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掉歌頭 】寒假篇: 鼓聲、舞曲、挽樂與山歌

來源: 白梅格 2014-01-26 15:51: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3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白梅格 ] 在 2014-01-26 16:02:1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年之前的2012年央視春晚,曾有過一首很歡快喜慶的山歌《追愛》:(女)妹是山茶花門前開,哥哥你為何不來采,你看那阿哥彈起那瑤琴笑的多自在,阿哥啊阿妹等著你來愛。(男)竹樓前月光下,阿哥彈起了土琵琶,阿妹今年一十八就像那一枝花,彈起琵琶唱起歌有句話兒對你說,十八歲要出嫁嫁人就要嫁給我吧。

www.youtube.com/watch

20年前的1994年,當時在校的絕大多數大學男生都不陌生的中國搖滾先驅人物何勇,改編了一首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搖滾樂《幽靈》,該曲蒼涼大氣氣勢磅礴,別具一格地震撼人心。這一無詞的曲子傳說頗多當年影響較大,如今不時還能在網上看到一些人以此曲紀念自己在生活中失去的親人與朋友,拳拳切切感人肺腑,自然而然早已淡化色彩不再涉及敏感話題。

60年前的1954年,中國中央廣播民族樂團的首席指揮彭修文改編了一首流芳百世的經典民族管弦樂舞曲,幾十年堪稱來長盛不衰的國樂精粹。

以上三首,就是同一曲調的《瑤族舞曲》。它最初是在50年代初由采風的音樂家根據粵北山區瑤族人民歡慶節日的歌舞鼓陣創作出來的。彭修文之後,陸續誕生多種各色民樂的版本,這是最喜歡的揚琴+古箏版,以前在走廊貼過:


櫻桃微綻立秋到+揚琴古箏《瑤族舞曲》

bbs.wenxuecity.com/culture/467991.html


 

同一曲調的《瑤族舞曲》,可以演繹為鼓聲、舞曲、挽樂與山歌不同版本;同一版本如小提琴《金色的爐台》,可以感受為爐台與灶台;同一《金色的爐台》感受,“各懷鬼胎”的那些海龜弄潮兒何嚐又是齊頭並進的?假以時日,答案自現。

 

 

 這個世界哪怕平庸,隻要能自由地自我,一年年安送歲月,已經很好。



 

 

所有跟帖: 

最喜歡小號演奏的瑤族舞曲 -月城- 給 月城 發送悄悄話 月城 的博客首頁 (359 bytes) () 01/26/2014 postreply 18:22:01

九十年代中、後期有一陣, -白梅格- 給 白梅格 發送悄悄話 白梅格 的博客首頁 (735 bytes) () 01/28/2014 postreply 05:51: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