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5 月 幾條雜誌文章和新聞分享與雜感

本文內容已被 [ acme ] 在 2014-05-08 11:00:4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1. NPR 新聞裏說 研究數據表明,孩子 autisim 和父母年齡有關,越大,出現 autisim 的概率越高。父親年齡對這個概率影響是漸進的,而母親年齡對這個概率影響是躍進式的。我聽了這則新聞就想不知道研究方法有多麽 robust. 因為這樣的結論一出, 更加增加了女孩子在婚姻市場上的被歧視。男人不管自己什麽年齡都要挑年輕的女人了。  我周圍越來越多的女人快40 冷凍卵子的,去做IVF 想懷孩子的,這條消息不啻於一個炸彈。
 


 

2. Real Simple 雜誌 一條信息,說嬰兒天生是有香味的。兩組女人,有孩子的和沒孩子的女人,蒙著眼睛聞嬰兒穿過的衣服,大腦都得到愉悅刺激。腦子裏讓人快樂的荷爾蒙(吃冰激淩時候感到快樂的荷爾蒙)都旺盛分泌。說明人類進化中有這個基因,保證小孩都特別招母親喜歡,母親就自然願意撫育下一代。
 


 

3. New Yorker: 一個媽媽為了激勵自己高中的兒子,用一年時間參加各種SAT 班,參加這年的多次 SAT 考試(有幾次我不清楚),把這些經曆寫了本書。 她說到兩點讓我印象深刻。  (1)她82年考SAT 考大學時候,分不怎麽樣,上了普通大學,這麽多年過去了她是小有成就的 publist 在紐約。 她說她們那一代,中產階級的孩子上個一般學校,畢業後找到一份不錯的 entry level 工作,很容易能過上中產階級生活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現在孩子競爭比他們那時候激勵多了。實際這是美國人感受到的來自世界的競爭了。 (2) SAT 是五六十年代 興起的一個產物,當時哈佛校長認為沒有一個測試能去評估一些中西部的學生,藤校都是東部北部的孩子。就用了一套軍隊當時recruit 人時候用的考題,來評估。增加中西部小地方孩子進好學校的機會。 後來各大學校紛紛采用這個題目。然後就有組織靠這個測試來賺錢,形成產業。現在變成高考必看的成績。 連大學都用這個來標榜自己(當屆有多少SAT滿分學生來我們學校)。 文章說其實這個測試沒有任何 critical thinking 能力的評估。 我估計不久後美國會有一個重新審視SAT 的campaign. 5年10年後吧。這些雜誌都是思想領先一步,比較敏銳的關注某些話題的。
 


 

4.  New Yorker : 5月號,報道了一個中國人在美國高科技公司工作給中國偷情報的事。 這個人Greg Chung 生於1941 年東北,小時候還和家人一起逃難躲過日本兵。1949年解放時候,他父親是國民黨鐵路部門職員,帶著全家到了台灣。他八歲。在台大上了本科,到美國讀的工程的碩士。 然後在 一些80年代的高科技公司工作,比如 Rockwell 是波音的技術提供商。他在 Rockwell 工作很多年。80年代中國政府就透過比如灣區使館搞活動,認識這些當地僑民,然後跟他們交朋友,他一直自發的關注中國,剪貼報道關於中國的發展。
 


 

然後政府就有官員給他發密信說為了祖國( motherland 這個在英語環境中感覺好詭異) 的航天事業,需要你做出貢獻。還邀請他全家去大陸參觀旅遊。80年代,他帶全家去中國3個月,孩子在外語學校,他和太太在中國各地參觀,去了樂山大佛,兵馬俑等地,還有西昌衛星基地,廣州的一些航天製造廠。所到之處感到祖國的溫暖。
 


 

他回美國以後就開始持續的給中國提供情報。比如當時鄧小平的863計劃(是86 年3月提出的)就是進入高精尖航空航天領域。中國當時研發其實隻是 reverse engineering, 我想就是拆了能得到的機器來 figure out 怎麽製造,當然發展緩慢。 有一個小細節,當時中國給他寫信要各種美國飛機的製造資料,他提供了以後,還得意的說(這都是英語雜誌的口吻,不代表我自己的看法)我還知道航天飛機的情報,中國方禮貌的說謝謝,我們現在最急缺的是飛機製造。航天飛機的也可以送來。可見當時中國航天和美國差距有多麽大。他發給中國各種飛機資料,我記得住的包括 B-2 轟炸機。現在看來都是基本機型,當時需要美國大量投資和時間研發的,中國拿到就立刻能開始生產。
 


 

美國FBI 發現的過程很有意思。本來是發現了另外一個中國諜報人員,Shi Mak, 他是從香港來美國的,是中方派過來的. 因為這個工程師 Greg Chung 跟他吃過飯,所以調查 Shi Mak 案的人來問過情況,沒有懷疑他。後來搜查 Shi Mak 家時候發現一張小紙條,中文寫的,就是中國方官員跟 Greg Chung 的一個聯係。於是對 Chung展開調查。Chung 全盤否認,FBI 亮了這個中文小紙條,就開始搜查。搜查他家的時候找到一條秘道,裏麵是成架子成架子的從公司偷的技術資料。 調查此案的探員都說相信他幹這個不是為了錢。但是他們家確實在90年代財產增長,他有幾個投資房,有一個修車鋪。雖然如此,夫妻倆仍然省檢,互相給對方剪頭發。看到這我樂噴了,典型中國人,New Yorker 記者寫出來我覺得特逗。
 


 

但是這些技術資料都不是 Classified 級別的。無法以間諜罪判刑,最後FBI 費老大勁找到一條經濟間諜罪的條款,才定了罪,判了15年,關在北卡。
 


 

記者采訪他太太,因為他在監獄拒絕了采訪要求。他太太說,當年他們申請公民口試的時候,官員問如果中國和美國打起仗來,你會為美國打中國嗎?他說那我就買把槍自殺。
 


 

整個文章在英文環境裏讀,很平淡,其實這是真的間諜活動多麽驚心動魄啊,可是感覺卻很平淡,他過得和我周圍的中國人的生活一樣。在中國語言環境下一定是非常激情澎湃的。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這些戰鬥在情報第一線的人的奉獻,雲雲。 這篇文章讓我感想很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