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上的美:評介電影「歸來」

來源: 廖康 2014-06-18 09:23: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82 bytes)
傷痕上的美:評介電影「歸來」

廖康


張藝謀的電影「歸來」改編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的最後部分,講述一個右派分子在文革後獲釋歸來的故事。有些人曾質疑,這不又是一個傷痕文學的作品嗎?有什麽新鮮之處?其實,與猶太人反映他們在二戰中受迫害的文學藝術作品相比,我們反映自己在文革中受苦受難的傷痕文學還遠遠不夠多,不夠好。這且不說,電影「歸來」的焦點並非反映苦難,而是表現在苦難中的人性美。

雖然我們從逃犯陸焉識的容貌和裝束可以想像他的經曆,但電影並沒有展現他作為右派勞改犯所吃的苦,受的罪。我們看到的是他的發妻馮婉喻在領導告知陸犯逃跑後如何反映。鞏俐的表演一反以前角色的潑辣,熱情,風風火火,這次她似乎平靜得如同古井之水,隻有微微顫抖的嘴唇表露她內心的激動。她沒有明確表態,隻說自己已經十多年沒見到他了,也聽明白了領導的意思。回到家,她就做hi起饅頭,準備好行李。一得到丈夫的信息,便義無反顧地前去赴約。她所冒的風險,過來人是不難想像的。他們經曆的背叛,影片通過簡潔的幾個鏡頭也交待得清清楚楚,讓我身邊的年輕人都可以理解。

在這次欲見不成的鋪墊後,故事才真正開始。文革結束了,右派平反了,陸焉識獲釋歸來,但妻子已失憶,不認識他了。她一臉茫然,與開始麵對領導毫無表情很相似。她那一臉呆滯演得相當自然,與她麵對熟人的笑容形成鮮明對照,突破了我們所熟悉的鞏俐形象。陳道明扮演陸焉識,雖已落魄,卻從裏到外滲透著知識分子的文氣和儒雅。那不是演出來的,是他自然散發出來的。他表演的精湛在於充分展示了對妻子的溫情和關愛:小心翼翼的動作,深情脈脈的目光,百般嗬護的話語,萬般忍受的耐心。陳道明把這個角色塑造得令大多數男人自愧不如,但若有心,當學會自己該怎樣做。為了喚醒妻子的記憶,陸焉識用盡了辦法。每次都讓我懷揣希望,每次都讓我唏噓不已。其最終結果,我不能透露。我隻能說那是最感人的結果,是讓每一個作者都拍案叫絕的結果。

那結果讓「皮爾•金特」裏的索爾維格顯得膚淺,讓人感到愛情就應該是這樣雙向的奉獻。那結果讓人心中溫暖,消融片尾漫天遍地的大雪。那結果讓我心中騰起敬仰,流淌慰籍,因為他們讓我看到在人性泯滅的亂世還有如此崇高的感情,在傷痕累累的心上還能綻放如此美麗的花朵。

2014年5月24日

所有跟帖: 

都是傷痕是沒說錯,然而,如果反猶與革命是一回事 -英二- 給 英二 發送悄悄話 英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2:14: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