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忠孝節義恐怕是封建君權為鞏固其統治最得心應手的工具,從而得以正統的傳承,自然也就成為數千年民族文化的主要組成為部分。
如果說幾千年的封建皇權在治國方麵還有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愚民。形形色色的曆代帝王,明主也好,昏君也罷,愚民作為基本國策,恐怕都是一致的。秦始皇的愚民政策以極端的焚書坑儒的形式出現,明確提出以“焚百家言,以愚黔首”為國策。秦以後的曆代君主認識到以如此極端的方式進行愚民,恐怕適得其反,於是采用較為緩和的“洗腦”的方式進行愚民。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作為對芸芸眾生進行洗腦,培養愚忠的工具,儒家的忠孝節義自然水到渠成,成為曆代皇權實行愚民政策,鞏固政權的有效武器。《論語》中的“民可使由子,不可使知之。”是儒家最直接的愚民觀點。雖然近代有人對孔子的本意提出不同的解讀,但勿用置疑,幾千年來,“愚民是正道”一直是被接受的最為通行的解讀。其實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愚民”是一脈相承的,不僅儒家,如老子也有“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的言論。
這就是傳統文化腐朽的一麵。然以其腐朽,擯棄全部,恐怕並不可取。腐朽與否,此乃我數千年民族文化。承前啟後,循序漸進,繼往開來,才有我族今日之文化。以一“扯淡”而否定之,未免過於簡單。取德國哲學家黑格兒名句:凡是合理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