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文革遺忘的角落

翻譯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我不知道為什麽文革的時候紅衛兵沒有清理這個事情。

前幾天聽孔慶東將金墉的武俠小說,孔大俠說漢語中“武俠”二字沒法翻譯成外語,怎麽翻譯都不準確。老孔還提到,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大公無私的習慣,喜歡用漢語中的好詞來恭維外國人:比如說把 Bible  翻譯成聖經。Bible  裏哪裏有聖的意思嘛。

我深有同感。把America翻譯成美國也就算了。憑什麽把日本王翻譯成天皇呢?

日本人自稱他們的國王為“天皇”,中國接受這個稱呼是大約從清朝晚期開始。也就是晚清那幾個沒出息的皇帝和太後,對日本戰戰兢兢,將日本人狂妄傲慢、夜郎自大的“天皇”自稱給予官方認可。如今,清朝已經過去了,小日本也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本人不認可“天皇”的稱呼,不管我以前的文章裏如何稱呼日本國王,在我以後的所有文章中和著作中,一律將其稱為“日本王”。特此說明。
   
有一個問題曾經在一段時期內給我帶來困惑:日本王姓什麽?後來我知道,日本王沒有姓氏。為何日本王沒有姓氏?我們先來看這個世界上什麽東西沒有姓氏?姓氏是隻屬於人的一種文化符號,所以,世界上沒有姓氏的東西很多,例如動物就沒有姓氏,人們養寵物,最多給它起個名字,而不會給它冠以姓氏。當然,動物不如人類高貴,拿動物與日本王相比不太合適,但是,這是我們作為正常人的善良思維。日本王之所以沒有姓氏,是因為他自認不是人,他比人高貴,他是神。比方說,上帝就沒有姓氏。《霸伯·舊約》記載說:“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也隻是說上帝有個名字,而沒有說上帝有姓氏。所以,日本王沒有姓氏就是因為他自認是神不是人。他的確不是人,因為日本王在日本沒有戶籍,連一個合法公民都不是。他可以自認自己是神,我們就不必當真了。隻把他當成一個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就行。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最高神都沒有姓氏,管它叫上帝、真主、安拉,那都不是屬於人類的張三李四。日本王沒有姓氏,就是想讓自己躋身於上述行列。是否夠狂妄?中國也有宗教,中國人的宗教情結比較淡一些,對於神,常常有折中的辦法。例如,對於那些接近神的佛教出家人,他們往往取個法號,放棄世俗的姓氏。中國人會記載,玄奘俗姓陳。也就是說,即便某人出家為僧,與神為伍,人們也不會忘記,他自己也不會否定曾經的世俗姓氏。出家人為了方便,也統一擁有一個姓氏“釋”,這個姓氏來自“釋迦牟尼”,出家人姓釋,意味著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但事實上釋迦牟尼也不姓釋,他父親叫淨飯王,小時候給他取名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是後來人們給他的尊號,通過漢語翻譯後形成了這個稱呼。再說,釋迦牟尼中的“釋迦”從曆史上看,它隻是一個族名。中國的出家人統一姓“釋”,其實便是世俗方式與想象中神的方式的折中,不那麽絕對。
   
在西方社會還有一類地位號稱尊貴、不同於凡人、與神最為接近的人,就是天主教的教皇,他們在擔任教皇後,也會放棄自己原先的姓氏、名字,給自己取一個名號,大致可以用自己的教名,也可以用基督教曆史上聖徒的名字,也可以用首位教皇之外的其它教皇的名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保羅二世、本篤十六世這樣的教皇名號。
   
一個人在顯貴之後,原來的姓氏名字要掩藏起來,這在中國也很常見。最典型就是皇帝。在皇帝之前,中國人稱其為“天子”,耶穌號稱上帝之子,很可能是跟中國人學的。但即便是“天子”也從不認為自己就是神。中國最完備的姓氏製度以及與之相伴的宗法製度,就是在“周天子”時期形成的,他依然是世俗的,是有姓氏和人間血緣關聯的。此後,皇帝雖然都有姓氏名字,但這些姓和名往往成為忌諱、避諱。例如唐朝皇帝姓李,因此,自唐朝開始,中國不能養鯉魚、吃鯉魚,這個禁忌直到唐朝以後才取消。當了皇帝之後,直呼朱元璋這樣皇帝的名字是要被殺頭的。這種忌諱一直延伸到中國士人那裏。古代士人除了姓名之外,大都還有字號,同人、同事、朋輩之間一般稱呼字號,而不直接稱呼姓名。今天,中國向西方學習,沒有了字號一說,都直接稱呼姓名,實際上也有很多不便,至少讓人覺得不夠尊重。我在一些地方發現,公務員群體中,除了稱呼科長、處長、縣長、書記等官銜外,還有稱呼王委員、李常委的,事實上,這種方式除了標示身份,也是對姓名的一種避諱。
   
總而言之,世界上很多地方對於尊貴者的姓氏名字都有避諱,但也僅僅隻是避諱。隻要是人,不管地位多高貴,不管避諱多嚴格,誰也不會否認自己的世俗姓氏名字。唯獨日本最走極端,日本國王明明就是個人,而且隻是個智力、能力一般的普通人,偏偏不認為自己是人,而是像上帝一樣的神。這種狂妄也隻有日本這樣島民意識的自大狂,才會以這樣的夜郎自大為榮。不僅如此,自認為神的日本王過去按照嚴格的規定,還不能讓腳沾地,在宮裏也得人背著抱著,後來才有改變。即便美國占領軍否認了日本王的神性,日本王族還是堅持沒有世俗姓氏,骨子裏還認為它是神。
   
從人類社會的角度說,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還有一類人是沒有姓氏的,即地位低下的賤民,他們大多隻有阿貓阿狗的名,而沒有標示血緣淵源的姓氏。再遠一點說,沒有姓氏是母係社會的特征,與父係社會相比,屬於比較落後的社會形態。在我看來,日本王沒有姓氏並不是等同於神的象征,而是母係社會的落後殘餘。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因為侵略我國東北而退出“國聯”,西曆1934年,日本一位名叫高群枝的人替日本辯護說:日本起源上就是母係社會,後來被以男性為中心的中國影響弄糟了,因此,日本可以用自己的母係起源領導一場世界維新。也隻有日本這種智商不足的井底之蛙才會把母係社會的落後愚昧當呈先進,還自鳴得意地要以此改變世界。
   
曆史上,中國人稱日本為“倭人”,日本王也被稱為“倭王”。在較長時間裏,日本也接受這個稱呼。後來日本覺得“倭”不好聽,改稱日本。牛哄哄地表示自己是“日出的地方”。中國人不同其計較,認可了“日本”的稱呼。但那時,日本王還沒敢稱“天皇”,最多自稱“大王”。後來,日本越發狂妄,借用中國的道教,自稱天皇,並自詡為“神”。事實上,中國長期以來就沒有予以承認,最多是官方文件中對日本的這個自稱有所記載。適逢甲午戰爭120年之際,我建議中國官方對於日本“天皇”的稱號不予承認。中國官方應延續中國曆史上大多數時間裏的慣例,將其稱為“日本王”或“日本國王”。對於民間來說,即便中國官方還沒做出這個決定或表態,中國民間,包括個人、媒體、教育等也應該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不再使用“日本天皇”這個稱呼。它把自己當神,我們何必跟著他嚷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