他覺得不劃算、風險大、吃苦多的事情,恐怕師父命令他都未 必會動彈。所以孫悟空在唐僧點頭同意之後,拉豬八戒起床,卻完全沒有提師父允許如何如何。孫悟空明白人,他知道祭出師父的大號沒用。你不見這老豬,在唐僧 遇鬼之後,一樣是喊醒這正在熟睡中的老豬之後,老豬他什麽態度?他酣睡中醒來、滿是懊惱,劈頭蓋臉就對三藏一陣痛斥:“甚麽土地土地?——當時我做好漢, 專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實快活;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隻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務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 作甚?”

孫悟空可是聰明人,他早就知道怎麽對付這豬老弟了。他就開始編故事,愣是把一具水淋淋的屍首給描繪得成了個金燦 燦的大寶貝,讓八戒聽得心癢難耐,滿心歡喜,踴躍報名。並且孫悟空還故作清高的表示:“老孫隻要圖名,那裏圖甚寶貝,就與你罷便了。”這等於是斷了老豬對 他的不放心。的確也是啊,在老豬眼裏這猴子的確是個不懂錢財寶貝之美妙的木頭樁子,老孫說他圖名不圖利,老豬是一百二十個相信。

在必要的時候,孫悟空對利用老豬和三藏的執著,來幹些正經事,看來是越來越熟練了。可是,這一次,他在指使老豬下井撈屍的時候,做得過了份,招致老豬報複。看來老孫也有在得意忘形時會幹落井下石的損事。

其實,老豬跟三藏的毛病,是同根同源的,他們哥兒倆是一根線上的螞蚱,東頭牽著老豬、時時要回頭去尋他的娘子;西頭牽著唐僧、巴不得馬上就到西天,對修行的關難是既畏懼又想逃避。所以說,其二,從這個層麵上,孫悟空要借用老豬,也要先問唐僧。

孫悟空為何非要拉上豬八戒,幹嘛不拉沙悟淨?咱們先說為何非要拉上豬八戒。

通過後麵的故事,孫悟空和豬八戒進後花園的過程,你看到沒,豬八戒做賊經驗還挺豐富的,起碼是熟手一個。他深知做賊的不從門裏走、要跳牆過,深知做賊的要悶聲發大財、不能亂嚷亂吆喝。

可是這不是找老豬來的真正原因,豬八戒來了也就拱拱泥巴、馱一馱死屍。倒是到了井邊的時候,才看出來老豬的功用,原來是孫悟空不敢下水,隻有他這個曾經是天蓬元帥的老豬擅長此道。果然老豬不負重望,真個把屍體給撈上來了。

隻是,如果說下水,老沙也不遑多讓啊,並且,老沙肯定比老豬好說話多了,要是老孫去喊老沙,甚至連口水都不需要費,隻需喊一聲:師弟,走,馱屍去。

並且,還有那個白龍馬,肯定比老豬和老沙更合適。怎麽孫悟空也不喊他來呢?

原來,孫悟空不僅是不敢下水。而是,咳咳,真正的原因,是老孫他根本就馱不得凡人的肉身。

那你說,老孫不也說過,像銀角大王那樣拖著凡人、半雲半霧的拖地而行,其實老孫他也會嗎,怎麽又說他馱不了呢?

要是老孫他拎著這國王的屍首、拖地而行的話,真的很像湘西的趕屍匠那樣,隻不過老孫的效率更高些。老天哪,那烏雞國的很多人,不就會看到這個事情了嗎?事情不就敗露了嘛。

話說這具屍身,還真的有些說頭。佛門中,在曆史上,往往存在很多謎一樣的事情,一些佛經都解釋不了的事情。在佛門中,佛經沒有指導如何修行得肉身不腐,具體是怎麽修煉到肉身不腐的?可是曆史上偏偏有一些人真的就修行到了這個地步。他們到底是誰的弟子?

就跟這個烏雞國國王一樣,他是誰的弟子?為什麽是文殊菩薩來接應他?這個國王,從事政治活動、權勢富貴、家室兒女一應俱全,這不符合佛教的教義和戒律。可是他怎麽就修得到了金身羅漢的境界?

這個國王,他的肉身被井龍王給保存起來了,水淋淋的。為何出現在唐三藏麵前他的魂靈的形像,也是同樣水淋淋的?他的那柄金廂白玉珪,不是凡間之物麽,怎麽他的魂靈能拿著,並且還能送給唐僧?

這烏雞國國王的靈魂離開肉身,貌似也經曆過一些事情,從他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知道,他能到都城隍那裏,能到海龍王那裏,能到東嶽大帝那裏,甚至能到十代閻羅那裏。這哪是一般人的靈魂能都周遊到的地方呀!

並且,這些神仙跟這個妖怪如此的交好,這對國王來說其實已經說明了很多,隻是他醒悟不了。

 

 

(4)算

 

人吧這心裏麵一旦有了癡戀,便有了幻想。前一段時間去電影院看少兒動畫片《冰河世紀四》,裏麵就有類似的情節。 動畫片中的角色,在海上航行,都會通過一個類似奧德賽必須遭遇的海妖統治區,這些海妖其實是奇醜無比,嘴巴裏流淌著惡心的口水粘液,可是偏偏這惡心的嘴巴 裏,能唱出來比美女還美女的美妙歌聲。聽到這妖歌的生靈,都會進入魔幻,隨著自己強烈喜好的念頭,在海妖的誘導下、把那惡心的海妖幻想成自己最喜歡的角 色。很多角色就幻想美女,那個超級萌的鬆鼠奎特,則一看見海妖幻化的美女鬆鼠,就緊張得要死、扭頭就走,原來它執著的是鬆果。後來海妖搞明白了,趕緊就變 成鬆果模樣,沒想到被這隻鬆鼠給敲了滿腦袋的大包,鬆鼠想要把這超級大鬆果給砸開了。

瞧,這不豬八戒也心想事成,那呆子果又一嘴,拱開看處,又見有霞光灼灼,白氣明明。八戒笑道:“造化!造化!寶貝放光哩!”

可是,天妒英才、造化弄人,老豬又近前細看時,呀!原來是星月之光,映得那井中水亮。

看到是閃耀耀的月光,不是什麽異常的物什,八戒反而緊張起來了:“哥呀,你但幹事,便要留根。”原來八戒擔心下 麵有不祥之物什麽的。行者用金箍棒把八戒給送了下去,還給他按了一個沒頭蹲。這下可讓八戒心裏和渾身一起冰涼冰涼的:沒想到猴哥會幹落井下石的勾當,太桑 心了,天殺的這麽冷酷。

老豬本是天蓬元帥,在水裏比在地上應該還愜意,可是他卻這麽緊張,實在是讓人覺得好笑。他肯定是因為在地上呆久 了,忘記了自己是一條魚一樣的豬。八戒精神遊離於九幽之外,抬頭睜眼,忽然看見一座寫著“水晶宮”的牌樓,他心裏麵又是一涼,以為自己在夢遊了:“罷了! 罷了!錯走了路了!蹡下海來也!海內有個水晶宮,井裏如何有之……”

話說回來,如果井底有個水晶宮,那妖怪當初怎麽還會把烏雞國國王推下這口八角深井呢?除非是那妖怪不知道井下麵有水晶宮有井龍王。可是你相信那神通廣大、消息靈通、結交四方的妖怪,會在自家地皮下麵的神仙都不知道?

八戒不知道井龍王,井龍王可是知道豬八戒。人家早就知道唐三藏一夥兒要到這裏,人家已經專程在這裏等候了。哎呀呀,孫悟空會來搶屍體的想法,人家早就算計到了。

都有誰算計到了?首先是夜遊神來通知井龍王的,夜遊神肯定知道。夜遊神是奉了玉皇大帝的敕旨前來,那肯定玉皇大 帝不但知道,還參與安排了。玉皇大帝下旨的事情,太上老君如果不知情那就未免也太說不過去了吧。昨夜那夜遊神領著烏雞國王陰魂去找唐三藏,不但是計劃安排 的一部分,並且那護法伽藍等等、肯定是全都知曉了的。通過後麵的故事,孫悟空把青獅怪趕到天上去,文殊菩薩早就是守株待兔的等了好久的,不消說,文殊菩薩 是主謀人之一。

還有那青獅怪,當初安排的就是三年,讓那國王水浸三年、自己做國王三年。後果是什麽?後果自然是三年後他走,三年後國王刑滿了死而複生。也就是說,連那妖怪都不應該認為那國王會死。

也就說,那妖怪,推國王下井的時候,壓根兒就知道,國王不會死。也就是說,井龍王,就是早就在那裏等著妖怪把烏雞國王給推下來,他這裏的牢房早就安排好了,隻等國王下井了。

並且,那井龍王對豬八戒、前恭後倨,等到豬八戒索取寶貝,就跟孫悟空肚子裏的蛔蟲一樣的,知道孫悟空說的寶貝就 是這國王的屍體。等到豬八戒因為索取不到寶貝、佯裝走的當兒,噗通一聲就把屍體撂到了水晶宮門外,咣當一聲就關了水晶宮的大門,吱扭一聲就消失了個無影無 蹤,跑路了。人家幹了三年的獄卒牢頭的苦差事,到期就走人了。

孫悟空的周全算計,全在人家的算計之中。但是孫悟空算計不到,他調戲了豬八戒,老豬會惱羞成怒的反咬他老孫一口。結果了,出了岔子老孫糟了殃子。

老豬是看準了三藏的軟善麵蛋,就想好了捉弄猴哥的辦法:“攛唆師父,隻說他醫得活;醫不活,教師父念《緊箍兒咒》,把這猴子的腦漿勒出來,方趁我心!……隻說不許赴陰司,陽世間就能醫活,這法兒才好。”你看看,老豬為了達到目的,設計了一個死套兒給三藏和悟空。

這三藏果然不負老豬的厚望,他一看見這國王的屍首,居然淒然慘然、涕淚俱下、什麽修行人的體統、儀態和戒規,全 都拋到九霄之外,簡直跟一個孝順兒子哭自己的親爹爹一樣。他自己一副可憐相,還要發揮愛心去可憐那死去多時的國王:“陛下,你不知那世裏冤家,今生遇著 他,暗喪其身,拋妻別子,致令文武不知,多官不曉!可憐你妻子昏蒙,誰曾見焚香獻茶?”

你道是為啥國王的屍體讓三藏如此的失態呀?因為呀,國王的身世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夢境糾結、心裏過不去的死結,戳到了他修煉的軟肋上去、戳中了他的淚點。

所以當豬八戒攛掇他讓猴子去醫活這個屍體的時候,正合他強烈的執著之願望,並且說,要是救活了這皇帝,比去西天靈山找佛祖去都強得多。你瞧瞧,這叫什麽呀!

然後孫悟空剛表示這不可能,三藏就在八戒的讒言下,惡狠狠的念起了金箍兒咒,直到孫悟空不得不答應,才算罷了。 唐僧為何要這麽對孫悟空下狠手?一來為了滿足自己的執著,二來為了平衡一下前麵在寶林寺時候自己的窩囊、被孫武空指使著給那王子給嚇得半死,那時候這猴子 耍得太鬧心了。

可是,唐三藏是誰呀?他可是觀音菩薩的徒弟,他心裏那點小九九,菩薩們多年前早就算得一清二楚、怎麽處理也早就安排得精當妥貼了。要是你覺得你能逃脫天意、逃脫神仙們的算計,那你就太自不量力了……

 

(第三十八回完)轉自天涯論壇


 

[1] [2] [3]] [4] [5] [6] [7] [8] [8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A] [32B]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A] [47B]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0A] [61] [62] [63] [64A] [64B]  [65A] 全屏版

章回視頻播客 篇節視頻播客 iTunePodcast 文本(上)(下) 光碟/打包下載   雲盤共享群    章回豆單   篇節豆單(上)(下)  
手機音頻下載    高清字幕視頻下載  歡迎反饋  手機版

所有跟帖: 

不要這樣考證比較好, -板兒牙- 給 板兒牙 發送悄悄話 (300 bytes) () 12/12/2014 postreply 15:55: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